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震  王薇 《疑难病杂志》2023,(6):661-664
miRNAs是具有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癌症以及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因子。血清miRNA水平可作为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鉴于大多数筛查甲状腺癌的常用方法不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检测,而检测血液中的miRNAs被认为是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方法。文章就血清miRNAs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各项肿瘤标志物在肝细胞癌的表达程度。方法 对82例肝细胞嘲笑因清眙球蛋白(AFP)、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α-岩灌糖苷酶(AFU)及唾液酸(SA)等4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血清AFP、sICAM-1,AFU等指标的阳性诊断率均在60%以上,其中以sICAM-1阳性率最高。而4项指标联合阳性率为95.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sICAM、AFU及SA能提高肝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HBV感染是引起HCC的重要因素之一,而HBX又是HBV复制和扩散所必须的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X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在HCC的发生中参与了多条途径。DNA甲基化也是目前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特别是抑癌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肝细胞癌的诊断、疗效、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BX及HCC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HCC发生中的几种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呼胜楠 《重庆医学》2021,50(9):1605-1608
肿瘤睾丸抗原(CTA)是一组肿瘤相关抗原,在不同癌症中均有表达,而在睾丸除外的正常组织中不表达.由于CTA呈现限制性表达模式,并具有引起患者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使CTA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应用前景的一类抗原.有研究表明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组织和外周血样品中存在CTA的表达,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表达,为CTA...  相似文献   

5.
侵袭转移是导致肝细胞癌高死亡率的关键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miRNAs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节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对肿瘤形成、血管生成及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综述了以GSK-3β为靶标的miRNAs调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具体涉及到miRNAs与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及对GSK-3β的调控作用等相关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语文对肝细胞癌酶类肿瘤标志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与AFP联检应用价值肯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参考Troost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唾液酸(SA)测定。结果 肝癌患者上述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和SA的阳性率分别  相似文献   

8.
<正> 肿瘤标志物是指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发现的生物、生化分子,它们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表达于正常细胞或表达量大大小于肿瘤细胞。应用免疫学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由于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痛苦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与肝细胞癌(HCC)有关的酶类标志物作一叙述。 1 α—L—岩藻糖苷酶(AFU) AFU是人类细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合成于细胞内,定位于溶酶体。1983年Deugnier发现AFU在HCC患者中显著升高,认为可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Saibara等报道67例HCC的AFU测定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阳性率77.6%,其中28例肿瘤直径<2cm,并提出AFU呈阳性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9,(3):161-165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诱发HCC的重要因素,HBV诱发的HCC与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密切相关,其核心机制为HBV感染肝细胞时将HBx整合入宿主细胞核所导致的肝细胞基因组结构变异,并诱导肝细胞癌变。该综述从HCC发生及发展等过程来探讨HBx在HBV相关性HCC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肝硬化密切相关,通常由于诊断较晚而预后很差,当病变进展时,已失去了任何有效的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对这种疾病的处理很重要.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示体内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学特性的生化物质.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糖抗原CA199、CA125、CA50、CA153,是临床上常用的几项肿瘤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原发性HCC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250000名患者死于肝细胞癌。虽然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HCC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届中晚期而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甲胎蛋白是目前临床上诊断H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随着对HCC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与HCC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测定108例病理确诊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无瘤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分析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9.1%(53/108),高于癌旁肝组织34.2%(37/108,P=0.01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ACC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MACC1阳性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0.650、0.492和0.280,而MACC1阴性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0.799、0.684和0.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演变及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MACC1有望成为判断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分子,且有可能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牛楠  洪晓明 《浙江医学》2017,39(8):666-669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预后极差,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提高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技术水平的提高,生物化学及其相关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CC血清标志物不断被发现并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较大研究进展的HCC血清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miRNAs是长度为18~25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以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互补而抑制翻译或降解mRNA。miRNAs的表达水平异常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转归密切相关,有些miRNAs可促进癌变,有些则抑制癌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规模高通量技术检测获得的前列腺癌mi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miRNAs,综述了miRNAs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医务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前列腺癌中miRNAs的地位及角色概貌。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在生命健康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调节新陈代谢,并参与炎症和免疫的关键阶段.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肠道菌群在癌症的发生以及小鼠模型和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三位癌症死亡原因,大多数HCC发生在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中,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  相似文献   

16.
miRNAs是长度为18~25nt的非编码小RNA分子,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子,可以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互补而抑制翻译或降解mRNA。miRNAs的表达水平异常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转归密切相关,有些miRNAs可促进癌变,有些则抑制癌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规模高通量技术检测获得的前列腺癌mi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作为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miRNAs,综述了miRNAs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医务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前列腺癌中miRNAs的地位及角色概貌。  相似文献   

17.
自噬作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特殊机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细胞癌早期,通过适当提高自噬水平,可加速细胞“推陈出新”,有效延缓肝细胞癌进展;在肝细胞癌中晚期,过高水平自噬又促进肿瘤进展。因此,自噬水平对于肝癌发生发展具有双向作用,这与中医“正邪理论”有相似之处。临床可通过调整正邪平衡、维持自噬水平的方法调控肝细胞癌进程。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约占85%。大多肝细胞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16%,实现肝癌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血液检测具有微创、客观、经济、可重复和可动态监测的优点,可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本文回顾了已有报道的肝癌血液检测指标,分为血清中可直接检出的标志物、细胞外囊泡中的标志物及循环肿瘤细胞中的标志物三部分,阐述其优势及局限性,并对未来肝癌早期筛查的血液学检测新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肝癌预后基因以及探讨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GA-LIHC数据集、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Ualcan数据库研究了NUF2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NUF2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基于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其功能机制,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NUF2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NUF2的互作基因以探究NUF2在肝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此外,使用TIMER数据库和CIBERSORT研究NUF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状态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NUF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高表达,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确定NUF2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UF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NUF2低表达的患者。另外,通过STRING数据库和LinkedOmics数据库构建了NUF2蛋白互作基因网络,功能分析显示NUF2及其相关基因主要参与核分裂、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化学诱...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秀华 《医学综述》2013,19(5):832-834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且恶性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性别及地区分布上均有明显的差异。HCC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阶段,故了解HCC病因及发病机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尤其重要。HCC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尿病、肥胖、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摄入等。现就近年来HCC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