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纤维化病程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IA法对肝硬化肝癌组(8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165例)和正常对照组(93例)进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和层连蛋白(LN)含量测定。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6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泽 《医学文选》2003,22(6):931-934
肝纤维化 (LF)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中由于肝内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 ,致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 ,常伴有炎症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以往主要依赖肝活检病理检查来诊断肝纤维化并确定其程度。但是进行肝活检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而且存在着取材误差 ,难以进行重复性比较 ,故近年来认为肝纤维化判断的最佳途径是血清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大致包括 :细胞外基质形成或演变相关酶、基质分子、基质成分裂解物 ,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基质降解酶等 5类 ,达几十种指标 ,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指标可体现肝纤维化的全貌[1 ]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常用的肝纤维…  相似文献   

3.
钟月华 《医学文选》2006,25(4):723-724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合成沉积,它是细胞外基质过多和降解不足的直接结果。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肝纤维化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指标检测。本文通过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Ⅳ—C含量,探讨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娟 《当代医学》2014,(4):24-25
目的探讨川崎病血清学D-二聚体、血清反应蛋白表达等指标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收治的川崎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门诊就诊的一般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静脉血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学D-二聚体、血清反应蛋白、血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D-二聚体、血清反应蛋白表达可作为诊断川崎病的指标,对川崎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于脂肪肝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入选对象的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LT、AST、TG、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2组受试对象的LDL-C、HDL-C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和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表现,通过对该类患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诊断筛查,从而为临床及早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桂瑞丰 《河北医学》2016,(7):1226-1228
目的::观察血清学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2例脂肪肝患者做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体检科正常体检的健康受检者52例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其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ASL、ATL 水平以及 TG,T 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清学检测指标 ASL、AT、TG、TC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通过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的筛查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娜  张永宏  李宁 《海南医学》2016,(13):2110-211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患癌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尽早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筛选出易发肝癌的高危人群。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随访的肝炎肝硬化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173例,均有完善的肝癌及患癌前肝硬化阶段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Ⅰ期66例,Ⅱ期47例,Ⅲ期40例,Ⅳ期20例。收集患者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分别比较Ⅰ、Ⅱ、Ⅲ、Ⅳ期肝癌患者各血清学指标在患癌前和肝癌后的差异。结果肝癌Ⅰ期患者肝癌后DNA (500 copies/mL vs 47350 copies/mL)、谷丙转氨酶(ALT)(36.60 U/L vs 46.25 U/L)、谷草转氨酶(AST)(40.35 U/L vs 52.30 U/L)、总胆红素(TBIL)(23.10μmol/L vs 30.6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90μmol/L vs 11.00μmol/L)、谷氨酸转肽酶(GGT)(42.45 U/L vs 52.90 U/L)水平比肝癌前降低,白蛋白(ALB)[(33.86±6.7) g/L vs (31.43±6.78) U/L)]、胆碱酯酶(CHE)(3745 U/L vs 2961 U/L)比肝癌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Ⅱ期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72 copies/mL vs 71450 copies/mL),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肝癌前高(48.9 ng/mL vs 15.9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肝癌患者患癌后AFP (83.13 ng/mL vs 10.76 ng/mL)、AST (68.9 U/L vs 41.5 U/L)、TBIL (38.10μmol/L vs 26.00μmol/L)、DBIL (14.05μmol/L vs 9.20μmol/L)及GGT (62.8 U/L vs 43.6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肝癌患者患癌后DNA水平比肝癌前低(654.51 copies/mL vs 7200 copies/mL),AFP (210.55 ng/mL vs 7.06 ng/mL)、ALT (54.70 U/L vs 37.35 U/L)、AST [106.70 U/L vs (70.13±50.50) U/L]、Tbil [58.10μmol/L vs (31.59±14.3)μmol/L]、Dbil [23μmol/L vs (12.41±6.85)μmol/L]及GGT (100.30 U/L vs 41.20 U/L)水平均高于肝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AFP、ALT、AST、TBIL、DBIL、GGT等指标的变化对肝炎肝硬化患者预测肝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淑碧  王雨谷 《重庆医学》2001,30(5):432-433
由于肝穿为创伤性检查,难于重复开展,近年来人们注重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LN、PLD、PCⅢ、Ⅳ@C与慢性肝炎及急性肝炎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6例肝炎患者HA、LN、PLD、PCⅢ、Ⅳ@C含量,分析探讨它们在各肝炎类型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应用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肝功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AST及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及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与健康人群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检查可以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肝癌经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并获证实。其中45例为单层动态增强扫描,75例为移动式动态增强扫描。单层动态增强扫描为选择平扫病变最显著的一层作连续重复扫描,移动式动态增强扫描为注射造影剂完毕后对全部肝脏进行扫描,两种扫描方式均做选定层面的延时扫描。结果 两种扫描方式显示血供丰富的肝癌在肝动脉期增强,与正常肝组织比较显示为高密度图像,在门静脉增强期,同一病变区显示为低密度图像;单层动态扫描45例,在肝动脉期病灶增强率82%;移动式动态扫描75例,在肝动脉期病灶增强率95%。并且增强扫描能显示肿瘤供血情况、肿瘤包膜、肝内动静脉短路、肝门脉和下腔静脉肿瘤栓子等征象。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140例肝病患者和340例健康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结果表明肝病患者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将血清ADA与谷丙转氨酶(GPT)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高度相关(r=0.81,P<0.0001)。提示血清ADA的测定可作为肝病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指标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2例慢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B超检查,并对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以建立非创伤性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优势。结果超声检查对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已肯定,但对轻、中度肝纤维化患者超声检查的指标的变化还不很显著,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上升,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IU)、Ⅳ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也随之增高,其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标志结合B超检查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长径及脾静脉内径对肝纤维化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肝损伤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Ⅰ~Ⅱ级损伤24例,Ⅲ级损伤4例。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16例。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腹腔穿刺、B超或腹部平片对肝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作用。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Ⅰ~Ⅱ级患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名胶海绵填充后修补 腹腔引流术为级肝损伤的最理想方案,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及不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可用于Ⅲ~Ⅳ级肝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利用多种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方法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6例脂肪肝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10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多种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观察分析两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及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多种血清生化指标中ALT(82.35±7.23)、AST(60.35±9.54)、 TG(3.24±2.01)及TC(7.26±2.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1.21±5.43)、(25.34±5.27)、(1.15±0.34)、(4.16±1.09),同时以上四项指标,观察组的阳性率(34.0%)、(43.4%)、(73.6%)、(64.2%)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脂肪肝的多种血清生化指标中,血清ALT、AST、 TG及TC可用于辅助诊断脂肪肝,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比色法测定200名不同疾病患者血清中鸟嘌呤脱氨酶(GD)活性,发现除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GD活性高于正常外,其它疾病患者的GD活性均不升高。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中,急性肝炎患者GD活性比慢性肝炎高,急慢性肝炎、肝内外胆道梗阻患者血清GD活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直线正相关;在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内外胆道梗阻、肝硬化时患者血清GD活性与总胆红素浓度呈直线正相关;抗HCV阳性患者GD活性也显著升高。由此表明,血清GD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特异、灵敏的指标,并有助于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染色体技术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G显带、C显带技术,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技术、染色体断裂试验、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结果:304例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39例,异常染色体核型率为12.72%。其中罗伯逊易位携带者4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11例,Turner综合征患者1例,完全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46,XY)1例,21三体患者16例,Ph染色体阳性3例,范可尼氏贫血患者3例。结论:染色体技术是某些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异常染色体的检出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及优生、优育、优教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创伤性肝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01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7例老年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非手术治疗组12例中,11例治愈,1例患者出现心衰后死亡;15例手术患者治愈10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2例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后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瘘并继发肝周脓肿和肺部感染,单发肝周脓肿1例,单发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住院时间18~45d,平均26d。[结论]老年人肝破裂病情凶险复杂,处理困难,应尽量早诊断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合并伤的处理以及既往疾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逐步判别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评价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或受体检测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组)74例,对照组22例,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放射免疫法检测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ELISA方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各组样本比较用秩和检验;建立判别方程用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B、ALT、AST、sIL-2R、TGF-β1、sICAM-1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重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血清PTA、ChE、LN、CⅣ、PINP、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典型判别函数方程表明:ALT、ChE、sIL-2R、TGF-β1,、sICAM-1是判别正常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TB、ALT、PTA、LN、CⅣ、HA、TGF-β1是判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主要指标;TB、ALT、PTA、PⅢP、sICAM-1是判别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主要指标。结论 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的肝炎血清学检测指标具有区别乙型病毒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10例经手术证实的肝包虫囊肿(又称细粒棘球蚴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认为其特征性表现为:囊壁呈光滑厚薄均一的低信号的包膜,在T2加权像上显示更加清楚;母囊内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子囊,整个病灶呈多房性似玫瑰花状。本文对肝包虫囊肿与肝内其它囊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