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蒋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189-190
1病例 患儿刘某,男性,10岁,间歇性晕厥、抽搐发作7年。患儿于3岁时开始常因劳累、"上感"、情绪激动而发作晕厥,抽搐,每次发作前20min左右即有胸痛、胸闷、心悸、烦躁等症状,每次持续约1min自行缓解;开始每年发作2~3次,以后逐渐频繁,近期每月发作1~2次,间歇期无任何症状。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和安定未见效果。近3d来因"上感"致晕厥、抽搐发作频繁,2~3次/d。于2011年8月6日来我院以"癫痫"在急诊科观察。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是一种和遗传有关的、易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晕厥,伴或不伴有耳聋,偶有猝死等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存在两种遗传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见,通常后者更严重,经常但不完全是近亲结婚,经常伴先天性耳聋。它是一种少见疾病,人群发病率仅为1/30万,本征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发病率为男性2倍。现将本院2003年遇见1例被误诊为癫痫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本院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集的2例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2例患者误诊为癫痫,通过吸痰、吸氧、镇静、倍他乐克等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针对抽搐、昏厥等病因不明显患者应当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提高对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诊断率,降低误诊情况,对其进行倍他乐克持续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例1:孙×,男孩,6岁,因阵发性昏厥发作四天于1977年7月21日入院。患儿系先天性聋哑,于一岁多时,因恐惧后出现昏厥、发作时尖叫,面色苍白,第二次又有同样发作,当地诊断为“癫痫”,服鲁米那数天后未再治疗。但经常反复发作昏厥,7月份从农村来宁针灸治疗聋哑,针灸第二天突然又发作昏厥,其母用手压合谷后约三分钟清醒,近四天来发作昏厥7~8次,最短一分钟,最长4~5分钟,未予处理均能自行恢复。7月21日因昏厥大发作,在当地卫生所经体外心脏按摩,肌注阿托品后清醒。当时心脏听诊有频繁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5.
1957年Jervell和Lange-Nielson首次报道伴有先天性耳聋、心电图表现为持续性Q-T间期延长、发作性意识丧失和猝死为特征的4例家族病例。1963年Romano等相继报道了无先天性耳聋而心电图表现为持续性Q-T间期延长、发作性意识丧失和猝死的病例。前者称为听力一心脏综合  相似文献   

6.
病例Ⅰ女,11岁,因发作性心律失常7年加重2年于1980年2月10日入院。7年来患儿常于感冒或情绪激动后晕厥,曾多次做心电图示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及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父母非近亲婚配,听力正常。祖父、祖母及父母均做过心电图,Q-T间期正常。入院时查体:精神差,咽充血。心率92次/分,心音弱,律不齐,可闻早搏30次/分。两耳听力正常。入院3.5小时突然发生阵发性室速,随即室扑、室颤、心脏停跳持续3分16秒,经除颤、心外按压,静点利多卡囚、激素等对症治疗,5天后病情趋于稳定,心电监测偶有室性早搏。Holter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异常、Q-T间期延长0.44″~0.57″。超声心动图正常。查血清钾、钙、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6岁。因反复晕厥发作10余年,再发1天,于2004年7月12日收住院。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晕厥。发作前无前驱症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呼吸暂停,一般持续30-60秒。曾多次至省市县各级医院诊治。作脑CT、脑电图、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无异常,疑为癫痫,间断服用苯妥英钠、青阳参。入院前2小时患者再次发生晕厥,持续约1分钟。否认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例1,女,39岁。患者从1980年开始发生劳累后发作性晕厥,不省人事,3~5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先后发作3次。1984年又发作一次而入院。入院当晚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抽搐,尿失禁,2~3分钟后清醒。自觉耳鸣,头痛、胸部不适。患者4个月前曾行甲状腺瘤切除术。体检:T36.5℃,P68次/分,R17次/分,BP100/70mmHg。双肺(-)。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未闻及早搏。肝脾(-)。实验室检查:CO_2CP52Vol%,血糖130mg/dl,血清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0岁。因反复晕厥20个月,发热1天,于1983年4月23日入院。一年来反复晕厥发作,短则每周2~3次,每次发作2~3分钟,能自行缓解。每次发作前有过累,或激烈运动,或饮食不足等诱因。发作多在夜间或凌晨,面色发绀。不醒人事,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作后感无力嗜睡,1天后恢复正常。病后多次就医,曾做脑电图、脑血流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有Q-T、延  相似文献   

10.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家族发病倾向,反复晕厥发作、Q-T 间期延长、易于发生室颤和猝死的疾病。近来我院收治2例以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报道如下。例1 男,11岁。因反复头晕1周入院。每次发作均与发热或剧烈运动有关,休息后好转。入院时查体无异常体征。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2次/  相似文献   

11.
Q-T间期延长综合征(简称LQTS)并非罕见,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有关。近年来各国报告有增加的趋势,且有很高的猝死率。同时,由于本病有短暂性晕厥发作,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癫痫小发作和某些离子紊乱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本病的早期确诊实属必要。本病诊断的基本条件主要靠心电图。但不周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间,心电图差异很大,易给诊断造成困难。因此,对本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做出明确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2例刘建书笔者收治2例患者,有典型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及家族史。例1:女,24岁,农民。因反复晕厥抽搐7年再发入院。7年前首次发作晕厥抽搐后,常因情绪激动、疲劳、恐惧诱发晕厥、抽搐,每年发作0...  相似文献   

13.
郑远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82-1182
例1:病人,女,63岁,退休工人,因阵发性晕厥反复发作曾5次住院。平时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率为54~65次/分,Q-T问期0.45~0.48秒。平时一般情况较好。第一次在外科行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期间出现晕厥,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经静脉推注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第二、三次均因受凉、劳累后出现晕厥、抽搐,急诊入院。心电监护示:室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复极延长为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是一种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昏厥或死亡。心电图出现Q-T间隙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其由电解质平衡紊乱,服用影响心室复极的药物等。还可能伴有先天性耳聋,其中最常见的是JerveII-Lange-NeiL-son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Romano-Wavcl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患者有明显Q-T间期延长和形态异常,有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并可致死亡。发病时常用β受体阻滞剂首选恢复左右星状神经结的平衡,对心跳暂停依赖性治疗以提高心率为主。除纠正病因外,对症治疗用异丙肾、阿托品或起搏治疗。而禁用Ia、Ic或Ⅲ类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例19岁白种女性患者,在24小时心电图监测中发现Q-T间期延长,伴有立即出现于易损期后R波重叠在T波上(R on T)的室性早搏,且有易变化的T波。患者无心律失常史,但于住院前一年曾诉胸痛及呼吸困难,当时并未诊为心律失常。患者之父有尚未确定的心脏病史,家族史中无猝死者。  相似文献   

16.
9例均为口服中毒,男2例,女7例。6例为乐果中毒,2例为甲胺磷中毒,1例为乐果、甲胺磷混合中毒。于住院当日或次日作心电图检查,发现9例患者Q-T间期延长在0.40~0.55″之间。3例见于中毒当天,6例见于中毒第二天,死亡2例均为乐果中毒,1例于入院当日Q-Tc延长至0.46″,第2日出现室  相似文献   

17.
加替沙星注射液致Q-T间期延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62岁女性,因患急性左心衰、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给予呋塞米、毛花苷丙静脉注射、加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5d后,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54次/min,QT间期0.56s,ST-T改变。立即停用加替沙星,给予对症治疗。7d后心电图示HR67次/min、QT间期0.36s。  相似文献   

18.
例1女,15岁,因反复发作头晕、胸闷、晕厥伴尿失禁2月,于1984年5月7日入院。体检:TPRBP 均正常,胸片及各种检验均正常。EKG 示Q-T 间期0.50秒。住院中发作3次晕厥伴尿失禁,EKG 示快速房颇,室早,短阵室速或室扑、T 波宽大、Q-T为0.54秒。经静注利多卡因、心律平、针刺人中、素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继发性Q-T间期延长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Q-T间期延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中,预后不良者42例,占33.3%,其中频发室性早搏3例,突然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纤颤(室颤)18例,猝死20例。继发性Q-T间期延长,出现T波形态改变的,提示有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危险。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者46例,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室颤。4例在原发病引起Q-T间期延长情况下并发低钾,均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低钾合并低镁13例,均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结论Q-T间期延长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1856年,Meissner首次报告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此后,国外与国内关于LQTS有多篇报告。目前大都认为LQTS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晕厥并可致死的综合征。目前对LQTS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之一是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不够高,常漏诊、误诊,若未能及时合理治疗,就可能发生猝死。命名:临床上本病又称耳聋Q-T间期延长综合征。实际上有部分人并无耳聋,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