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AMI患者1252例,对其中118例院内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死亡原因,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 AMI患者总病死率9.42%(118/1252).男性AMI病死率8.91%(84/943),女性AMI病死率11.00%(34/309),女性患者AMI病死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72,P=0.2739).随着年龄增长,AMI病死率增高,<40岁、40~54岁.55~64岁、≥65岁组的病死率分别为6.45%(2/31)、2.56%(6/234)、5.11%(16/313)、13.95%(94/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871,P<0.0001).在118例AMI死亡病例中,泵衰竭77例(65.25%),心脏骤停21例(17.80%),心脏破裂13例(11.02%),心外原因(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肺炎等)7例(5.93%),死亡原因中泵衰竭比例最高.AMI介入患者与AMI非介入患者病死率分别为4.24%(39/920)、23.80%(79/332),心脏破裂发生率分别为0.33%(3/920)、3.01%(10/332)(X2分别为109.2943、20.0717,P均<0.0001).在AMI患者中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1.04%(13/1252),女性患者的心脏破裂发生率为2.91%(9/309),男性为0.42%(4/943)(X2=14.0254,P<0.0001).AMI死亡距发病时间<24 h者占23.72%(28/118),24 h~1周占55.93%(66/118),1~4周占20.34%(24/118).广泛前壁、前间壁、下壁、侧壁、后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分别为12.47%(59/473)、9.23%(12/130)、6.73%(28/416)、8.70%(4/46)、5.97%(4/67)、9.17%(11/120)(X2=9.6675,P=0.0852).结论 高龄是AMI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死亡多发生于病程早期,泵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AMI介入患者病死率及心脏破裂发生率均较非介入患者明显降低,AMI中女性患者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可能也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更大样本量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伴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MI伴T2DM病人和115例单纯AMI病人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和病死率.结果AMI伴T2DM病人与单纯AMI病人相比,前壁AM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2.6%和23.0%,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低(分别为37.7%±10.1%和52.5%±10.5%,P<0.01),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多支病变分别为51.5%和35.4%,P<0.01;弥漫病变分别为23.5%和7.7%,P<0.01).住院期间并发急性左心功能不全(Killip≥Ⅱ级分别为35.3%和16.8%,P<0.01),严重心律失常(分别为33.8%和14.5%,P<0.01)和肺部感染(分别为26.5%和5.0%,P<0.01)发生率较高,住院期间病死率较高(分别为19.1%和9.7%,P<0.05).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Killip≥Ⅱ级、严重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以及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他汀类治疗,且后三者与病人的病死率呈负相关.结论AMI病人合并T2DM时,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因此冠心病病人应重视T2MD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27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24~48h空腹胰岛素浓度最高值不同水平共分为3组:A组胰岛素水平≤8.5mU/L;B组8.50~22.7mU/L;C组≥22.7 mU/L;比较3组心肌酶谱、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3组住院病死率:A组7.6%(5/66)、B组8.1%(13/161)、C组20.9%(9/43),C组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梗死面积(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住院期间死亡27例,存活243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血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1.54±4.21)mU/L和(16.50±8.00)m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对AMI后30 d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胰岛素水平升高与AMI后住院30 d期间病死率相关(P<0.01).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A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个体化目标血糖调治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23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个体化血糖调治;对照组进行强化治疗.观察低血糖,脑梗死再发,心脏事件、死亡,功能健康水平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6 a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梗死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能明显降低低血糖、心脏事件及总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用注射灯盏花素1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K/d,连续用药14 d.选择同期就诊者80例做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分别在第2、7、14天检测治疗组、对照组、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的病死率、心功能状态(Killip分级)、梗塞血管再通率和发病后4周内临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梗塞后心绞痛、新发心律失常、再次梗死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2天血清中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6.37.4-1.43)、(2.17±1.1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在第7、14天血清hs-CRP水平[(3.21±1.31)、(2.25±0.34)mmol/L]较对照组[(5.87±1.16)、(3.97±1.21)mmol/L]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梗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2.50%(50/80)、51.25%(4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死率分别为3.75%和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5%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2组分别为83.75%和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周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MI密切相关,是AMI的危险因素;灯盏花素治疗AM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灯盏花索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AMI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休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3例AMI患者进行休克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绪波动、Q波梗死、梗死定位与范围、溶栓治疗、心肌酶、血脂、白细胞总数、血沉和死亡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47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和死亡的发病(发生)率分别是70.2%、87.2%、97.9%、36.2%、46.8%和29.8%,对照组(216例)分别是24.1%、66.2%、87.5%、21.8%、27.8%和11.1%(x2值分别是37.566、8.124、4.366、4.354、6.515和10.892,P值分别是<0.01、<0.01、<0.05、<0.05、<0.05和<0.01),差异有显著性.OR分别是7.434、3.488、6.571、2.038、2.288和3.394,均>1,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3.697~14.950、1.416~8.596、1.870~49.626、1.035~4.010、1.200~4.364和1.594~7.225,其内均不包含1.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AMI后出现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Q波梗死、广泛前壁梗死、未溶栓治疗可促使休克的并发,从而增加死亡危险.应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疗效.方法 26例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及对照组13例.治疗组在时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20~30ml加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再梗死0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4.62%;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53.8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用于无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任海滨  钟永根 《新医学》2003,34(Z1):16-17
目的观察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95例AMI患者按发病时间分成6小时内溶栓组(46例)、延迟溶栓组(6~12小时,49例)两组,进行溶栓治疗.结果6小时内溶栓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5%,病死率为4%;延迟溶栓组则分别为5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6小时内溶栓的血管再通率高,病死率低;延迟溶栓亦有治疗价值,也应积极予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重型、危重型出血热休克及少尿期病例抢救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按时间段将所选病例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6例.二组休克期均选用平衡盐液为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白蛋白为胶体液.治疗组按6∶1晶胶比例,入院休克前24 h输液总量为3 000~6 000 mL;对照组按3∶1晶胶比例,入院休克前24 h输液总量为2 500~3 000 mL.二组少尿期血液透析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48例中,休克期19例,死亡2例;少尿期29例,死亡6例.对照组36例中,休克期16例,死亡8例;少尿期20例,死亡6例.二组总病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休克期二组差异更显著(P<0.01),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危重型出血热休克期抢救治疗,提高组织静水压比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药前排除颅内出血,年龄<80岁、无出血倾向,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40/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4/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及预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的患者10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3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hs-CRP浓度,并结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同工酶(Mb)进行分析.结果 hs-CRP与cTnI、CK-Mb和Mb相似,由SA、UA至AMI,它们的水平都依次增高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诊断AMI患者时阳性率分别为91.0%、97.0%、81.0%、67.0%,同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变化,由单支病变、双支病变至三支病变,hs-CRP的水平也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cTnI在预测UA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敏感性分别为75.0%,91.3%、特异性为78.9%, 89.2%.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彤  李凡 《临床荟萃》2006,21(6):396-39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度对照蛆患者各35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测定血脂度CRP。结果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Cpn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2%、65.7%及25.7%,AMI蛆、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我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均P〈0.01)。结论CHD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应用必需氨基酸,口服百令胶囊和中药汤剂;对照组则采用低蛋白饮食,口服包醛氧化淀粉。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症状变化及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SCr均下降,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Cr均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Cr、CCr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灌注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低血压状态(简称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CS)中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对策。方法观察AMI合并低血压及CS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31例,术中再灌注后出现或加重低血压及CS为治疗组(45例),其他为对照组(86例),观察两组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应用优化升压药配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序贯疗法支持下急诊PCI的疗效。结果术中再灌注后出现或加重的低血压及CS 45例(占34.35%,治疗组),对照组86例(占65.65%),两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共100例(76.34%),包括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43例,窦性心动过缓31例,室性早搏23例,室颤3例。治疗组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左心心力衰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需要使用IABP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再灌注损伤是AMI合并低血压及CS的重要原因之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低血压和CS,用优化升压药配合IABP的序贯疗法配合急诊PCI是一种快捷、实用、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周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急性冠周炎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8例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西医对照组),观察中西医结合组、西医对照组的效果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达72.00%,与西医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牙龈指数下降,与治疗前及西医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蜂胶可减轻炎症、疼痛,促进组织愈合,有利于急性冠周炎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恒温加温输液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63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加温输液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治疗组患儿应用自行研制的恒温加温输液器输液。两组比较结果表明,加温输液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提高治愈率(P<0.05)、降低病死率(P<0.05)、缩短硬肿天数(P<0.01)、缩短住院天数(P<0.01)。结果提示,恒温加温输液是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一种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结合盆底康复仪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60例,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经《病史问卷调查表》调查初步诊断为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生物电刺激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穴位按摩、情志调护音乐疗法,治疗周期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发生率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调护结合盆底康复仪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能有效改善预后与盆底综合肌力,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为AMI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病死率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80次/分钟)和相对心率快组(〉80次/分钟)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生存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1篇文献,总样本量3484例。其中心率慢组2389例,死亡198例;心率快组1095例,死亡226例;合并RR=0.33,95%可信区间是(0.27~0.40)。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AMI患者心率水平与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增快者死亡危险增加,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肠+深部热疗对盆腔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场深部热疗)和对照组(常规药物)。对比两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总体疗效上的差异。结果痊愈率观察组88.90%,对照组60.00%( P<0.05);下腹腰部酸痛下坠治疗改善情况﹝观察组100.00%,对照组84.00%( P<0.05)﹞,子宫活动受限、压痛治疗改善情况﹝观察组100.00%,对照组86.00%( 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生肠热疗治疗盆腔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的AMI病人158例,按入院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由医护人员出车接诊,实施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2例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未接受专业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比两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以及溶栓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血栓再通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病至抢救时间(24.25min±12.62min)、溶栓时间(1.62d±0.83d)与住院时间(9.57d±4.48d)均短于对照组(45.14min±16.45min,4.03d±1.68d,18.65d±5.79d)(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9.07%)高于对照组(58.33%)(P0.05),病死率(6.98%)低于对照组(18.06%)(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AMI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