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8月至1985年1月,芬兰发生了一次小型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9例麻痹病人均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700份健康人粪便标本中有100份分离到Ⅲ型病毒。芬兰通过接种死疫苗来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率达97%以上。这次爆发流行前的最后1例病人发生于1961年,自1964年以来从未在人群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预防接种工作做得这样好的人群中发生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其原因值得研究。对从麻痹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的7株病毒和从健康接触者粪便中分离的3株病毒作  相似文献   

2.
1988年夏天在以色列爆发了由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其间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对40岁以下包括孕妇在内的人群进行免疫。耶路撒冷Hadassah医学中心对妊娠晚期的孕妇服用OPV对其新生儿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滴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里约热内卢市低收入人群中155名2月龄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其中80名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75名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程序为:在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同时也接种DTP,分别于2、4和6月龄接种3次,并在接种前及6月龄和最终9月龄接种麻疹疫苗时采集血标本。免疫使用的三价OPV和IPV均由法国Merieux研究所提供,每剂OPV含Ⅰ型病毒为100万TCD_(50)、Ⅱ型为10万TCD_(50)和Ⅲ型为30万TCD_(50)。每剂IPV含Ⅰ、Ⅱ和Ⅲ型病毒40-8-32D抗原单位。用微量中和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含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并初步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 将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插入到脊髓灰质炎病毒表达载体PSVA14中,构建含HIV-1gp120基因抗原决定簇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转染入Hela细胞,通过PCR,酶切鉴定等方法对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载体进行了表达鉴定,并通过氯仿-PEG/NaCl-氯仿三步法纯化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利用免疫酶法,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了初步的免疫效果的研究.结果 构建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Hela细胞内可以正确的表达gp120基因,并能感染293细胞而不产生细胞病变,并能随293细胞的传代被复制克隆.结论 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能正确的表达gp120基因,并能感染人正常细胞,初步证实了其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选择脊髓灰质炎病毒繁殖的最佳温度,同时观察温度对病毒繁殖及D抗原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25℃、33℃和37℃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Ⅰ、Ⅱ和Ⅲ型),从24 h开始间隔12 h取样,至细胞完全病变或96 h,用ELISA检测病毒D抗原含量,绘制变化曲线;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感染性滴度,绘制病毒生长曲线。结果   三个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在25℃均不繁殖;33℃和37℃均适合病毒繁殖。对于Ⅰ和Ⅲ型病毒,33℃的繁殖滴度及D抗原水平比37℃高;Ⅱ型病毒在两种温度下繁殖特性基本一致。结论   温度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繁殖起决定性作用,综合Ⅰ、Ⅱ和Ⅲ型病毒的温度繁殖特点,33℃培养比37℃更适合脊髓灰质炎病毒繁殖。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兰开夏、伦敦和英格兰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收集了919份6个月~88岁人群的血清标本,测定1、2及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在25岁以下的人群中,具有三个型抗体(完全保护)的百分数曲线和具有至少一个型  相似文献   

7.
一旦证实消灭了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那么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常规免疫的公共卫生利益相比,由OPV所致的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由传播的疫苗源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暴发引起的疾病的负担将日益凸显.为了确保脊髓灰质炎永久性消灭,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停止OPV常规免疫计划.世界正进入脊髓灰质炎的消灭及确证阶段,因此,为OPV停用所作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为其安全停用OPV的危险性管理体系也在制定中.此体系包括:所有已知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及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生物安全防护;建立国际OPV储备;确保在证实脊髓灰质炎消灭后,有一个持续的全球监测和反应机制;在决定继续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免疫的国家中,制定相关的国家政策.为了最终达到全球同步停用OPV,需要同一水平的国际性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为终止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芬兰于1985年2和3月之间进行了大规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覆盖率达94%,接种对象为孕妇。对芬兰南部赫尔辛基地区3所主要医院孕期接种过OPV的母亲分娩的婴儿进行了研究,以评估孕期接种OPV对胎儿发育的损害。又根据接种时的孕  相似文献   

9.
1988年8月,以色列爆发1型麻痹型脊髓灰质炎,主要发生于犹太青年中。几乎所有0~40岁的人群均接种了1剂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作者于接种后2周及4年,对17人检测了对疫苗的血清学应答。结果发现:4年后,针对1型流行株和Mahoney株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与免疫后2周的水平相比下降了约50%,但仍比免疫前高5倍以上。所有接种者抗这两个病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至少为1:64,远高于通常认为的1:8保护滴度。抗2型和3型病毒株的抗体GMT在4年后减少至免疫后2周水平的1/3,但仍高于保护水平。这些发现证实,在加强1剂TOPV后4年抗1型流行株和Mahoney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下降幅度较小。根据这种下降速率推断,加强免疫后针对1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远远超过4年。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加强1剂疫苗后的这段时间内,没有发现任何脊髓灰质炎病例,表明那些接种疫苗者接触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实验室诊断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全球消灭脊灰活动的重要部分.最近建立了临床标本中脊灰病毒检测、型内鉴定,脊灰病毒神经毒力分析及脊灰抗体检测的新方法.本文对脊灰病毒型内鉴定及神经毒力分析的新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实验室诊断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全球消灭脊灰活动的重要部分。最近建立了临床标本中脊灰病毒检测、型内鉴定,脊灰病毒神经毒力分析及脊灰抗体检测的新方法。本文对脊灰病毒型内鉴定及神经毒力分析的新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8月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并造成局部传播[1],我省也在监测中曾发现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为及时发现我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对我省2004—201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后还需要贮备一定数量的疫苗来对付可能发生的脊灰爆发 ,后者由下列原因所致 ,(1 )未预见到的脊灰病毒外逸 ;(2 )疫苗株在人群中不断传播 ;(3 )脊灰病毒在一些免疫缺陷人群中长期复制。本文作者对 1 956~ 2 0 0 0年间 Sabin单价口服脊灰疫苗 (MOPV)使用过程中其免疫原性、热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作了回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MOPV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3个型的血清阳转率分别为 1型 53 %~ 1 0 0 %(中位数 95%) ,2型 77%~1 0 0 %(中位数 93 %) ,3型 52 %~ 1 0 0 %(中位数 85%)。比较使用常规量 1 0 5…  相似文献   

14.
自从脊髓灰质炎疫苗广泛应用以来,脊髓灰质炎的流行获得了控制。然而,有少数疫苗相关病例报道。此外,在少数发达国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野毒株频于绝迹,而广泛服用活疫苗导致疫苗株的大量传播。因此研究PV的回复突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简便的区别疫苗相关株与野毒株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肠道病毒传播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大规模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在不少地区已较明显下降。对于正常人群免疫状况及其他肠道病毒的传播动态,目前国内外也注意观察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肠道病毒传播动态,我们于1973~1976年定期、定点进行肠道病毒观察,以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资料,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地区与对象: 选择福州红卫区第二托儿所为观察点,于每年三月份服用灰质炎活疫苗之前,采集7岁以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一次。1975年6、9、12月份各采一次,标本放置冰壶即送检。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采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于3~48月龄连续定期接种两次疫苗,可获得明显的效果.但对各年龄组抗体调查的结果表明,1975~1977年出生的儿童的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很低,Ⅲ型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因而提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现行的OP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鉴于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发展中国家脊髓灰质炎流行的主要型别。作者在南非东北地区对新生儿进行了补充接种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和单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MOPV)免疫效果调查,以寻求较好的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80年6月在重新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国际讨论会上,作者报道了大规模生产灭活疫苗的初步结果,那时使用了容量为150升的发酵罐。目前已使用1000升的发酵罐,使Vero细胞培养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产具有工业规模。作者介绍了生产方法以及为确保安全而对Vero细胞进行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所得结果在不同地区很不一致.在意大利,一些随访研究表明,在13~25岁人群中脊髓灰质炎各型抗体呈阴性或低滴度水平,特别是3型抗体.作者在意大利对492名12岁健康青少年用增效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EIPV)作了加强免疫,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反应性,同时对这些青少年进行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及9个月收集血液标本和免疫反应调查表.结果表明,加强免疫前97.1%的受试者对各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均有抵抗力(抗体滴度为1:8),1.9%无3型抗体,0.3%无2型抗体,0.6%无1型抗体.接种EIPV后98.4%的受试者抗体滴度明显上升(≥4倍),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也明显高于免疫前,1、2和3型抗体GMT分别为2679、2864和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 OPV) ,尤其是 3型病毒疫苗 ,在婴儿中的免疫原性低于发达国家。在阿曼 ,作者把 1 0 2 5名 9月龄婴儿随机分组 ,分别接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IPV)、美国生产的三价OPV、欧洲生产的三价 OPV或单价 3型OPV的补种 ;这些婴儿曾接受过 5剂 OPV。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 7和 30天采血。  结果表明 ,IPV组的 1、2、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中位滴度在第 7天已达最高水平 ,表明二次免疫应答已出现 ,至 30天仍处于最高水平 (≥ 1∶ 1 44 8)。单价 3型 OPV组的各型抗体滴度都下降。而两个三价 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