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成人拔牙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为有效降低焦虑症发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21年1~5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拔牙的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拔牙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拔牙结束后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测量患者牙科焦虑程度,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患者拔牙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逐步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396例拔牙患者中,回收有效问卷385例。385例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率为31.1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初诊、是否为复杂牙和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影响成人拔牙焦虑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MDAS评分与其主观疼痛程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成人拔牙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的比例较高,应做好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提高患者对就诊体验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成人牙科焦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情况及探讨焦虑程度与人口统计学因子、自评口腔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Coach’s牙科焦虑症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在230名门诊患者中进行调查,采用自填方式填写量表,同时记录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指标、自评口腔状况及自我感觉牙齿的治疗需要。结果230名研究对象DAS得分的平均分为(8.20±3.14)分,得分最高分为17分,最低分为4分。牙科焦虑症与性格、自评口腔健康状况有关;与文化程度高低及自我感觉牙齿的治疗需要无关。同时,本研究未发现焦虑的程度与年龄有关。最能造成患者焦虑及害怕的事件是拔牙。比较能够造成患者焦虑及害怕的事件是把探针深入牙龈或龋洞进行检查、在进行麻醉处理后还觉得疼痛、给你进行注射以及看到医生长时间的考虑等4个事件。结论人群总的牙科焦虑的状态并不严重,但存在对牙科治疗极度焦虑的患者。牙科焦虑症与性格、自评口腔健康状况有关;与年龄、文化程度高低及自我感觉牙齿的治疗需要无关。能造成患者焦虑及害怕的牙科治疗事件有多种,临床医生应注意观察及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帮助患者克服牙科焦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科住院患者牙科焦虑症现状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牙科焦虑症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牙科焦虑量表(D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365例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365例口腔科住院患者DAS平均分为(11.52±3.57)分,有78例有牙科焦虑症,发生率为21.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疼痛的忍受能力和牙科疾病认识到位是口腔科住院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保护因素,而女性、间接牙科经历和经济压力大是口腔科住院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科住院患者牙科焦虑症较普遍,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从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牙体牙髓病科疾病种类较多,治疗操作精细,规范化要求高,技术更新较快。各地区各基层医生需要赴往更先进的医疗机构更新自己的技术。通过总结在北大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的经验,对我院牙体牙髓科进修生教学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程度,探讨与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可能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改良Corah's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估300名18岁以上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程度,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34.4±15.4)岁;MDAS分值4~19分,平均(11.98±2.34)分,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患病率为36.4%.性别、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自评口腔健康状态以及是否初次就诊各组的牙科焦虑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民族间差异没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7.
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牙体牙髓科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问卷形式 ,对我院牙体牙髓科 5 8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牙科焦虑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初诊或复诊、有无牙科经历均有一定关系 ;患者对牙钻、检查用的尖锐器械、注射器、牙医态度、就诊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结论 :牙科焦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 ,必须从多个环节着手使患者克服焦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牙体牙髓科中实施牙科用锥形束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牙体牙髓科收治的患者64例.分别采取传统根尖片诊断方法和牙科用锥形束CT诊断方法.分析各种情况的锥形束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结果:锥形束CT检查中,根管治疗中根管钙化诊断准确率、疑似根折诊断准确率、牙内外吸收诊...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成人牙髓炎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成人牙髓炎患者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Corah口腔焦虑测量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问卷对门诊就诊牙髓炎患者进行牙科焦虑调查,筛选出伴焦虑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一般治疗,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DA分值明显降低,病人无论在完成第一次治疗还是复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畏惧程度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心理干预各型畏惧程度减小而对照组畏惧程度加重。心理干预组治疗后DA分值减小的人数在各型中所占比例明显高,而对照组升高的和不变的比例高。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DA患者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90颗牙体牙髓患者不同根管填充程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90颗牙体牙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根管填充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欠充17颗(13.72%),超充9颗(7.33%),适充98颗(79.12%)。适充的有效率明显要高于欠充、超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 <0.05)。不同根管填充程度的疼痛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效果较佳,其中,适充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且疼痛率要远远低于超充、欠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烤瓷牙是较理想的修复体,但活髓牙牙体预备中会有意外空髓现象发生.本文对100颗恒牙烤瓷修复牙体的处理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该院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采用烤瓷牙修复牙体70例患者的110颗牙齿的临床资料,对70例患者的活髓牙实施牙体预备,采取相应的保髓对策,进行烤瓷修复.结果 通过将近2年的随访发现,在70例患者的110颗活髓牙中,发生牙髓病变的有13例,其发病率为11.8%,同时比较20~60岁和>60岁的患者牙髓病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烤瓷牙是良好的修复体,并且修复以后可降低牙髓病变率,但由于修复牙体预备中存在意外空髓现象的可能性,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牙体牙髓的治疗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器械切割、打磨牙体组织(如窝洞制备、根管扩挫等)均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无机物和有机物,称为玷污层。早在50年代就已发现这一特殊结构,但因条件的限制未受到重视。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结构与作用逐渐了解,也日益受到关注,对其去留也是多年来争论的焦点。就其对牙体牙髓病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的影响。方法回顾200颗基牙的牙体预备、脱敏、盖髓、安抚情况。结果烤瓷冠内基牙是活髓的牙齿,临床远期疗效大于死髓牙。结论烤瓷修复时基牙是活髓的牙,应尽最大可能保留活髓。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上世纪70~80年代,在口腔医学领域里二氧化碳激光(CO2)首先被用于口腔肿瘤的切除。90年代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成为口腔科通用激光。当前,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氦氖激光(HeNe)、氩激光、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铒铬:钇钪镓石榴石激光(Er,Cr:YSGG)已在口腔医学领域进入临床应用。用于牙髓治疗的准分子(Excimer)激光和自由离子激光的试验研究也正在进行[1]。现将各种激光在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诊断方面1.1对牙髓活力评价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采用1~2mW的低强度的HeNe激光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通过记录牙髓中运动的红细胞对激光束的频率偏移,来反映牙髓活力。激光多普勒在诊断时无痛,因而更适用于对年轻恒牙、牙外伤以及痛觉较敏感患者的诊断[2]。1.2早期龋的诊断许多体内、体外研究表明定量激光/光导荧光法(QLF)能够定量探测龋病并监测光滑表面的脱矿和再矿化。KavoDIAGNOdent,是一个较新的以激光为基础的探测装置,其激光波长为655nm。激光被牙体组织吸收后,会发出荧光。龋病时,荧光增加,并以数字反映出来[3],用以对早期龋诊断。2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腔诊疗术前干预对成人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临床纳入500例DA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在进行口腔诊疗前,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干预,包括心理、行为管理等;对照组术前不进行特殊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牙病焦虑程度评分(Dental anxiety scale,DAS)、治疗后咀嚼痛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术前干预,观察组D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咀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1~5 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比例达95.20%,高于对照组的80.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DA患者进行口腔诊疗术前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术后咀嚼痛,提高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