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七氟醚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使用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S组(七氟醚维持麻醉,n=30)、SR组(七氟醚维持麻醉,苏醒期应用瑞芬太尼,n=30)和SP组(七氟醚维持麻醉,苏醒期应用异丙酚,n=30)。记录术毕苏醒时间、躁动例数以及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血压、SpO2等指标。结果术毕各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S组明显多于SR组和SP组(P<0.05)。S组拔管时患者的心率、血压较术前有明显加快(P<0.05),SR拔管1min时SpO2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很快回升。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均能有效减少七氟醚维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苏醒期躁动,对患者苏醒以及拔管时间无明显影响,且应用瑞芬太尼可使患者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七氟醚联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在小儿疝气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的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L 组)和七氟醚组(Q 组)各30例。L 组予氯胺酮单纯麻醉,Q 组予氯胺酮诱导后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麻醉后呼吸、心率、SpO2、苏醒时间、呼吸道分泌物、术中躯体活动与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2组术中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心率、呼吸道分泌物,术中躯体活动,术后躁动状况均优于 L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疝气的麻醉中比单纯氯胺酮麻醉更有利于机体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氟醚与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患儿抱入室后分别给予氯胺酮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进行骶管阻滞,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K组术中间断静脉氯胺酮与丙泊酚。S组吸入3%~5%七氟醚,术中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与术前相比,K组和S组术中RR减慢,HR及MAP升高(P〈0.05)。②K组患儿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P〈0.05)。③S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是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较为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适合于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8例需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七氟醚复合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B组),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并对术中患儿的SpO2、RR、HR变化情况作比较。观察停用麻醉药后患儿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晦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spO2变化不大,无呕吐、喉痉挛发生;术后躁动少,患儿苏醒时间短。结论:七氟醚他合氯胺酮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马薇涛  李红英  林根  于卫 《医药导报》2012,31(9):1145-1147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与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苏醒期反应。 方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40例)和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40例)。S组采用七氟醚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P组采用静脉靶控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后、手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手术后躁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期S组较P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术毕清醒更为迅速,但是躁动发生率高于P组(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和靶控丙泊酚静脉全麻复合瑞芬太尼均可满足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麻醉需求,七氟醚苏醒更为迅速,但需注意对苏醒期躁动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张家骏  郭小龙 《河北医药》2011,33(18):2755-2756
目的总结七氟醚复合骶麻用于6岁以内小儿下腹部以下短时手术的经验。方法86例6岁以内的小儿行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时间〈2h,以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成功后开放静脉,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骶管阻滞完善后开始手术。若15min后钳捏切口患儿仍体动,即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超过2h或改变手术方式改为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下完成手术。术毕停吸七氟醚并加大氧流量以洗出七氟醚,以患儿睁眼或哭闹,吸空气SpO2≥96%为出室标准。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吸(RR),观察患儿诱导有无呛咳、喉痉挛以及苏醒期躁动、呕吐情况,记录患儿苏醒时间。结果72例在七氟醚复合骶麻完成手术,10例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4例改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七氟醚复合骶麻患儿在停药9min内(3~9min)均苏醒,其中55例苏醒平稳,17例苏醒时发生躁动,其中11例持续3~5min逐渐安静,6例需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才安静下来;辅用氯胺酮患儿术毕均未苏醒,在生命体征稳定,吸入空气SpO2≥96%送回病房苏醒;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待完全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回病房。结论七氟醚复合骶麻对于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具有全麻诱导快,苏醒迅速,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术后躁动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不能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7.
喉罩七氟醚吸入在小儿疝气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亮  朱明 《淮海医药》2009,27(4):333-334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小儿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疝气患儿30例,年龄1-5岁,体重8-23 kg,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麻醉诱导,丙泊酚2 mg/kg,后用面罩半紧闭吸入七氟醚,氧流量2-3 L/m in,吸入浓度前30 s内8%,后降至4%,待下颌关节较松弛后插入喉罩(普通喉罩,插前气囊表面涂上2%的利多卡因胶浆,以润滑气道和减轻咽喉区刺激),术中维持氧流量1.5 L/m in,七氟醚吸入浓度2%,半紧闭下保留自主呼吸,丙泊酚微泵静注3mg.kg-1.h^-1。严密观察并记录患儿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及术毕患儿苏醒时间。结果3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期间各时间点HR、BP、SpP2、RR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3例喉罩拔除后气道不畅,经面罩吸氧后恢复正常。无反流、误吸、喉痉挛、咽喉部不适等并发症。结论喉罩七氟醚吸入在小儿疝气修补术中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与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种药物对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鼓室成型术患者分别给予丙泊酚和七氟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躁动评分七氟醚组显著高于丙泊酚组,躁动发生率七氟醚组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比较可明显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彭全友 《北方药学》2021,18(8):136-137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小儿麻醉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内镜疝气手术的92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氯胺酮和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用七氟醚和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恢复过程中的躁动程度以及麻醉后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拔管即刻、拔管5 min时、拔管10 min时疼痛程度评分、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法应用在小儿腔镜疝气手术麻醉中,患儿可控性较强,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腹股沟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氟哌啶、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围麻醉期HR、MAP(平均动脉压)、SpO2变化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本组5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气腹后MAP、HR都略有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10minMAP、HR都恢复至基础值,Sp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为(10.2±7.8)min,B组苏醒时间为(48.0±12.4)min,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苏醒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家骏  简道林  邹学军  杨刚 《河北医药》2012,34(7):1018-1019
目的 总结术毕前持续输注丙泊酚预防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经验.方法 93例小儿行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时间<2 h,以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保留自主呼吸,专人管理呼吸,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侧卧位下行骶管穿刺,注入利多卡因和罗吡卡因,麻醉完善后开始手术.术毕前10 min左右停止吸入七氟醚并加大氧流量洗出七氟醚,同时开始泵注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待患儿苏醒.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患儿术后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结果 79例在七氟醚复合骶麻完成手术.七氟醚麻醉诱导平稳,苏醒时间(4.8±2.6) min、恢复室停留时间(19.2±4.3)min.68例镇静满意,11例(13.9%)镇静过度.75例无躁动,4例(5.1%)轻中度躁动,无一例发生重度躁动及PONV.结论 术毕前持续输注丙泊酚可预防七氟醚所致的术后躁动,为患儿提供平稳舒适的苏醒过程,同时又不影响患儿苏醒及出室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诱导对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36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吸入8%(1.3 MAC)七氟醚加6 L/min氧吸入诱导;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1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丙泊酚组有2例.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具有同丙泊酚静脉诱导相似的效果,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手术应用中的临床观察,探讨适合小儿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以七氟醚吸入诱导并维持麻醉,Ⅱ组行氯胺酮基础麻醉并在术中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1~2mg/kg来维持和加深麻醉.两组患儿术中给予丙泊酚1mg/(kg·h)静脉输注.记录诱导后(T1),手术切皮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的spO2、HR,Bp值和惠儿的苏醒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谵妄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各时点的spO2、HR和Bp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O5),Ⅰ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O.0 5),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O.05).结论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缩短了苏醒时间,降低了术中躁动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从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不失为一种适合小儿手术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即七氟醚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手术中患儿MBP、SpO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离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麻醉方法,诱导后血液动力学变化不明显,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提示两组麻醉效果相近。但两组患儿最后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躁动现象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时,诱导迅速,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的患儿60例,年龄3~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下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S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整七氟醚浓度为3%~4%;K组患儿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术中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0.5~1.0mg/kg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30min(T3)、术毕时(T4)MAP与HR;记录两组患儿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S组麻醉诱导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短,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复合骶管麻醉组)和B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各时点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诱导期间有无呛咳、屏气、喉痉挛、躁动等并发症及术后有无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结果 患儿诱导前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A组诱导后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诱导前和诱导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呼吸抑制发生;患儿在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术后躁动无恶心呕吐,B组有2例术后躁动1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都很显著,恢复迅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采取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麻醉的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氯胺酮麻醉,乙组采用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后HR、MAP、SpO_2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甲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腹腔镜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能有效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与患儿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的应用及对小儿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扁桃体手术的9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段心率、血压等情况、苏醒情况、插管条件以及疼痛程度、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等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插管时、拔管时的SPO 2无明显波动(P>0.05);研究组插管时RR低于对照组,拔管时的RR、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管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诱导完成时间、麻醉后顺应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拔管即刻、拔管5min时、拔管10min时疼痛程度评分、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法应用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患儿可在短时间内清醒,血氧饱和度下降不明显,苏醒迅速,可控性较强,患儿滞留复苏室时间减少,此种麻醉方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曈  蔡爱香 《海峡药学》2009,21(7):148-149
目的 研究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S组和K组。其中S组用7%七氟烷诱导入睡后,以2.5%~3%的七氟烷维持麻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停用七氟烷,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3mg·kg^-1维持麻醉。K组肌肉注射氯胺酮6mg·kg^-1,入睡后以8~10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静脉泵注氯胺酮。观察两组患儿入室时、诱导、切皮、术毕各时间点的HR、MAP、SpO2。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等指标。结果 S组患儿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麻醉维持期间。S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比K组稳定;在术后躁动方面,S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结论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且避免了氯胺酮麻醉存在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