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木艳芬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32-4834
目的:通过分析1999~2008年丽江市孕产妇死亡情况,掌握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进行降低孕产妇死亡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9~2008年丽江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及专家评审资料。结果:1999~2008年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结论:10年间,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已达到丽江市《妇女发展规划》中孕产妇死亡率指标(低于80/10万)要求,但明显高于全省、全国水平,且83.5%为可避免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主要死亡地点在家中,主要死亡人群为山区、交通不便、贫困、文化程度低、少数民族孕产妇。  相似文献   

2.
围产儿死亡是指孕28周后发生的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7天内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直接体现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已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该文旨在通过对朝阳区1999~2006年924例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萧县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探索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萧县2006~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重点分析早期新生儿死亡水平变化情况和主要死因,并对预防新生儿死亡发生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2006~2012年早期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8.5‰,2007年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达到15.7‰,不同年份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16,P﹤0.001),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中前三位依次是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结论萧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系统管理,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知识技能,有助于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蔡妙玲  曾红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24-3227
目的:了解罗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与2006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明显下降(χ2=5.681,P<0.05),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χ2=6.697,P<0.05)。新生儿死亡率最高,主要是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4.67%)。先天性心脏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早期新生儿的首位死因是早产低体重,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死因是意外死亡。结论: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孕产期的保健质量和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化市2000~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林林  陈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02-4003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死亡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通化市2000~2006年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15.85‰下降到2006年的9.71‰,以新生儿死亡为主。结论:预防早产,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岑若珠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17-2418
目的:了解河池市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寻求干预措施。方法:对河池市2009~2011年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新生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新生儿死亡的年龄构成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2009~2011年河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1973例,平均死亡率为11.90‰;新生儿死亡872例,平均死亡率为5.26‰;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0~7天内;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肺炎、出生缺陷及意外窒息。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建立并完善新生儿急救体系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住院新生儿306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是评价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防治水平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指标。为此作者对育英儿童医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死亡的306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999~2008年上海市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存在主要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上海市产科工作情况报表及上海市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登记表的相关资料。结果:①1999~2008年上海市共死亡早期新生儿2336例,死亡率为2.00‰,其中本市户籍死亡率1.27‰、非本市户籍死亡率2.86‰。②本市户籍第一位死因为严重畸形占26.56%,其后依次为早产、产时窒息、宫内窘迫及肺透明膜病;非本市户籍第一位死因为早产占19.75%,其后依次为严重畸形、产时窒息、肺透明膜病及宫内窘迫。③本市户籍早期新生儿前后5年死因顺位的主要变化为"产时窒息"明显下降,后5年的死亡构成较前5年下降53.61%,而死亡专率下降77.78%。非本市户籍的死因顺位主要变化为"宫内窘迫"由第5位上升到第4位,死亡构成较前5年上升6.52%,死亡专率下降44.00%。结论: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并针对产前诊断、早产管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丽  张轶勋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50-3451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朝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为4.06‰,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婴儿及新生儿为主,分别占3.37‰和2.46‰,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9.8%。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云南省澂江县1999年~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探讨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澂江县1999年~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年~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10年间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为22.07‰,达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5的目标[1]。7天内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7.08﹪,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7.7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5.77﹪。前5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意外事故、先天异常、肺炎、早产低体重。[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是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先天异常的早期诊断、加强安全教育,使意外事故及危重病儿及时获得救治,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凤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49-4851
目的:探讨北京市通州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全区新生儿死亡率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对1996~2007年通州区新生儿死亡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年间通州区活产新生儿38 761例,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比1996年下降了48.00%,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8.08%,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1.44%。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3.16%。前3位主要死因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天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围产因素和先天畸形的死亡率,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前诊断和助产技术,加强家长对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指导是降低我区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互助县2000~2006年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原因,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00~2006年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亡年龄构成、死亡原因及顺位。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而且年龄越小死亡比越高。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结论: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特别是做好新生儿保健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王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42-543
目的:了解上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变化及儿童死前保健服务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为4.36‰,婴儿死亡率为6.5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76‰,1999年与2008年比较差异显著。先天畸形、儿童意外死亡、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两个系统管理质量,做好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婚检率,预防出生缺陷,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衡阳市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以及主要死亡原因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从而提供有效的科学干预措施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收集衡阳市2006-2011年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卡,并进行个案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衡阳市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年龄越小,死亡率下降幅度越大。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前五位分别是意外死亡、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肺炎和出生窒息,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79.18%。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预防意外死亡,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李玉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11-1812
目的:分析滦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滦县2005~2009年211例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与同期河北省新生儿平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滦县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河北省各年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先心病、新生儿窒息、早产、肺炎。结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死前在产科或儿科救治的情况及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或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产科和儿科的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发生的109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3.89%。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建立基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的急救通道,建立三级高危保健网络,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技术,改善新生儿的监护环境,降低出生缺陷率,减少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和全胜 《中国保健》2010,(10):121-122
目的我县地处滇西北高原,是聚“山、少、边、穷”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由15个乡镇,91个行政村,1152个自然村组成。全县总人口:263368人,1—4岁儿童11674人。2006年开始我县纳入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本文回顾性地分析宁蒗县从2006年到2009年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调查2006—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死亡年龄构成和主要死因顺位。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为275例。其中新生儿死亡167例,婴儿死亡226例,新生儿死亡率16.32%。婴儿死亡率22.09%,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3.89%,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2.1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新生儿窒息、肺炎、腹泻、早产低体质量、弃婴和先天异常。结论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现将2009~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陆兰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1-2782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发展情况,以便作出针对性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并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每年收集统计的儿童死亡资料,包括:2000~2009年的出生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死亡原因等资料,并作详细核查,对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再与1990~1999年的死亡资料作对比。结果:①本地户口2000~2009年儿童死亡率比1990~1999年的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②外来流动人口儿童死亡人数逐年升高;③儿童死亡原因: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意外死亡等为20年来的主要死因,20世纪90年代肺炎也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但近10年死于该病人数明显减少,与之相反的是,死于恶性肿瘤的儿童却明显增加。结论:宁波市江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目前已降到历史最低,今后要进一步降低死亡率,重点仍是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及畸形儿出生,预防新生儿窒息。关注流动人口儿童保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哈尔滨市婴儿死亡特点、死因顺位及变化趋势,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①2001~2010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②2000~2010年11年间早期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82.95%,新生儿占婴儿死亡77.7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5.10%,10年间这种构成状况无明显变化;③早产低体重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④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早产低体重、先心病、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和肺炎。2000~20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由14.88%下降到9.24%。结论:①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仍是首位死亡原因,先心病从2006年起连续5年均居第二位。新生儿窒息10年来虽然一直排在婴儿死因顺位的前三位,但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②减少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冬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492-3493
目的:掌握贺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对2006~2007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31‰,2007年为12.64‰。2006~2007年共监测活产婴儿3728例,0~5岁儿童死亡52例,其中婴儿死亡率为82.69%,新生儿死亡率65.38%;1~4岁儿童死亡率为17.31%。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