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创伤伤员在急诊全麻诱导中很容易发生胃液误吸性肺炎。其严重程度与胃液的pH有直接关系。pH低于2.5常会带来严重后果。甲氰咪胍是一种组织胺H_2受体对抗剂,能较强地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包括降低氢离子浓度和减少胃液分泌量,现已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作者意在探索创伤伤员应用甲氰咪胍使胃液pH急剧升高的作用,以保护伤员使之免于发生胃酸误吸性肺炎。  相似文献   

2.
H_2受体拮抗剂甲氰胍,直接抑制微粒体酶,并使肝血流量减少,所以临床上常出现药物相互作用。作者为了观察甲氰咪胍对琥珀胆碱作用起效和持续时间的影响,选择20例ASAⅠ级病人,年龄20~40岁,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病人睡前口服甲氰咪胍300mg,全麻诱导前2小时再服300mg;Ⅱ组病人作为对照不用甲氰咪胍。此20例病人均于术前2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和异丙嗪0.5mg/kg,然后静注硫贲喷钠6mg/kg、琥珀胆碱1.5mg/kg,气管插管后吸入60%N/O-O/-1%氟烷维持麻醉,机械通气10次/分,潮气量12ml/kg,记录注琥珀胆碱后,颤搐高度恢复到50%所需时间。结果琥珀胆碱起效时间与用或不用甲氰咪胍无关,分别为50±7.5和50±5.0秒。但是用甲氰咪胍的病人注琥珀胆碱作用持续时间显著延长(20.3±4.25分)而不用甲氰咪胍组为8.6±0.76分。其中  相似文献   

3.
正常胃内基本上是无菌的,但在胃内酸度或动力发生变化时,则可引起细菌生长,使术后感染机会升高.近年来由于采用组胺H_2-受体拮抗剂而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改观,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甲氰咪胍,能有效地降低酸度及分泌,当用治疗剂量时可将胃内pH值提高到3以上.为了解甲氰咪胍对胃内菌群生态的影响,作者选择了20例因消化性溃疡而拟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进行分析.病史及手术指征相仿,均曾接受过包括4周~6月(平均10周)的甲氰咪胍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ICU病人应用苯海拉明-组胺H_1受体拮抗剂后,再应用甲氰咪胍(INN)观察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采取随机分组法,病人第一天静脉内接受INN200mg,第二天在接受INN200mg之前,先给予苯海拉明40mg。在非  相似文献   

5.
静注甲氰咪胍有时会出现血压降低或心动过缓,但组胺H_2受体拮抗药常用于预防或治疗危重病人的肠胃出血。有人指出给危重病人静注呋喃硝胺仅有轻微血流动力学作用。Takedn报道使用新型组胺H_2受体拮抗药法莫替定(famotidine)抑制胃酸分泌比甲氰咪胍强20—50倍。为了观察危重病人静注法莫替定或甲氰咪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作者选择7例ICU病人(男3例,女4例),年龄平均58.4岁(23~78岁)作观察。该7例的诊断是ARDS 3例,COPD、严重哮喘、胸腹损伤和急性肾衰各1例,并全都静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  相似文献   

6.
中、重度烧伤后,直接的热损伤或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活性的增加,导致微血管渗透性增高,早期和后期的血容量丧失。如果没有及时的液体复苏以促使血流动力学的内环境稳定,則产生严重的低血容量性和烧伤休克。目前,已对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和补体的激活进行了研究,作者对组胺H_2受体被刺激和烧伤休克发生之间的联系特别感兴趣。本文就常规的液体复苏同时应用组胺H_2受体的拮抗剂甲氰咪胍,评价药物治疗烧伤休克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付敬  高玉霞 《护理学杂志》1991,6(4):156-156
甲氰咪呱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它能选择性的阻断胃粘膜细胞的 H_2受体,显著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但传统治疗量的甲氰咪呱副作用较多,为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我们应用超小剂量甲氰咪呱穴位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常引起免疫抑制,与组织胺有关,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抑制因子,并作用予抑制细胞表面的H_2受体而增强其作用。通过实验拟评价烧伤后鼠腹膜杀菌能力的改变及H_2受体拮抗剂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氰咪胍对门静脉高压症肝血流状态影响的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电脑声象仪对20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静脉输注组织胺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0.4g后肝脏血流状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应用甲氰咪胍后,门静脉截面积增加16.8%±17.3%,平均最大血流速率增6033.19%±37.07%,门静脉最大流量之计算值增加53.2/±52.3%;三支肝静脉截面积平均增加40.2%±81.3%,血流速率增加26.29±39.03%,肝静脉血流量计算值增加60.2%±63.6%(P均<0.01)。提示甲氰咪胍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管床有明显扩张作用,从而降低了门静脉血流阻力。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55年Ellison首先报告溃疡病术后复发与胰腺肿瘤有关的病例以来,至今不到30年,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血清胃泌素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应用,使本病有可能在手术前获得确诊.命名由最初的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演变为胃泌素瘤.治疗方法也几经改进,由最初的肿瘤局部切除,发展为全胃切除.近十年来以甲氰咪胺为代表的组织胺H_2受体拮抗剂在消化性溃疡的广泛应用,也影响到  相似文献   

11.
儿童术前虽已禁食,但胃液量仍可超过0.4ml/kg,pH<2.5,如果发生误吸则很易引起肺炎。因此,近年小儿术前常服用某些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例如组胺受体H_2拮抗剂,包括西米替丁(甲氰咪哌)、雷尼替丁(呋喃硝胺)或法莫替丁等。安胃哌唑(omeprazole)抑制胃壁细胞H~+/K~+—腺苷三磷酸酶(H~+/K~+—ATPase、质子泵),也能减少胃酸分泌,可作为小儿术前用药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20个ICU病房中采用随机双盲法,对甲氰咪呱持续静脉滴注能否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是否会伴有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率的升高进行研究,并设安慰剂组作对照。131例病人,其中甲氰咪呱组65例,安慰剂组66例。病人年龄均大于16岁。女性病人均不在哺乳期和妊娠期。每例病人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应激打击。给药前12小时内均未用过H_2受体拮抗剂和与出凝血相关的药物。观察用药物均溶解  相似文献   

13.
穿孔是消化性溃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虽然H_2受体阻滞剂的广泛应用,溃疡病的住院率与手术率明显下降,但穿孔的发生率并未下降。Mckay (1982年)报告消化性溃疡穿孔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仍在20~30/10万。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穿孔之比为12:1。穿孔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紧张、焦虑、吸烟突然停用甲氰咪胍,或与伴有幽门梗阻有关。尽管消化性  相似文献   

14.
1976年甲氰咪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后,70%~80%的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愈合,手术治疗的病人显著减少.下列情况仍需外科治疗:(1)用甲腈咪胍溃疡不愈合,(2)用维持量治疗下溃疡复发,(3)用药有困难或有不良副作用.因为甲腈咪胍治疗和迷走神经干切断的制酸效果相似,也许对甲腈咪胍反应不良的病人,手术的效果亦不良.本研究5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1976年开始应用甲腈咪胍.均入院治疗.男42例,女10例,每例都符合以下条件:(1)已接受足够剂量的甲腈咪胍二个月以上,平均8.9个月,(2)仍有症状,(3)十二指肠溃疡经内镜或X线检查证实,并在手术中肯定诊断.此为第1组(治疗组).第2组(对照组)为甲腈咪胍问世以前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634例.用五肽胃泌素(6μg/kg)后测最高胃酸分泌量.甲  相似文献   

15.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性溃疡是由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休克等应激因索引起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溃疡。主要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常可威胁病人的生命,死亡率高达30~50%。自70年代纤维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此病的确诊率增高。近年来由于制酸剂及 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预防性应用于危重病人,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当危重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需尽早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3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两例为胃溃疡病,既往有柏油便史。本次发病连续便柏油便并有呕血,急诊入院。在输血输液支持治疗中,用甲氰咪胍一次0.2g,每日4次,两日后即停止呕血。停药观察未再出血痊愈出院。另1例为脑外伤后合并应激性溃疡,吐血并便柏油便。口服甲氰咪胍每次0.2g,每日4次,亦两天后  相似文献   

17.
临床应用甲氰咪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标志该病的药物疗法有一重大进步。临床症状改善,同时多数病例经胃镜检查见溃疡缩小。1974.1—1977.12,4年间作者手术434例,1978.1—1981.12,临床广泛应用甲氰咪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同样4年,手术仅235例,较前组减少54.1%。但是作者指出,后组併发穿孔、  相似文献   

18.
病例介绍例1:男,38岁。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于1983年5月12日入院。给予甲氰咪胍每日0.8g 分两次静脉点滴,用药后第2天,患者出现幻视、幻觉、多语、烦躁等,随后自己将输液针头拔掉。疑甲氰咪胍副作用,即给予停药观察,并加用冬眠灵口服治疗,两天后精神恢复正常。以往无精神异常病史。例2:女,67岁。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85年7月18日给予口服甲氰咪胍0.2g,每日4次,晚上加倍。服药3天后患者出现失眠、烦躁、多语,随后出现口角肌肉抽动。经口服安定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临床已决定应用甲氰咪胍和利多卡因的24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确定甲氰咪胍与利多卡因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24例病人,男性1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男64.5±2.1,女56.8±5.0。所有病人初诊均为冠心病并住入加强治疗病房。首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随后持续静脉点滴利多卡因2mg/分或3mg/分。首次注射利多卡因后4及6小时抽取血样。6小时后15例病人(组Ⅰ)投给甲氰咪胍30mg/6小时,首次静注,后3次口服。6例不加任何药物(组Ⅱ)及3例(组Ⅲ)投给苯海拉明作为对照组。组Ⅰ和组Ⅲ在首次甲氰咪胍和苯海拉明投给前及应用后6、12和20小时抽取血样,组Ⅱ以同样  相似文献   

20.
近代有效的药物治疗已大大降低溃疡病择期性手术的应用,但复杂性溃疡病多数仍需手术治疗,其中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一、顽固性溃疡所谓顽固性溃疡是指:(1)愈合缓慢的慢性溃疡,如十二指肠溃疡经三个月的甲腈咪胍治疗而仍不愈合;胃溃疡相对较大,愈合更慢,经四个月的 H_2受体拮抗剂治疗仍不愈合者属顽固性质。(2)尽管处于维持疗法,溃疡迅速复发。(3)病情加重,恶化期延长,缓解期缩短甚或消失。根据上述标准,Leger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