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小儿骨折多半为青枝骨折,有骨垢未闭等诸多固有特点,以往大部分首选手法整复予以自然愈合。本项目为观察研究和营止痛颗粒参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性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希能有效减轻患儿病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等。方法:抽取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采用手法整复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手法整复与和营止痛颗粒两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肱骨髁上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早期肿痛消退时间和X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与和营止痛颗粒两种方式联合对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婴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实施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观察组35例实施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伸屈度均显著增加。观察组伸屈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步手法复位肘关节外翻位固定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婴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6例患儿给予手法复位结合中医药治疗,B组40例患儿给予单纯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91.3%,并发症发生率为6.5%,B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70.0%,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锋 《中医临床研究》2013,(22):106-108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闭合穿针与骨折治疗仪相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最近2年治疗的112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方法,观察组患儿加用骨折治疗仪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速度和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对肱骨髁上骨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运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实验组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中医整骨手法对患有尺桡骨双折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2例患有尺桡骨双折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复位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中医整骨手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整骨手法对患有尺桡骨双折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髁上骨折患儿31例,本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儿经过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后,骨折均愈合,没有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患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2个月。根据以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肢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提按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提按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中药联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2年0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儿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8例。Ⅰ组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Ⅱ组单纯采取夹板固定治疗,Ⅲ组患儿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中药联合治疗,最后分析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Ⅲ组优良率为96.43%,明显高于Ⅰ组的82.14%、Ⅱ组的78.5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儿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中药联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运用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配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19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192例均获得随访,优102例,良81例,差9例,总优良率95.3%。结论: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并且具有经济、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在4~8周内临床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优良18例,对照组优良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静平衡原则在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康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切开复住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术治疗,术后4周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后在动静平衡原则指导下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按传统康复方法于术后4周行功能锻炼。结果: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静平衡原则进行儿童肘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具有促进肘关节功能康复、缩短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综合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及后续恢复阶段进行随访,观察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今后生活的影响。结果:对这59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及后续进行随访的结果可以看出来,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优良治愈率可以高达93-22%,其中,优: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以内,肘内翻5°以内.37例: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20°,肘内翻6°~10°,18例;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21°~30°,肘内翻11°~15°.3例:差: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30°以上,肘内翻15°以上,1例。结果:提按手法复位整合结合中药治疗方法可以使小儿骨折患者免去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恢复过程中的痛苦及有效的预防了儿童发育期骨骼的损伤,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8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行石膏外固定,实验组40例行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若有软组织粘连者,应加用旧伤洗剂。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4个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6.8%,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有利于恢复患者的骨关节功能,使临床疗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闭合复位外固定(石膏)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中药治疗,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治疗组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20,P=0.034)。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56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手法复位加外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无效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71.43%,无效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10.4±3.5)周,明显早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6.6±4.7)周,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外加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在4~8周内临床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优良18例,对照组优良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