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一种新型基因转染载体材料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SGC-7901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显示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的OD值无明显差异(t>0.05),证明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能与质粒PEGFP-N1结合,用结合了PEGFP-N1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转染效率约为对照组脂质体的80%。用纳米颗粒及纳米颗粒-DNA复合体悬液分别尾静脉注射小白鼠,两周内动物无死亡或其它急性毒性反应,取动物的肝、肾和脑组织进行透射电镜和冰冻切片检查,发现上述组织器官有纳米颗粒分布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验证明,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基因转染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 NMPCS)基因纳米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基因转染效率.方法 采用均相反应法制备了NMPCS,用复凝聚法制备了NMPCS/DNA纳米粒子;通过MTT实验考察了NMPCS及其与DNA复合物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以荧光索酶质粒为报告基因考察了NMPCS及NMPCS-CaZ+载体介导的体外基因转染效率.结果 NMPCS及其与DNA的复合物在体外表现出很小的细胞毒性,远远低于同等浓度时聚乙烯亚胺(PEI)的毒性.通过对壳聚糖进行亚甲基磷酸化修饰后,可大幅提高载体的基因转染效率.结论 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是将DNA转染进入目的细胞,修复遗传错误或产生治疗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的应用是基因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利用纳米颗粒作为特异性基因的载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纳米控释系统使转染基因的胞内摄入量增高,增强其稳定性、靶向性及细胞定位。本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使用病毒载体难以避免机体对病毒微粒的免疫反应和由病毒介导的随机整合或野生型病毒重整等潜在危害,因此应用纳米技术进行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发展迅速。本就纳米微粒应用于基因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14.3%.P〈0.001)。结论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6.
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使用病毒载体难以避免机体对病毒微粒的免疫反应和由病毒介导的随机整合或野生型病毒重整等潜在危害,因此应用纳米技术进行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就纳米微粒应用于基因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 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 14.3%,P<0.001).结论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1.
刘羿男  田竟生 《解剖学报》2001,32(4):309-313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 (HSV1 tk)结合Ganciclovir(GCV)治疗方案 ,在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中基因治疗的疗效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方法 采用Southern杂交法 ,证实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系pN2 A tk VPC(VPC)带有tk基因并稳定整合到基因组DNA上 ;再将VPC与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DBTRG 0 5MG(0 5MG)分别以 1∶1、1∶4比例混合接种于BALB c裸鼠皮下 (以只接种 0 5MG细胞作为对照 ) ,建立裸鼠皮下胶质瘤动物模型 ,然后腹腔注射GCV治疗 [30mg (kg·d) ],连续 14d ,治疗后 1周 ,取出瘤块作病理组织学分析。 结果  1∶1组瘤块较 1∶4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小 (P <0 0 1) ,且有 30 %的瘤块完全消失 ,提示HSV1 tk GCV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效应。光镜观察可见 ,1∶1组细胞核固缩、溶解甚至破裂等坏死特征 ,说明HSV1 tk GCV在invivo水平杀伤肿瘤细胞是细胞毒杀伤效应。 结论 HSV1 tk GCV系统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并可能通过旁观者效应扩大肿瘤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2.
芳香化酶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SHG-44细胞中的表达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岚  蔡文琴 《解剖学报》2003,34(5):546-548
目的 研究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及雌激素受体(ER-α)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SHG-44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方法 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染色及RT-PCR技术。结果 在SHG-44细胞中分别检测到AROM及ER—α的表达,进一步发现SHG-44细胞中AROM的表达是由多个组织特异性启动子驱动基因的转录。结论 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的激素调节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孟雁  苏牧 《解剖学报》2004,35(4):405-408
目的 探讨人ATPTB基因对Wilson病动物模型LEc(Long-Evans Cinnamon)大鼠肝硬化及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1kb含有鸡B肌动蛋白启动子的人正常ATPTB cDNA,经显微注射法导入Wilson病动物模型LEC大鼠受精卵,建立转基因功能恢复大鼠模型。以无转基因大鼠及正常野生型LEA大鼠为对照,对17~30周龄的转基因大鼠的血清AST、ALT水平进行连续测定,同时取30和60周龄转基因大鼠的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7~30周龄,转基因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至60周龄,雄性转基因大鼠肝组织未见胆管纤维化。在所有被检的转基因大鼠个体未见肝细胞癌性病变。转基因大鼠的存活率达95.7%。此外,30和60周龄的转基因大鼠肝细胞内铜着色颗粒的分布及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人ATPTB的导入有效的延缓了Wilson病动物模型LEC大鼠肝硬化的形成、抑制了肝癌的发生。Wilson病的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铜的蓄积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