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温对实验型颅脑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状态下实验颅脑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LDH释放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实验型液压颅脑损伤大鼠不同低温处后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活性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与颅脑损伤常温(37℃)组相比,损伤27℃组伤后1天B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伤后3天T细胞转化率降低,T细胞亚群CD3细胞伤后1天降低,损伤33℃组伤后1天B细胞转化率降低,伤后3天CD4/CD8升高,结论:(1)27℃低温对实验型颅脑伤大鼠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33℃低温不影响实验型颅服损伤大鼠细胞免疫,但对介导体液免疫的B细胞功能有一定的可逆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思考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随机分为二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开颅手术、止血、脱水、抗炎、激素等综合治疗,尼莫地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连续用药达伤后30d。在伤后不同时间测定伤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脑血管外周阻力和动态阻力。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常规组明显提前改善,两组有显差异。结论 尼莫地平可以促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脑血液循环明显提前改善,从而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加重,促进患脑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
微透析技术与颅脑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在颅脑损伤的动物实验中应用微透析技术已对脑组织间液的许多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现兴奋性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等成分成倍增高 ,糖下降。在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组织间液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颅脑损伤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蒋天伟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9):64-6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治疗.对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14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6个月随访KPS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NGF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神经降压素和生长抑素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降压素和生长抑素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李云辉梁瑞奇杜军成小玲张桂萍刘荣李丽芳王育敏朱蓉一、资料与方法男22例,女9例,年龄6~68岁,平均29.1岁。均于受伤后12小时内入院。入院时GCS≤8分者13例,GCS>8分者18例。经CT或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大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正常脑组织对TGF - β1呈极低表达 ,在创伤后 1天即开始表达 ,第 2天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2周后消失。TGF - β1参与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具有抗炎、促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促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多种功能。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镁离子在治疗缺血性颅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g2 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因子,在脑外伤后脑内神经生化及代谢的异常连锁反应导致的神经元延迟性或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保护作用.本文对Mg2 在缺血性颅脑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颅脑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揭示了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多种蛋白质的改变及翻译后修饰的变化。采用高通量蛋白质组技术,研究颅脑损伤后的整体蛋白表达变化,有可能为颅脑损伤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程度、评估预后、调整治疗方案等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胡静君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3):8548-8551
目的:探讨颅脑支架在治疗颅脑损伤的现状,以及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引起的并发症情况。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8/2009)和Medline database(1988/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37篇文章。从颅脑支架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现状、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由颅脑支架置入引起的并发症3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颅脑支架对于目前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都较为棘手的颅脑血管病变也有较好疗效。颅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影响其置入人体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物相容性越差,引起并发症的机会就越大。颅脑支架置入后可能引起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高灌注、低灌注等各种并发症,应在支架置入后密切注意患者的状况。结论:颅脑支架置入技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但因其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可能导致并发症的产生,对此神经介入医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其病理生理变化尤为复杂。目前对于通常采用人工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ICP)的方法提出了质疑,为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急性期PaCO2与ICP的相关变化,我们对64例该类病人伤后第3d进行了监测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4例均为伤后8 相似文献
11.
脑磁图与MRI融合后的磁源成像图在鉴别脑震荡后遗症状的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方面优于EEG或MRI,比EEG或MRI在轻型颅脑损伤中提供的客观依据更敏感,脑磁图磁场活性的异常低频表现为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个客观证据,并与症状恢复程度相关。近来研究对严重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的患者用MEG测量刺激双侧正中神经引起的躯体感觉磁场区域来评估皮质体感功能,认为弥漫性脑损伤导致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在原躯体感觉皮层减少与延迟,并引起代偿性反应扩张。通过MEG测定的体感诱发区域的中潜伏期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是有用的皮层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对颅内压的变化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P 5~15 mmHg 5例,16~20 mmHg 14例,21~40 mmHg 17例,40 mmHg 6例。ICP初值与患者病死率有关,且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P监测对及早判断病情、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经颅多普勒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由于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式或作用部位不同,脑损伤发生的程度及分布也不同。脑损伤的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脑外伤早期血管痉挛所致的血漉减少程度与继发性脑损害的程度是一致的。过去评价脑外伤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通常采用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我院1995年至2001年间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共对216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本文对此种急救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6例,男性176例,女性40例,GCS评分为3~8分,颅内血肿、脑挫裂伤186例(手术172例),其中发生脑疝58例;脑干损伤30例。1.2气管切开的原因呼吸道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潴留影响呼吸道不畅,可能引起窒息158例;颅脑挫伤短时间内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 相似文献
16.
王世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6):94
目的 本文将我院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方法 在对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 肿伴有脑挫裂伤,经血肿消除、去骨瓣减压、术后一直昏迷并有外伤性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6例效 果明显,2例仅有骨窗下陷而无意识恢复,1例术后无效。结论 3例效果不佳,考虑与脑干损伤较重、并发症未得控制有关。对 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掌握均需注意。 相似文献
17.
18.
王小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83-84
目的 观察早期冰敷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2-06~2005-12 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应用冰敷控制体温,观察早期冰敷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温、昏迷时间、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2组在体温、平均昏迷时间、病死率三个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冰敷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评估,确定循证护理问题,找出最佳实证,制定合理护理方案,付诸于临床实践,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希望治疗颅脑损伤的方法。目前,其移植方式、移植细胞数量、供体和受体的选择与免疫反应、移植时机的选择、移植细胞的体内标记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联合应用及移植细胞定向运动机制和效果的评价仍存在争议。对以上各方面的深入认识有可能为规范化方案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