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罗格列酮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肝组织病理学等,并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TNF-α、肉毒碱软脂酰转移酶Ⅰ(CPT-Ⅰ)、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等指标。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的血TG(0.55±0.08,0.71±0.15 vs 0.85±0.15)mmol/L、ALT(49.1±7.4,56.0±33.6 vs 110.6±44.2)U/L及肝组织TG含量(33.7±8.2,37.2±7.8 vs 54.8±7.6)mg/g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其血清TNF-α(187.5±20.3,211.9±26.6 vs 324.2±34.2)pg/ml及肝组织TNF-α(0.35±0.12,0.49±0.18 vs 0.85±0.20)、FAS mRNA表达水平(0.34±0.13,0.45±0.15 vs 0.68±0.19)亦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减少TNF-α和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探讨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对照(DM-C)组和DM+二甲双胍干预(DM-M)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肝重及肝脏指数的改变.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高糖、高脂饲养4周后诱导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8周成功建立T2DM大鼠模型.18周末 DM-C 组大鼠肝脏出现严重脂肪变性,TNF-α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经二甲双胍治疗后,DM-M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脂肪含量,降低TNF-α在肝组织的蛋白表达,对治疗2型糖尿病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降脂益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脏抵抗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抵抗素在大鼠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 wk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7 wk末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程度,测定血清TNF-α、ALT、AS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T-PCR法检测肝组织抵抗素mRNA相对含量.结果:在正常肝脏组织探测到抵抗素mRNA的微量表达(0.42±0.08),模型组其表达量显著升高(2.14±0.11,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则显著下降(0.90±0.06,P<0.01).模型组抵抗素水平与血清TNF-α、ALT、AST水平、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成显著正相关(r=0.873,0.772,0.716,0.892,P<0.05),与ISI无相关.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抵抗素与反映肝脏炎症程度及肝功能的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在NAS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降脂益肝冲剂对NASH有很好的疗效,抵抗素是其可能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与定位,探讨其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6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组,连续1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血糖(FBS)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和炎症活动度计分;应用原位杂交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模型组肝组织抵抗素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性升高,其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区的巨噬细胞胞浆中。模型组肝组织抵抗素和血清TNF-α水平、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成显著性正相关(r=0.873,0.892,P〈0.01),但与ISI无相关。结论NASH模型大鼠肝脏抵抗素定位于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区的巨噬细胞胞浆中,参与NASH的炎症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IκB激酶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κB激酶β(inhibit kappa B kinase beta,IKK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高脂模型组(n=20),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6 wk末空腹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ALT、AST及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EMS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96.63±14.2 U/L vs 39.50±12.2 U/L,156.13±14.7 U/L vs 71.25±14.4 U/L.48.23±3.4 U/L vs 6.74±1.3 U/L,0.85±0.03 vs 0.22±0.02.10.12±1.34 vs 1.58±1.23,P<0.01);病理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5.63±7.21 vs 1.24±3.24,3.21±0.52 vs 0.49±0_36.6.26±1.86 vs 3.02±1.17,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与NF-κB活性(r=0.930)、脂肪变性(r=0.681)和炎症坏死程度(r=0.864)以及血清TNF-α水平(r=0.762)正相关(P<0.05).结论:IKKβmRNA表达增加在NASH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介导NF-κB活化,引起TNF-α的大量生成、释放,诱导加重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1eptin)及其肝组织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干预12周,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组织TNF-α、IL-6、leptinmRNA表达,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6、leptin水平。[结果]NASH大鼠血清ALT、AST、FFA、TNF-α、IL-6、leptin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肝组织TNF-α、IL-6和leptinmRNA表达显著增强,理气化痰祛瘀法中药能显著改善NASH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降低ALT、AST、FFA、TNF-a、IL-6、leptin水平和肝组织TNF-α、IL-6、leptinmRNA表达。[结论]TNF-α、IL-6、leptin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的发生,理气化痰祛瘀中药能调节TNF-α、IL-6、leptin的分泌,防止NASH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SIRT3/FXO1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细胞损伤和肝组织炎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大黄素组给予高脂饮食构建NASH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黄素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大黄素灌胃。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和球状样变化及NASH活动度积分(NAS),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AST、ALT、TNF-α、IL-6、SIRT3、FXO1 mRNA、蛋白水平以及CASPASE-3、CASPASE-6、CASPASE-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各剂量组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NAS积分、AST、ALT、TNF-α、IL-6、CASPASE-3、CASPASE-6、CASPASE-9水平升高,SIRT3、FXO1 mR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各剂量组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NAS积分、AST、ALT、TNF-α、IL-6、CASPASE-3、CASPASE-6、CASPASE-9水平降低,SIRT3、FXO1 mR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着大黄素各剂量组给药剂量的增加,脂肪变积分、炎症坏死灶积分、气球样变积分、NAS积分、AST、ALT、TNF-α、IL-6、CASPASE-3、CASPASE-6、CASPASE-9水平逐渐降低,SIRT3、FXO1 mRN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剂量-效应关系明显(P0.05)。结论大黄素能促进SIRT3、FXO1 mRNA、蛋白的表达,降低肝脏细胞炎性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减轻NASH大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清热解毒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干预治疗。方法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作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二甲双胍、清热解毒饮灌胃8w,检测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糖(FB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饮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较对照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降低(P〈0.05),对C反应蛋白(CRP)无显著降低作用(P〉0.05);清热解毒饮较二甲双胍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低作用强且具有显著性(P〈0.05);清热解毒饮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及二甲双胍组均下降(P〈0.05)。结论清热解毒饮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中的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观察二甲双胍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脂肪变的干预效果.方法:21只(?) 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7只,普通饮食组(SD),高脂饮食组(HF),二甲双胍组(HF- Met)在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共8wk.8 wk末处死大鼠,称量附睾脂肪,计算肝指数,生化方法测定ALT、AST、TG、TC、FFA、SOD和MDA.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法检测肝脏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HF相比,HF-Met肝细胞脂肪变和小叶炎症明显减轻,肝指数、胰岛素、AST、ALT、TG、FFA显著下降(3.25±0.26 vs 4.29±0.12,33.37±8.34 vs 46.73±5.24,17.29±5.34 vs 43.48±6.21,4.10±2.47 vs 12.05±4.05,P<0.01;106.0±31.04 vs 141.37±24.87,48.31±16.11 vs 88.34±21.94,P<0.05)TNF-α的表达也显著下降,GIR增加(7.58±1.05 vs 6.31±1.28,P<0.05).结论:二甲双胍干预能明显改善高脂饲养大鼠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TG、FFA和TNF-α的表达,减轻肝脏脂肪变的程度,提示胰岛素增敏治疗可能是NAFLD防治的一种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杞蓟制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杞蓟制剂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肝组织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醇(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杞蓟制剂预防给药明显改善NASH大鼠肝指数、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程度及血清ALT、AST、TG、TCH等指标(P〈0.01或P〈0.05),同时明显降低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P〈0.05),优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P〈0.05)。结论:杞蓟制剂抑制TNF-α蛋白在肝组织表迭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二甲双胍干预高脂饲养所致大鼠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12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大鼠实验性脂肪肝模型;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取24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3组并给予相应处理: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l56mg/kg灌胃,1次/d;饮食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等容积蒸馏水灌胃;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食普通饲料。4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的肝功能、血脂、血糖、肝脂质、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血脂、肝脂,改善肝功能;而饮食治疗使肝组织学有一定改善,但肝酶活性、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持续存在。结论 二甲双胍可有效地用于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大鼠NASH模型。大鼠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防治组、东宝肝泰防治组,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防治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皆有明显改善(P〈20.05),TNF-α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1),部分作用明显优于东宝肝泰防治组(P〈0.01或P〈0.05)。结论姜黄素有防治NASH作用,作用机制考虑与纠正致炎因子TNF-α蛋白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组织NF-κB、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NASH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每日予丹参注射液5ml/kg进行干预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观察丹参对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明显升高,丹参治疗后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强与NASH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在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03年2月至2003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合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再给予二甲双胍625mg/(kg.d)灌胃进行干预治疗10周。18周末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肝功、肝脏脂质定量、肝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组织学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血糖、血脂、肝脏脂质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脂肪变程度,降低TNF-α在肝组织的蛋白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瘦素(LP)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Wistar大鼠NASH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瘦素(L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苏丹Ⅳ、Masson三重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TG、FFA、HOMA-IR、TNF-α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与血清瘦素水平、血游离脂肪酸、TNF-α、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0.71、-0.74、-0.65、-0.83、-0.8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肝脏脂肪变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NASH瘦素抵抗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中TNF-α、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的影响. 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8周+腹腔注射小剂量STZ(15 mg/kg)建立糖尿病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ALFD组(NF,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干预组[DM,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500mg/(kg· d)];吡格列酮干预组[DP,10只,高糖高脂饲料+吡格列酮15 mg/(kg·d)];阿卡波糖干预组[DA,10只,高糖高脂饲料+阿卡波糖100mg/(kg·d)].干预4周后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NF组比较,DM、DP及DA组的TNF-α及CYP2E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DM、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降低程度小于DM、DP组(P<0.05).同时,TNF-α及CYP2E1蛋白表达呈现相同趋势TNF-α:NF(51.86±3.78)%,DM(20.78±2.51)%,DP(19.34±3.17)%,DA(41.37±2.98)%,P<0.05; CYP2E1:NF(33.87±4.15)%,DM(16.78±2.54)%,DP(15.69±1.79)%,DA(22.67±4.02)%,P<0.05]. 结论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均可减少大鼠肝脏TNF-α、CYP2E1的表达,其中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作用相似,阿卡波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MT治疗组(80 mg/kg);模型组、OMT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饮食(基础饲料+100 g/kg猪油+20 g/kg胆固醇);OMT治疗组大鼠第8周给予氧化苦参碱溶液80 mg/kg灌胃;第1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表达情况,并行HE染色、V-G染色、苏丹Ⅲ染色;分别从肝功能、血脂、炎症因子、肝脏病理学等方面评估OMT的治疗作用。结果高脂饲料16周后能成功诱导大鼠NASH模型;与模型组比较:OMT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P0.01);血清Tch、TG、HDL、LDL无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IL-6、TNF-α、TGF-β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HE染色、苏丹Ⅲ染色、V-G染色显示肝组织炎症反应程度、脂肪变性程度、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OMT对大鼠NASH进程有显著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转氨酶水平,抑制IL-6、TNF-α、TGF-1 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肝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实验组(n=23)。正常组普通饮食,实验组高脂饮食,8周末从实验组中随机抽取7只证实造模成功。实验组再分为二甲双胍组(n=8)和模型对照组(n=8),6周后,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来评价;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等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脏的炎症程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评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肝指数、附睾脂肪比重、体重明显下降,氨基转移酶、TG、FFA、TNFα明显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脏炎症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明显改善高脂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组织学,它可能成为治疗脂肪肝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饮食改变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0):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周后恢复正常饲料喂养。16周后处死动物。结果:正常饮食能显著降低造模大鼠的体重、肝指数、转氨酶,还能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的程度。结论:单纯恢复正常饮食即可治疗大鼠NASH。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柴苓调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P)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以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大鼠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8组,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甘乐对照组、三七脂肝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饮食控制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态及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组织中的TNF-α,CYP2E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的TNF-αmRNA和LPmRNA表达水平。结果:柴苓调肝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模型对照组和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苓调肝颗粒可以减轻大鼠体重,降低肝组织中TNF-α、CYP2E1含量及蛋白表达量,降低肝组织中的TNF-α和LP mRNA表达水平,使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并且趋于正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柴苓调肝颗粒能够调节脂代谢相关的TNF-α和L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