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穿刺冲洗是诊治上颌窦炎的重要手段。我们自1990年3月以来对164例上颌窦炎患者用一次性输液器行上颌窦冲洗,较传统操作程序更为简便。现介绍如下。一、方法麻醉:按常规表面麻醉后,行上颌窦穿刺,当确定上颌窦穿刺外位于窦腔内拔出针芯,将1瓶5001冲洗液挂在一定高度的输液架上,用一次性输液器一头插入冲洗液内,另一端(除去针头及相连的细管),直接接到上颌窦穿刺针尾部,打开输液器开关即行冲洗,直至冲洗干净。二、体会传统上颌窦冲洗一般系将针置入窦胜后,抽取什芯,用注射器抽取盐水或其它冲洗液,拧在针尾,然后冲入窦陵…  相似文献   

2.
慢性上颌窦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多采用中西药物、上颌窦穿刺冲洗.如长期不能治愈可实行上颌窦根治水,但疗效均不理想。我们采用口服中药加用自制上颌窦引流套囊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人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二)中药单方:银花12g、苍耳子9g、辛夷9g、麻黄3g、甘草9g、连翘9g、黄工芩12g,水煎服。(三)上颌窦引流套囊的构造:由注药引流管、充气管、套囊三部分组成、采用硅胶制成。(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熊国军  朱容 《耳鼻咽喉》2003,10(3):147-148,T002
目的:观察慢性上颌窦炎置管药物冲洗后的治疗效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窦腔粘膜纤毛变化。方法:经cT诊断慢性上颌窦炎27例,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行上颌窦钻孔后置硅胶管,定期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反复冲洗窦腔3个月,治疗前后取窦腔粘膜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7例中25例治愈,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窦腔粘膜细胞间隙扩大,纤毛大部分脱落缺失,治疗后纤毛再生,数目增多,恢复正常形态。结论:慢性上颌窦炎行置管加药物冲洗可获得一定疗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窦腔粘膜纤毛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穿刺器下鼻道开口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0例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在通畅或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基础上,用上颌窦穿刺器经下鼻道钻入上颌窦。经鼻窦内窥镜检查,对可逆性的窦内粘膜炎症,在拔除上颌窦穿刺器之前,经穿刺器套管放入直径为4mm的塑料管,用于上颌窦引流、冲洗、注药,可一次置管至脓液消失。在拔除置管后,下鼻道可形成窦道,起到了类似下鼻道开窗术的作用。于3~6个月后随访,治愈率为85.7%。表明,此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快速、出血少、反应轻,以及病人痛苦小等优点。用之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6年以来,使用骨髓穿刺针针芯(外径大于上颌窦穿刺针,约2.5mm)套上硬度较大的塑料管,通过针芯穿刺上颌窦时把塑料管带入窦内作留置管,依靠置管反复冲洗窦腔并注入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慢性上颌窦炎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冲洗注药治疗小儿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例(212侧)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儿,在鼻内窥镜下置入中号肾分泌造影管,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反复冲洗窦腔,排除上颌窦内脓液,同时注入抗生素。经观察,90%的患儿经治疗后,鼻塞及流脓涕症状消失,10%的患儿症状减轻。表明该法是治疗小儿鼻窦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6年~1996年我科共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176例,取其中资料完整且有随访记录的154例(188侧)进行整理,旨在分析影响上颌窦根治术后疗效的因素。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154例中,男86例,女68例,年龄18~60岁,平均34岁,病程1年~20年。鼻窦X线摄片及临床诊断均为慢性上颌窦炎,其中单侧120例,双侧34例,计188侧,术后随访半年以上。2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头痛、鼻塞及流涕症状均消失,上颌窦冲洗阴性,下鼻道造口通畅。好转:头痛、鼻塞及流涕症状明显减轻,上颌窦冲洗有少许粘脓性分泌物,下鼻道造口通畅。无效:症状元明显改善,下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上颌窦穿剌中药液灌洗并置管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将能合作穿刺治疗的268例儿童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68例用中药液灌洗并置管冲洗;B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加地塞米松。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液灌洗组总有效率97%,B组总有效率91%,经X2检验显示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穿剌中药液灌洗并置管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有较好疗效,有利于儿童鼻及鼻窦生理功能的维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与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39例上颌窦病变。上颌窦息肉12例,其中伴鼻腔筛窦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例;上颌窦、筛窦息肉术后复发9例;慢性上颌窦炎3倒;真菌性上颌窦炎7例;上颌窦囊肿5例;上颌蜜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上颌窦炎性假瘤1例。结果 39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治愈32例(82.1%),好转6例(15.4%).1例炎性假瘤术后1个月复发并发眶内感染,总有效率为97.4%。结论 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治疗上颌窦病变。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既能彻底清除病变,叉保证了窦内黏膜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临床多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进行治疗,但一次往往不能奏效,而多次进行又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2003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穿刺冲洗并置管对150例(286侧)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坚持门诊治疗和随访的急、慢性上颌窦炎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息肉与上颌窦窦口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上颌窦窦口阻力测定仪,测定了271侧上颌窦窦口阻力。其中,单纯鼻息肉53例,慢性上颌窦炎105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55侧;正常上颌窦58侧(进行对照)。结果提示,慢性颌窦炎及慢性上颌窦炎伴 有鼻息肉才的窦口阻力,明显高于单纯鼻息肉者,说明只是鼻息肉引起窦口粘膜病变时才影响窦口的阻力。  相似文献   

12.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笔者自2001年10月~2004年1月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联合应用中药浸膏塞鼻法治疗此病110例,同期单纯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法治疗98例,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穿刺冲洗治疗小儿上颌窦炎,对上颌窦、鼻腔的通气与分泌物排出均有一定的改善,是能促进窦粘膜正常化的积极的保守疗法。作者以5~14岁的上颌窦炎儿童患者49人为对象,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每周一次。以21人为一组穿刺冲洗后注入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另一组28人仅冲洗不注入药物进行对照,治疗期间常规使用口服抗生素。当症状完全消失,穿刺冲洗时窦内无贮留分泌物二周后拍片结果为阴性者判断为治愈。穿刺冲洗时观察注水时的阻力变化,以判定窦口通畅度,即穿刺时吸出窦内贮留分泌物后,再用囊式冲洗  相似文献   

14.
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局部病因是上颌窦窦口狭窄或阻塞导致鼻窦通气引流障碍.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黏膜急性化脓,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引起周围组织和临近器官的并发症.既往常规上颌窦穿刺多因窦口阻塞产生冲洗阻力而不能成功,我们改用上颌窦开窗器下鼻道开窗治疗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布地奈德(budesonide)对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并注入肺炎链球菌建立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模型,10d后取出鼻腔膨胀海绵,随机分成抗生素治疗组(A组)、抗生素加鼻用激素治疗组(B组)、鼻用激素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行上颌窦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示治疗2周及4周后A、B组上颌窦黏膜纤毛缺失及上皮层溃疡形成均轻于C、D组,尤其是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颌窦黏膜病理定性分析示炎性细胞浸润轻于C、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在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A、B两组兔上颌窦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具有相似性。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能减轻上颌窦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但尚不能作为取代抗生素的单一治疗。抗菌合并抗炎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中药(大黄、黄连、黄柏煎剂)窦内冲洗并联合充氧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结果:治疗组59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55例近期总有效率为74.5%,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远期治愈41例占70.7%,近期治愈44例占74.6%,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近期治愈26例占47.3%,远期治愈18例占32.7%,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窦内冲洗联合充氧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根尖是否突入上颌窦与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窦腔黏膜厚度之间的CT影像学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52例(104侧)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评估上颌窦黏膜厚度与牙根尖是否突入上颌窦窦腔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检出58侧(55.7%)有牙根尖突入窦腔,其中46侧(79.3%)存在上颌窦局部黏膜增厚大于2mm。牙根突入窦腔的上颌窦黏膜厚度(7.76&#177;8.39mm)和无牙根突入窦腔的黏膜厚度(3.17&#177;4.14mm)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结论螺旋CT影像提示,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增厚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牙根尖是否突入窦腔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经鼻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总结1993-1999年在我院行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治疗的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43例,分析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影响疗效和转归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例都在其霉菌团块中找到曲霉菌菌丝或孢子;双径路(经尖牙窝或下鼻道加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4.9周,而单径路(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10.2周,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抗真菌剂冲洗术腔组的术后愈合期为6.6周,未使用抗真菌剂组的术后愈合期为7.3周,但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霉菌团块标本对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ESS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有效方法,双径路疗效优于单径路,是否使用抗真菌剂冲洗术腔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Sinus Sur gery,FESS)治疗的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41例的手术径路及抗真菌剂的使用对疗效及转归的影响。结果:双径路(经尖牙窝加下颌窦自然开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4.7周,而单径路(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式的术后愈合期为9.3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抗真菌剂冲洗术腔组的术后愈合期为6.4周,未使用抗真菌剂的术后愈合期为6.7周,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S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的有效方法,双径路疗效优于单径路,是否用抗真菌剂冲术腔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变多发生在上颌窦,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上颌窦病变的处理,鼻内镜手术已基本取代经典的柯-陆手术(Caldwell-Luc),但单纯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处理真菌性上颌窦炎存在病变清除不彻底,术后窦口封闭等可能,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