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分布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大鼠MSCs,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实验分MSCs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阴性对照组、β-巯基乙醇诱导组、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干预组、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干预+β-巯基乙醇诱导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前后mTOR在细胞内的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前后神经细胞相关蛋白和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诱导前mTOR主要在MSCs细胞核内点状分布,细胞质也有少量的分布;诱导后核内荧光信号减弱,mTOR向细胞质转移.雷帕霉素处理后,随着雷帕霉素浓度的提高(10~ 30tμmol/L),mTOR向细胞质转移越明显.雷帕霉素浓度超过50 μmol/L后,细胞形态变圆,部分细胞脱壁,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②β-巯基乙醇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诱导后神经细胞Tau蛋白、MA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雷帕霉素(10 ~ 30 μmol/L)干预后,随着雷帕霉素浓度(10~20μmol/L)的提高,Tau蛋白、MAP-2蛋白表达逐渐增加,30 μmol/L时Tau蛋白、MAP-2蛋白表达下降(P<0.05).③Westem blot检测结果提示,诱导前后总mTOR表达不变;磷酸化mTOR、磷酸化p70S6K、磷酸化4EBP1诱导后较诱导前表达下降(P<0.05),雷帕霉素干预后下调更加显著(P<0.05).结论 mTOR在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由细胞核内向细胞质转移,活性下降,表达下调,提示mTOR在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军宝  陈小梅  卢宏柱 《广东医学》2012,33(17):2679-2682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又称西罗莫司,是加拿大Ayerst研究所1975年从土壤细菌中分离的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最新的研究证实RAPA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的作用[1-2],因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有高度特异性,被广泛运用于移植免疫和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TOR特异性抑制荆雷帕霉素(Rapamycin)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用0.5、1.0、2.5和5.0ug/mL雷帕霉素对Lovo细胞进行干预,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雷帕霉素对Lovo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呈现量-效、对-效关系.雷帕霉素呈浓度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并明显降低Lovo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及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种的mTOR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作用后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腺痛最常见,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具有蛋白激活酶的活性,与癌细胞的牛长密切相关,是细胞生长、分化的中心调控者[1].  相似文献   

6.
张木  王春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93-19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细胞外老年斑沉淀,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42肽段形式(Aβ1-42),研究显示,Aβ的沉积可以增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传导,同时,mTOR信号通路异常与AD的发病机制又有着密切关系,调控这一通路有可能成为防治AD的新思路。本文对近年来mTOR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Akt/PK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处于异常激活状态,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大量研究显示mTOR信号途径调控异常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文中就mTOR基因及其靶基因,以及涉及的相关信号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雷帕霉素作为一种传统的抗生素,表现出很强的抗老化作用,通过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影响了多种基本的细胞周期,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自噬过程,从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提供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对近期关于雷帕霉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 mTOR)信号通路与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化的相关机制。方法显微镜观察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型变化,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TGF-β2诱导的HLEB-3上皮间质转化模型。 MTT检测TGF-β2诱导上皮间质化后以及雷帕霉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在分子水平检测上皮间质化和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机制关联。结果加入TGF-β2诱导处理24 h后,用显微镜观察HLEB-3的细胞形态由椭圆形变为星形或纺锤形,细胞连接减少。 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GF-β2诱导后的HLEB-3中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细胞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TT检测发现雷帕霉素预处理可以抑制TGF-β2对上皮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Western blot显示当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后,可以逆转TGF-β2对α-SMA的表达的上调作用,促进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mTOR信号通路介导TGF-β2诱导的上皮细胞间质化作用,促进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炜 《疑难病杂志》2012,11(2):151-154
<正>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蛋白激酶,被认为是细胞生长的中心调控因子。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存、生长与增殖中起着关键调控作用,该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mTOR的分子结构、相关信号途径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EC1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及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雷帕霉素(100、150、200 nmol/L)分别作用于EC1细胞24、48、72 h,同时设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EC1细胞中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EC1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雷帕霉素作用24、48与72 h,5组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蛋白:F=29.273、34.328、41.571,P均<0.001;mTOR mRNA:F=34.969、53.614、36.943,P均<0.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6.732、51.768和186.022,P均<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低于各对照组,且其表达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P<0.05).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作用24 h,5组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563,P<0.001),雷帕霉素低、中、高浓度组AI均高于各对照组,且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EC1细胞mTOR蛋白与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C1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观测口服雷帕霉素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通过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和高脂(1%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新西兰纯种兔8周,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组、裸支架+口服雷帕霉素组和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组,每组8只。口服雷帕霉素每天0.5 mg/kg或支架干预4周。检测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前后及干预前后的血脂指标,应用IVUS检测各组实验兔支架置入前后及用药前后腹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最小直径(MLD)、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并计算管腔丢失、斑块负荷(PB)、斑块的偏心指数(EI)及血管的重构指数(RI)。通过比较各组IVUS指标,明确口服雷帕霉素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及裸支架组比较,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口服雷帕霉素组以及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的血脂指标未见明显降低。口服雷帕霉素组、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的PA、PB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裸支架组(P均<0.01);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的MLD明显高于裸支架组,管腔丢失明显小于裸支架组(P均<0.05),而裸支架+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口服雷帕霉素能够抑制斑块生长、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口服雷帕霉素配合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诱导的心肌细胞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和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 E, eIF-4E)表达的调控,探讨mTOR/eIF-4E信号传导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的作用.方法:CVB3感染原代培养的SD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的细胞模型.根据细胞毒力实验筛选10 nmol/L的雷帕霉素干预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TOR和eIF-4E mRNA表达及蛋白质水平.结果:CVB3诱导心肌细胞变性,雷帕霉素可减轻其变性;CVB3使大鼠心肌细胞的mTOR和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可使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mTOR和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CVB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CVB3感染的大鼠心肌细胞mTOR和eIF-4E表述,提示mTOR/eIF-4E信号传导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影响?【方法】 应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雷帕霉素对walker-256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雷帕霉素对walker-256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RT-PCR观察雷帕霉素walker-256肿瘤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观察雷帕霉素对免疫抑制肝转移癌大鼠模型肿瘤生长情况?肿瘤组织PCNA指数?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 MTT细胞增殖实验示雷帕霉素对walker-256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IC50为9.60 ng/mL;细胞周期检测示雷帕霉素组G1/G0期比例为55.2% ± 0.1%较对照组(45.2%±0.4%)高(P < 0.05);雷帕霉素组VEGFmRNA表达为(4.50 ± 0.13)×10-2较对照组[(70.8 ± 1.3)×10-2]低(P < 0.05)?雷帕霉素组荷瘤大鼠荷瘤肝重为(12.5 ± 0.2)g,较对照组[(14.4 ± 0.3)g]轻,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雷帕霉素组荷瘤大鼠荷瘤肝质量比为(61.3 ± 0.6)×10-3,较对照组[(70.8 ± 1.3)×10-3]小,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雷帕霉素组大鼠肿瘤复发率为90%,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雷帕霉素组生存时间为(26.5 ± 2.5)d,对照组为(14.8 ± 2.3)d,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雷帕霉素组大鼠PCNA指数为64.1% ± 2.1%,较对照组(80.8% ± 1.0%)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虽然雷帕霉素对降低免疫抑制下的肿瘤复发率作用不明显,但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速度,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果蝇雷帕霉素靶蛋白(dTOR)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果蝇中的同源物.PI3K/Akt/dTOR信号通路在果蝇的细胞存活、生长及增殖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dTOR途径在果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可为了解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涉及的信号通路机制提供依据.现就近年来关于PI3K/Akt/dTOR信号通路及其中信号成分在果蝇发育中调节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展望深入研究dTOR信号通路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40 kD大小的富含脯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底物蛋白(prolin-rich Akt substrate of 40 kD,PRA S40) 是2003年Roth等从胞质锚定蛋白14-3-3的伴侣蛋白及Akt激酶的底物中首先鉴定的。PRAS40的活化主要方式为磷酸 化修饰,并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PRAS40参与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Akt,NF-κB和核糖体蛋白L11(ribosomal protein L11,RPL11)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增 殖、衰老、自噬、凋亡、外泌体分泌等  相似文献   

18.
郭颖  高毅  刘永光 《广东医学》2008,29(3):387-389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肥胖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obob小鼠),观察雷帕霉素对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研究雷帕霉素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及对循环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雷帕霉素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雷帕霉素治疗后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胰岛素水平也下降,曲线下面积的比较差异有显著(8.90±0.95vs5.27±0.73,P<0.05);循环中TNF-α[(31.7±3.4)vs(37.7±1.1)pg/ml]和IL-1β[(18.0±3.2)vs(29.5±1.1)pg/ml]水平虽也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与之对应,IL-6[(46.2±9.8)vs(85.6±5.3)pg/ml]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提高obob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有治疗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正>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属于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类家族,在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调控细胞周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2]。mTOR是在研究雷帕霉素作用机制中被发现的,起初雷帕霉素被用于抗真菌治疗,后经过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免疫抑制作用、血管保护的作用及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