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院自1977年3月至1977年12月,共进行断肢再植病人11例,其中,完全断肢4例(成功3例、失败1例),大部离断7例(成功6例、失败1例)。(详见病例附表)。通过断肢再植的实践,我们的认识与体会是: 一、手术基本条件 1、全身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许可、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77年2月应用大剂量阿托品为主,治愈一例严重一氧化碳中毒病例,随访二年多无后遗症发生,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2岁,已婚,于1977年2月9日上午9时确诊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住院抢救。病人昏迷,全身呈痉挛状态,面及唇呈樱  相似文献   

3.
刘××男60岁工人,初诊日期1977年3月7日. 主诉: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全身水肿十年余,近一年加重. 现病史:患者于1966年冬季开始出现畏寒、少汗,即在夏天炎热之季也难以出汗.四肢发冷,皮肤粗糙,面色暗黄少华,全身  相似文献   

4.
<正> 1977年以来,我院用“皂角治疗乳腺炎”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病例选择我们选择急性硬结型和乳型乳腺炎22例进行观察.炎性硬结最大的7×5厘米,最小的3×3厘米,腋下淋巴结均无肿大。合并全身发冷发烧者两例。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亚败血症,国内已有病例报导,但没涉及有效的治疗。我科自1977年4~5月,共发现4例。1例单用消炎痛治疗,退热1周后出院,停药后复发。3例应用环磷酰胺加消炎痛,治愈出院后随访半年未复发,现报导如下:例1:患者男性,26岁,住院号7704226。入院前10天始有咽痛,随后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伴有午后高热,皮肤时而出现红色皮疹,于77年5月7日入院。入院时检查:体温39℃,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6.
系年龄22岁、19岁的两姐妹,从1977年7月当从欧洲旅行回美国途中及返美后8天先后发病、有发热、发冷、始于腕、腹、随播及全身的斑丘疹、头痛及全身痛等症状。第一例曾有为期两天的右肺炎症浸润,尿培养有7000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菌球集落,病  相似文献   

7.
段维新  耿鹏 《天津医药》1991,19(5):307-30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我国发生率较低,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我们曾对2例晚期慢淋伴有显著脾肿大患者施行脾切除,效果甚好,报告如下。例1 男,53岁。1977年11月因全身乏力,在外院发现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增多,转来我院。当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2岁,1977年5月30日就诊。诉:1977年1月发现左眼黑眼珠下方长一粟粒大的白点,自觉有时疼,3月以后常头痛,伴恶心呕吐。1976年8月患过肺结核,否认癫痫病史及食生猪肉史。查:体温脉搏均正常,营养发育中等,神志清,查体合作,五官端正,巩膜及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正常大小,活动度好,胸廓对称,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未触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结石症国内报道甚少,临床上又容易被漏诊、误诊。现就我院误诊一年多的一例报告如下:郭某,男,46岁,干部。自1977年秋开始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早晚较明显,有时觉右侧胸闷痛不适,于我院门诊先后诊断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对症治疗。1978年8月6日因畏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加剧,咯白色粘液泡沫痰,入院治疗。检查:一般状态好,两肺叩诊无浊音,听诊无干湿罗音,心脏正常,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77—1979年锥颅治疗成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例: 例1 女,56岁,1977年8月24日入院。主诉7天来头疼,呕吐多次,嗜睡,卧床不起,左肢轻瘫。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丹麦POLYSTAN心肺机,在全身体外循环合并中度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9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将其操作与结果分述如下。一、操作:术前常规切开左侧桡动脉及头静脉或大隐静脉,测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然后行麻醉诱导,诱导后戴冰帽,并将多数冰袋置于两下肢降温,即开始手术。动  相似文献   

12.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我院内科于1977—1986年经临床和细菌学培养诊断此症4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发病率较高,计19例占总数的47.5%;两种以上细菌者2例。本文仅对败血症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这两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监护室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开展,病死率逐渐由1976年32.8%降至14.3%。现将我院三年来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自1977年5月1日至1980年4月30日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200例(231例次)。诊断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男93例(110例次)、女107例(121例次),男:女=0.87:1。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84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膀胱破裂是指非外伤所致的膀胱破裂。我院遇1例陈旧性自发性膀胱破裂。兹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9岁,排尿时突感腹痛,伴有全身冷汗、血尿1天于1977年2月12日急症入院。患者13年前因右肾结核而作右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尿路刺激症状。曾于1976年3月10日下午,实感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引向会阴部而住某院治疗。据病历记载:当时患者呈急病容,下腹部有压痛,无肌卫,尿常规:  相似文献   

15.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我院内科于1977-1986年经临床和细菌学培养诊断此症4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发病率较高,计19例占总数的47.5%两种以上细菌者2例。本文仅对败血症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这两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核葵注射液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每支2毫升,含核桃枝1克,龙葵0.1克。我院在用于1例头皮鳞癌伴白癜风时,白癜风获得治愈,后用于20例其它皮肤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病情记录完整,并经随访的8例顽固性皮肤病治疗结果介绍如下。病例报告例1:李××,男,50岁,干部,1977年2月14日就诊。全身风疹团10个月,初发于口唇、眼周,伴痒感,不日便遍及全身,常于吹风、进蛋白类食物后加重,影响睡眠。每于发作时吸用扑尔敏可缓解。曾服用强的松、十全大补丸等无效。无蛔虫史。  相似文献   

17.
血红蛋白H病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溶血性贫血,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1962年浙江医大在该地区发现4个家庭中有21例罹患本病,其中1例为α型地中海贫血。此外,上海、广西、广东、四川等地均有类似报告。我院血液科于1977年确诊1例,属α型地中海贫血中的血红蛋白H病,报告如下: 杜××,女,19岁,原籍浙江省,生于天津。1976年初因牙龈出血在他院检查,血红蛋白7.5克%,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多次复查血红蛋白均在7—8克%左右。曾服铁剂治疗未效。1977年11月11日来我院血液科,考虑溶血性贫血入院。据述儿童时期即经常牙龈出血,但量不多。体检:体温37.5℃,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0/60毫米汞柱,身长1.69米,体重51公斤。发育及营养均好,意识清,全身表浅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翁××,男,38岁,教员,福清渔溪人。1984年3月5日以腹胀9年、加剧4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自1975年起感腹胀、纳减、乏力,至1977年上述症状加重伴全身浮肿,某医院检查发现“肝大、低蛋白、腹水”,疑为“血吸虫肝病”。患者于7岁时粪便曾检出血吸虫卵,1977年以血吸虫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尔后屡因腹胀加重,曾4次住本院治疗。既往无旰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炎等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5年6月~1986年9月,应用山莨菪碱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肺功能不全)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病例均按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为依据:肺心病病情分级和疗效判断标准(试行草案)以1977年第二次肺心病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2岁,驾驶员。主诉:双侧蹠(?)关节红、热、肿、痛16年,经某医院抗“风湿”治疗,症状无缓解。近几年逐渐扩散到四肢关节,关节活动受限,反复发作,症状加重,夜间明显。发病前伴有全身发冷、发热,睡眠、饮食较差,阵发性胸闷不适。于1977年12月16日来院照片检查,“痛风”而入院。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