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杭州某区卫生系统2008年开始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创新,2009年开始将中医“治未病”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阐述了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初步实践、具体措施、主要成效,并对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传统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菊艳  申俊龙 《健康研究》2024,(1):77-79+112
创造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新时代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健康时代,中医药传统的“治未病”思想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健康服务传承创新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基于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及人体内部阴阳五行统一的整体性思维,有利于当代医学从“疾病”医学服务模式转向“健康医学”服务模式,建构“治未病”的现代健康管理价值链模式,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时空连续服务链。文章立足生命质量管理视角,分析传统中医“治未病”可以创造的现代健康价值,通过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优化方法创建新时代中医药“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模式,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价值链。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理论精髓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意义,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2008年4月,长宁区积极创建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区工作,2008年10月经市卫生局批准,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落户长宁区,本中心也成为了上海市首批“治未病”试点单位。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实现“治未病”理念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努力构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的说法,就是要重视预防和保健,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预防疾病思想的最好体现。以医疗为载体、人民健康为最终目的,把人民健康建立在预防保健的基础上,就是“上工治未病”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61名到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居民,通过现场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接受度及需求内容。结果居民对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接受度较高,需求很大。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预防保健、健康养生的多样化需求,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如果现在要求人们回答医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人们常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医学的对象是发病的人群,医学的任务是对已患病的人进行治疗,因而医学是关于疾病的医学。西方医学经典的定义也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并认为医学是研究人体偏离健康状态及表现出异常状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7.
吴伯平先生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近年来一直在美国从事中医药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治未病”高峰论坛,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其实,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紧接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1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治未病”科研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并及时转化推广成果。  相似文献   

9.
开展“治未病”健康教育,构筑特色预防保健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家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围绕"治未病"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创新"治未病"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发挥各方作用促进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说明开展"治未病"健康教育对构筑特色预防保健体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了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以“治未病——把握健康”为主题,在回顾总结“治未病”健康工程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播“治未病”理念,交流推广“治未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探讨完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模式),促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孙炳艳  孙杰 《现代养生》2014,(4):282-28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重视疾病的治疗外更注重日常的保健,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便通过保健措施进行预防,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未病"。鉴于此,本文就从社区预防保健的必要性出发,并通过实例对"治未病"与社区预防保健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平 《中国卫生》2010,(4):72-73
作为全国“治未病”工作试点区,上海市长宁区应用中医特色健康保障一服务模式,积极建设发展中医特色保健服务体系,区域人群不断增强对“治未病”的正确认识,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队伍不断扩大,初步开创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新局面,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我们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人类老化的同时,由于骨量的丢失,骨微结构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骨质疏松(osteopomsis,OP)及其骨折发病率的逐年上升。OP骨折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OP及其骨折的住院、外科手术、门诊就诊与护理、院外长期护理、残疾以及过早死亡等导致高昂的医疗及护理费用,并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健康负担。  相似文献   

14.
《健康大视野》2010,(4):112-113
腊月寒冬,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里却是春意盎然,1月16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在这里如期召开。本期论坛主题为“治未病——维护提升健康状态”的高峰论坛,延续了前两届论坛的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务实风格,既与前两届论坛的主题一脉相承,又体现了认识的深化,并以期推进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文献水平调研手段,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并梳理为10种类型,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食疗的应用,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武术健身法的应用,膏方的应用,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作者对这些方法分别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通过科研手段,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推荐目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魏萍 《中国卫生》2010,(4):67-6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近日在北京召开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发表了主旨讲话,他在回顾总结“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维护提升健康状态”的内涵和创立“治未病战略联盟”,加快推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需求不断提高。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在我国建立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管理体系得到广泛认同。本文认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探索新的中医体质预防保健模式,必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保健预防的需求,用最少的医疗费用实现最优的健康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进行的一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及接受“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服务的总体感觉”,满意率达90.64%,其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25.21%、选择“满意”的占65.43%。其他项目的满意率分别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为89.9%,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为88.63%,服务过程的设计安排为83.76%,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先贤的医学经典之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对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全面健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导健康管理的文化观、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中医健康养生模式、中医“治未病”理念促进居民健康行为三个层面,论述“治未病”理念对居民健康管理方式的影响和价值,为实现“治未病”理念更好地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