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丽辉  肖超跃  王波  陈娟娟 《吉林医学》2013,(20):3995-3996
目的:对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提高对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的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例不完全KD均有发热,伴有其他临床诊断标准5项中1项或者3项。口唇皲裂18例,球结膜充血18例,皮疹20例,颈淋巴结肿大16例,肛周皮肤发红脱屑17例,卡瘢红15例,手足硬肿18例。实验室指标中ESR、PLT和CRP增高居多,分别占62.5%和56.2%,WBC升高和HB降低均为50%。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冠状动脉急性期扩张11例,心包积液3例。结论:不完全KD在小婴儿中常见,临床表现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潮红、脱屑,卡瘢红有助于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实验室检查ESR>40 mm/h及CRP≥30 mg/L应考虑不完全KD的诊断;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损害(CAL)可作为不完全KD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收治KD患儿70例,对比冠状动脉损害组和无冠脉损害组之间年龄、热程及发病10天内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采用x2检验分别检验上述因素与KD合并冠脉损害的相关性;并对冠状动脉损害组进行Harada评分,预测动脉瘤发生风险.结果:发病10天内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热程、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心电图异常、应用丙球时间与KD合并冠脉损害有密切相关性.冠脉动脉损害组Harada评分的平均分高于无冠脉动脉损害组.结论:男性、<1岁或>5岁、热程>10天、10天后应用IVIG、血沉>50mm/小时、CRP增高、心电图异常为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患儿35例,其中10例有冠状动脉损伤,25例无冠状动脉损伤,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及CK-MB。结果:KD患儿治疗前血清CRP、CK-MB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CRP、CK-MB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治疗前CRP、CK-MB明显高于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组CRP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升高程度、持续时间与KD冠状动脉损伤密切相关;CK-MB则对判断KD患儿心肌损伤是一敏感指标,且可作为IVIG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艳丽  陈芸 《四川医学》2012,33(1):62-63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测定与冠状动脉损伤(CAD)的关系. 方法 KD组65例,对照组60例,分别测其ESR、CRP、D-D水平,同时对KD患儿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D)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NCAD)组.结果 KD组ESR、CRP、D-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D组ESR、CRP均明显高于NCAD组(P<0.01),CAD组D-D高于NCAD组(P<0.05).结论 KD患儿ESR、CRP、D-D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川畸病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川畸病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两组,无冠脉扩张组24例和冠脉扩张组34例.将两组性别、年龄和发热天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等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58例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扩张34例,占58.6%,两组血沉及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CRP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CRP升高可作为KD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早期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随访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护理配合.方法 护理全程配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KD患儿,对伴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在恢复期用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冠状动脉损害、扩张、瘤的变化差异.结果 356例KD患者,其中147例检出有冠状动脉损害,占41.3%,99例冠状动脉扩张.占27.8%,48例冠状动脉瘤,占13.5%(中小型冠状动脉瘤37例,巨大型冠状动脉瘤11例).对119例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定期门诊随访2年,仍有19例患儿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冠状动脉管径均回缩至正常;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的28例患儿,冠状动脉管径均回缩至正常,巨大型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管径仍>8mm(较急性期略缩小),7例转为中小型冠状动脉瘤,3例转为冠状动脉管径扩张,管壁增厚,其中1例并发冠状动脉开口狭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 KD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损害为一过性;大部分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改变可恢复;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的损害可长期存在.超声心动图和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追踪观察KD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心肌供血有重要帮助,门诊随访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 KD 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 KD 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D 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 可作为预测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婴儿KD64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诊治的幼儿KD70例对比分析。结果婴儿KD男女比例1.29∶1,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与幼儿KD无区别,血小板数及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白细胞总数>30×109/L病例明显增多,贫血患儿明显增多,冠脉扩张、肺血管炎改变显著增多,消化系统紊乱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与幼儿K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诊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婴儿K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发热持续时间长,白细胞明显升高,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提高警惕,及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及ESR、CRP,动态观察血小板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李磊  哈丽君  王军  王大卫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49-105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方法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72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对其年龄、性别、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血沉(ESR)、白蛋白、血清钠离子浓度、血脂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2例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扩张者26例(占36.1%),无扩张者46例(占63.9%);两组患儿年龄、PLT、CRP、ESR、白蛋白、血钠(低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岁以下PLT、ESR及CRP明显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及血钠浓度低是CAL的高危因素,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有助于KD的诊治及对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技术(PCI)围手术期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PCI术后6 h和12 h测定CK-MB升高大于3倍上限的患者比例,以及围手术期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围手术期PCI术ACS患者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72±10.6)岁,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5例)入院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再服40 mg,术后6 h和12 h测定CK-MB升高大于3倍上限的患者比例.B组(45例)入院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术前不给药,术后6 h和12 h测定CK-MB升高大于3倍上限的患者比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其hs-CRP、AST、ALT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后6 h和12 h CK-MB升高大于3倍上限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15.6%(7/45)和 9.0%(4/45),B组患者术后6 h和12 h CK-MB升高大于3倍上限患者比例分别为 22.2% (10/45)和17.8%(8/45),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hs-CRP的浓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前、术后hs-CRP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前、术后ALT及AS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安全性强,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JAMA》2005,294(23):3037
  相似文献   

12.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蒙医药的地位和现状,并对如何继承和发展蒙医药科学进行了探讨,为发展蒙医药产业,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蒙医药资源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 )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的一种观察指示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浆、CSF中ET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CVS)的一种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Ⅱ型视盘血管炎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观察Ⅱ型视盘血管炎(ODV)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在临床特征与荧光血管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正确区分ODV,提高其治疗效果。②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2例ODV与30例CRV0病人在病因、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③结果ODV病人多为青壮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0.5(含矫正视力),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敏感,勿需激光治疗,预后较好,FFA检查未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RVO病人多见于中老年,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下降明显,多数视力〈0.1,甚至数指或眼前手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无效,预后差,FFA多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病史长者可见新生血管形成。④结论Ⅱ型ODV极易误诊为CRVO,因两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不同,因此,临床上通过二者的病因及辅助检查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从100g猪心室肌中提取心肌肌球蛋白370mg,并进一步分离和纯化其亚基成分,分别得到肌球蛋白轻链24mg和重链210mg,核酸含量<1%,不含有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及其它杂蛋白;SDSPAGE显示,猪心肌球蛋白重链为200~220KD一条带,肌球蛋白轻链则为27kd、21.4kd、19kd三条带;纯化猪心肌球蛋白的Ca2+激活ATP酶活性为0.24μmolPi/(mg·min),但其分离后的亚基则无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