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并探讨TNFα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4例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及36例正常儿童的血清TNFα水平,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其变化。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08,P<0.01),治疗后4周末及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0.11,0.52,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血清TNFα水平与对应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显著相关(P>0.05),治疗后8周末TNFα与阳性症状分及总分呈正相关。治疗后4周末TNFα变化率与阴性症状分减分率、一般病理分减分率及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治疗后8周末TNFα变化率与阳性症状分减分率呈正相关;利培酮组患者TNFα水平治疗后4周末无显著变化,治疗后8周末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后4周末及8周末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4周末血清TNFα变化率与氯氮平日剂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利培酮日剂量与TNFα变化率无相关,8周末两药日剂量与TNFα变化率均无相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血TNFα有抑制作用,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并探讨IL-2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末、6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水平,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及其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末血清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不同药物对IL-2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IL-2水平与S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8周末血清IL-2减分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末血清IL-2减分值与利培酮日量呈显著相关。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血清IL-2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影响 ,并探讨IL 6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 5 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4周末、8周末、6个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 6水平 ,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估精神症状及其变化。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后第 4、8周末、6个月末IL 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氯氮平组患者治疗后第 6个月末IL 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不同药物治疗组间IL 6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IL 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 ,治疗后 8周末血清IL 6下降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 ,治疗后 6个月末血清IL 6下降值与PANSS总分减分值呈正相关 ,抗精神药物剂量与IL 6下降值无相关关系。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IL 6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IL 6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精神病理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利培酮早期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利培酮单药治疗并于2周内滴定至4~6 mg/d;对照组以此剂量维持治疗;研究组治疗第2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20%的患者替换为奥氮平治疗(10~20 mg/d),减分率≥20%的患者继续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前、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进行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结果:研究组49例、对照组47例完成8周观察;治疗第4、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治疗第8周末一般精神病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阴性症状分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时间点TESS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根据利培酮早期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及其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血清IL-6,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氯氮平浓度,以20名女性健康者血清IL-6作对照,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第1、2、4周IL-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治疗后各时点IL-6与氯氮平血清浓度无显著相关;氯氮平治疗4周后,PANSS减分率与IL-6减分率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6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氯氮平可显著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IL-6水平,精神分裂症症状改善与IL-6变化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IL-8、IFN-γ和TNF-α水平,并采用PANSS、TESS量表评估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下降,血清IL-8、IFN-γ和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PANSS阳性因子分显著正相关,血清IL-6减分率与药物最高剂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余三种细胞因子与PANSS总分及药物剂量无相关;四种细胞因子的减分率与TESS无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功能异常有关,利培酮可能因抑制IL-6的生成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接受氯氮平合并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用BPRS,SANS,SAPS,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氯氮平合并利培酮组在治疗后4周、8周SAN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氯氮平组在治疗后8周SA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时,SANS减分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一定效果,且氯氮平合并利培酮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氯氮平,起效时间快。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共入组 72例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采用随机表单双数办法决定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 ,利培酮组为 38例 ,氯氮平组为 34例。观察期为 12周 ,分别于入组前、服药 4周末、8周末和 12周末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及功能总体评定量表 (GAF)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GAF、TESS总分比较 ,经t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第 4周、第 8周、第 12周末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 (除第 4周末利培酮组阴性症状总分外 ) ,经配对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第 4周末、第 8周末氯氮平组在GAF的改善与利培酮组相比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 ,第 12周末氯氮平组在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总分减分率和GAF的改善与利培酮组相比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氯氮平组在第 8周末和第 12周末TESS总分都显著高于利培酮组。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TRS病人均有效 ,氯氮平可作为TRS病人治疗的一线用药 ,利培酮可用于不能耐受氯氮平副反应的TRS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雌激素水平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至少3个月未服药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n=25)和奥氮平组(n=30),治疗12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雌激素及泌乳素水平,以12名年龄、种族等相匹配的健康男性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利培酮组雌激素水平为(23.0±7.6)pg/mL、奥氮平组为(27.3±10.8)pg/m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8.1±5.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基线雌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末,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雌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利培酮组泌乳素水平升高(P<0.001),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2周末,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均P<0.001),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减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患者雌激素水平均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雌激素水平异常,其阴性症状严重程度可能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血清IL-2、IL-6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体型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35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予氯氮平治疗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0周末采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AS)测定血清IL-2、IL-6水平。同时记录体型指数(BMI)。选取健康志愿35例作对照组,样本采集与检测同患组。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组血清IL-2水平显高于对照组(t=2.93,P=0.006),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10周末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显下降(t=3.51,P=0.001);血清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增高(t=2.53,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组体型指数显高于治疗前(t=6.02,P〈0.01)。治疗前血清IL-2水平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显正相关(r=0.36,n=35,P=0.042)。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PANSS总分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各组精神症状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2下降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正相关(r=0.35,n=35,P=0.042);IL-6增加值与各组精神症状减分值及体型指数增加值均无显相关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IL-2、IL-6水平有显影响,其临床意义可能与精神症状的变化有关,与氯氮平引起的体型指数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名正常人血清的BDNF浓度,比较2组及各类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间血清BDNF浓度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BDNF浓度与PAN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3±2.6)vs(9.9±4.3)ng/mL,P<0.001];②利培酮、氯氮平、典型抗精神病药3组间血清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P<0.01),利培酮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5.1±1.7)vs(7.8±2.7)ng/mL,P<0.05];③患者组中血清BDNF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07,P=0.005)。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下降,利培酮治疗组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组,阴性症状越明显的患者BDNF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及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根据单纯随机方法分为利培酮组(对照组)66例,利培酮+丙戊酸钠组(研究组1)70例;将有吸烟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入利培酮+吸烟组68例(研究组2)。3组均给予利培酮4mg/d治疗,研究组1在应用利培酮同时即使用丙戊酸钠片,剂量1周内加至400~600mg/d;研究组2每日吸烟量控制在6~20支。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2、4、8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并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3组组间利培酮血药浓度在治疗4、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和研究组1组间利培酮血药浓度在各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较对照组、在治疗4周末(P0.05)、8周末(P0.01)均下降;3组组间PANSS评分在治疗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末3组显效率分别83.33%、80.00%、60.00%,研究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TESS评分在治疗2、4、8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组内各时点PANSS和T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利培酮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在4周末与8周末、利培酮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在4周末均具有弱相关性(r=0.211,P0.05;r=0.259,P0.05;r=0.245,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吸烟会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数字划销试验(C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进行检查,评估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脱落4例,73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的WAIS-RC、CT、CMS总分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4.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6例,利培酮组34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中、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查PRL水平。结果:两组PANSS减分率分别为阿立哌唑组(44.9±15.0)%、利培酮组(51.3±14.3)%,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7%、92.1%,治疗前后阿立哌唑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PRL明显增高(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PRL水平的差值与PANSS减分率经相关分析差异有显著性(r=0.50,P<0.05),而利培酮组差异则无显著性(r=0.20,P>0.05)。出现月经紊乱或泌乳阿立哌唑组(1/14,7.1%)较利培酮组(7/18,38.9%)明显为少(χ2=4.23,P<0.05)。结论:2药对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PRL影响不同,与疗效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8,P>0.05);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和CDSS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静坐不能、心血管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血清泌乳素升高方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比较利福平对氯氮平(CLOZ)与利增酮(RIS)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氯氮平组(CLOZ组)25例和利培酮组(RIS组)15例均为单用CLOZ和RI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在持续原来CLOZ和RIS剂量治疗两周以上的基础上分别合用利福平(0.45g/日),共治疗6周。分别于研究前与研究后第2、6周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LOZ和RIS药物血浓度,同期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与利福平合用前比较,合用后第2、6周末的氯氮平和利培酮血深度以及去甲基氯氮平和9-羟利培酮血浓度均有显著下降,期间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均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合用前和第2、6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以及PANSS总分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LOZ组患者精神症状恶化者为(16人)明显多于RIS组的(4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P<0.05);CLOZ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恶化时间为(13.33±5.55)天,明显短于RIS组的(20.25±7.13)天,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1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利培酮比氯氮平更适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喹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喹硫平组40例平均剂量(701.3±150.5)mg/d,氯氮平组40例平均剂量为(375.4±101.6)mg/d。观察8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测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喹硫平组各时点的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与氯氮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不良反应较多(P<0.05);氯氮平组在治疗第4、8周末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喹硫平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副作用较少,对患者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伴抑郁症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共7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34例,氯氮平组36例;伴有抑郁症状者39例,利培酮组17例,氯氮平组22例。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疗效。结果:两组PANSS、HAMD和GAF评分在治疗12周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无抑郁症状组在治疗4、8、12周末的H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结论:抑郁症状不影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伴抑郁症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  相似文献   

19.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体重)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正常,无严重躯体疾病,1周内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的住院患者,共计65例,其中利培酮组32例,氯氮平组33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分别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空腹血胰岛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①治疗后体质量增加者氯氮平组24例(占72.7%),利培酮组19例(占59.4%);氯氮平组体质量平均增加2.5kg,利培酮组1.4kg;②氯氮平组体质量增加与进食量增加、胰岛素水平增加和PANSS评分减分率相关(P<0·05),体质量增加者餐后1h血糖升高;③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与年龄、病程显著相关(P<0·05),与基础BMI存在负相关倾向;④两组治疗后均出现糖耐量减低(IGT)和暂时诊断糖尿病(DM)。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均能导致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增加更易对糖代谢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YP1A2mRNA表达水平与氯氮平疗效及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测定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YP1A2mRNA表达水平,临床症状和疗效的评价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在实验第4周末、第8周末的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与CYP1A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9,-0.487,P<0.05).第8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减分率与CYP1A2 mRNA表达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CYP1A2的mRNA表达水平与氯氮平的疗效无关联,与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