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12-16天的母鼠,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组,n=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注射磷酸缓冲液(对照组,n=8只),8-10周后,作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从大鼠胎脑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接爱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组织中可见存活的移植细胞,并和宿主脑组织融合在一起。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细胞与宿主的脑组织融合在一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移植神经干细胞是治疗缺氧缺知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胎脑皮层组织同种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宿主脑组织与移植物之间是否能建立神经纤维联系.方法:移植受体(宿主)为正常雄性成年Wistar大鼠,移植供体取自胎龄15~17d的Wistar孕鼠.在移植手术后不同时间取脑切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HT能神经纤维及其在宿主脑内和移植物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同种胎鼠脑皮层组织移植后存活率为30%,ABC法显示有5-HT能神经纤维从宿主脑组织长入移植物中.结论:同种胎脑皮层组织移植后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可以建立神经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胎脑皮层组织同种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宿主脑组织与移植物之间是否能建立神经纤维联系。方法:移植受体(宿主)为正常雄性成年Wistar大鼠。移植供体取自胎龄15~17d的Wistar孕鼠。在移植手术后不同时间取脑切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HT能神经纤维及其在宿主脑内和移植物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同种胎鼠脑皮层组织移植后存活率为30%,ABC法显示有5-PIT能神经纤维从宿主脑组织长入移植物中。结论:同种胎脑皮层组织移植后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可以建立神经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海马内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变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菌素制备雄性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组、未治疗糖尿病组。3个月后采用T型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采用放免法测定皮层额叶、海马区脑组织SS、VI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治疗糖尿病大鼠游迷宫时间显著延长、正确次数显著减少,额叶皮层、海马区脑组织SS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无显著变化;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上述变化无显著意义。结论糖尿病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和SS下降;SS下降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关;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使学习记忆功能和SS含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缺血性小鼠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探讨脑缺血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线结、连续3次缺血一再灌注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术后29、30d分别测试学习和记忆成绩;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cAM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降低(P〈0.05),且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cAMP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额叶皮层和海马组织cAMP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与雪旺细胞共移植后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分别将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与雪旺细胞以及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入AD模型大鼠脑内。1个月后,与正常组一起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实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35d后,处死实验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实验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细胞移植后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共移植组表现最为明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海马与额叶受损细胞的恢复明显减轻,以共移植组的改变尤为明显,其形态学表现接近于正常组。结论雪旺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移植后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对AD大鼠的治疗作用优于神经干细胞单独移植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胎鼠脑组织移植大鼠眼前房及脑内后,移植体血循环的重建。移植后1、3、6个月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移植体的形态结构及血管构筑。结果表明,存活的脑移植体,重建血循环,但移植体的血管密度低于宿主相应的脑组织,微循环的形态不够完善,血循环不如宿主脑组织充分。个别脑移值体内未见血管长入,其神经细胞变性或消失。部分标本中可见慢性排异反应。结果提示,移植体血循环的建立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脑组织移植     
脑组织移植是一个有着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领域。本文从移植物的选择、制备、植入方式 ,移植物 -宿主间的神经联系 ,移植物对宿主脑功能的影响以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等几方面对脑组织移植做一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移植不仅可在老年动物及痴呆模型动物的脑内存活、发育、与宿主脑细胞建立相互联系,而且可发挥功能效应,影响宿主动物的学习、记忆等脑活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遗传修饰细胞和16三体胚胎海马组织的脑内移植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此外,脑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可能为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病人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脑组织移植技术的一些原则和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90年 Thompson 首先报告用成年猫和狗的大脑皮质进行移植以来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只是在近十几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具有很强的能力同移植的神经组织形成纤维联系;而且这些神经移植组织可改变宿主的功能和行为。哺乳动物脑组织移植是以 CNS 组织作为移植物,将其植入宿主脑的不同部位,如脑实质内、预制的脑组织腔隙内、脑表面或脑室系统中。本文拟就脑组织移植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脑损伤后,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的NSCs取自胎鼠皮层,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伤前24小时、伤后24小时及1、2周行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接受NSCs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 经枕大池移植的NSC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能像脑内移植一样明显有助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大鼠胎脑皮层组织同种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之间的神经纤维联系。证实:同种胎脑皮层组织移植后存活率为30%,ABC法研究表明有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从宿主脑组织内长入移植物中,两者之间已建立了神经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损毁鼠前脑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能神经后,将富含NE的鼠胎蓝斑区细胞悬液植入单或双侧杏仁核-梨状区皮质,予慢性电刺激海马制成癫痫模型。经行为和电生理研究发现移植物对点燃癫痫的发生和发展及海马细胞的痫样放电具有明显的阻抑作用,且双侧靶点内移植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侧移植。用络氨酸羟化酶的特异抗血清对前脑切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分析,发现移植的NE能神经元存活、生长良好,并发出纤维支配海马。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移植靶点周围脑组织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发现接受蓝斑移植的动物端脑内NE含量明显增高,其中以接受双侧靶点内移植的动物增高更为显著。经统计分析发现前脑NE含量的高低与癫痫的点燃速度呈负相关,而蓝斑移植物对点燃癫痫的阻抑作用是通过移植的NE能神经元在宿主动物脑内存活并生产和提高脑内NE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胎脑移植治疗脑发育不全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是取正常水囊引产后的胎儿脑组织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植入患儿脑组织内,以达到促进患儿脑发育、改善脑功能目的。此种手术的特点是供体胎儿脑组织取出、处理和移植物制备必须与受体患儿开颅接受移植同步进行。因此,配合此种手术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要求护士主动配合,准确迅速且无菌技术要求高,所以护士配合的质量直接关系手术的成功和失败。我院自1987年以来6例患儿作了脑组织移植手术,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前4例作组织块移植,后2例作胎脑混悬液多点移植术。当接到通知单后做好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缺乏再生的能力,尽管成年脑内有神经干细胞存在,但不足以弥补损伤神经元的缺失。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希望通过移植新的细胞以代替那些因为损伤或疾病而丢失的细胞,从而修复神经系统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移植的神经元或神经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多依赖于它们在组织和功能上与宿主脑组织的融合。只有当神经元处于发育阶段(成熟前期)时植入脑内,它们才会存活和良好生长。它们和宿主脑组织建立起交互联系(reciprocal connectivity)的能力也依赖于宿主的年龄,宿主处于胚胎阶段时这种能力最大,随宿主年龄的增大,这种能力逐渐减弱。尽管如此,在成年脑组织中,移植的神经元也能建立起相应的功能联系,并且当宿主神经通路受损时这种能力明显增加,提示神经元分化和建立交互联系的机制在发  相似文献   

16.
骨髓基质细胞成年大鼠脑内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学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Hoechst33258标记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到大鼠的纹状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脑组织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存活的细胞。结果 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宿主脑组织的结构无破坏,移植细胞能够移行一段距离,说明脑内存在的信号诱导细胞向一定的方向迁徙。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后,能够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无细胞过度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体移植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7.
ndrg2在人胎前脑发育期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分析ndrg2在胎前脑组织中表达分布的时空特点,以期明确ndrg2在胎前脑脑功能区的组织分布、细胞定位及表达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引产4 ̄7月胎脑组织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石蜡切片和总RNA提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ndrg2在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上述胎前脑脑区神经元细胞胞浆中均有ndrg2蛋白不同程度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ndrg2mRNA在正常胎脑各脑区均有表达;随脑组织发育成熟,ndrg2表达水平增高,4月胎脑中海马ndrg2表达水平较高,而到7月额叶、顶叶则表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ndrg2基因在不同脑功能区广泛表达,但不同时期、不同胎脑功能区域表达有明显区别。结论在脑发育的过程中,ndrg2表达呈一定时空特点,ndrg2可能对神经细胞发育成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脉泰影响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进而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术后分别给予脑脉泰不同剂量灌胃治疗6 w。应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GF及GFA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中NGF表达减少(P<0.01),GFAP表达增多(P<0.01);脑脉泰给药能够改善大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增加脑组织中NGF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1),降低GFAP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均为P<0.01)。结论脑脉泰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NGF和降低GFAP表达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胎鼠神经干细胞体外的生长、分化及移植到脑出血大鼠后的存活、迁徙、分化情况。研究神经干细胞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的可能修复作用。方法:通过尾状核内注射自体动脉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离、培养大鼠胎鼠神经干细胞并移植于成年大鼠尾状核,对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神经干细胞可以在宿主脑内存活、迁徙和分化,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促进改善大鼠脑出血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4h、7d、15d、30d、60d、90d、120d)额叶皮质、海马枢局部及血流量(rCBF);采用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射--跳台试验检验各组大鼠(时间点同前)学习能力;利用水迷宫方法检验各组大鼠记忆功能。结果 大鼠术后额叶皮质、海马区的cCBF明显下降,以术后24h最明显,主后120d时仍明显 于正常,呈慢性持续性下降的趋势。同时各实验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也明显下降,且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的倾向。结论 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可导致实验大鼠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