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随访103例各期宫颈癌患者,观察综合治疗以后的3年总生存率,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01~2007-01间103例接受根治性或辅助性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失访4例,平均随访时间32.5个月,失访率3.88%,103例中有31例死亡.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为71.6%.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宫旁受浸、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影响宫颈癌预后(P<0.05).结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00例。A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的局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80/100),与B组的85.0%(85/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单一HPV感染率、HPV检出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多重HPV感梁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与慢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B组PFS、OS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少症对同步放化疗(CCRT)宫颈癌患者近期效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410例行CCR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体内肌肉含量,并据此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近期疗效,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级标准评价急性不良反应。记录因各种急性不良反应而导致CCRT终止或治疗时间延长情况。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PFS),估算生存率,分析肌少症和PFS的关系。结果 152例(37.1%)患者有肌少症。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的2级以上下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急性不良反应、CCRT终止或治疗时间延长比例均高于非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有27例死亡,其OS为30(18~36)个月,3年生存率为88.7%,5年生存率为85.6%;肌少症组有23例死亡,其OS为24(15~33)个月,3年生存率为83.8%,5年生存率为77.7%。2组之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少症组有52例复发,其PFS为21(12~33)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7.9%,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1.0%;肌少症组有41例复发,其PFS为15(10.5~24)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9.0%,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6.5%。2组之间无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肌少症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χ2=4.33,P=0.037)。结论 肌少症增加了行CCR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牛脾提取物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保护骨髓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放疗并DF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牛脾提取物(10 ml/d);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小牛脾提取物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在保护骨髓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基化转移酶3(METTL3)在早期鳞状细胞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8年1-12月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10例早期宫颈癌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标本和癌旁非肿瘤宫颈组织中METTL3的表达,将患者分为METTL3高表达及低表达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明确METTL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肿瘤组织METTL3表达水平(2.705±0.273)明显低于正常宫颈标本(8.574±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TTL3低表达与较高的FIGO分期(P=0.041)、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ETTL3低表达有低的总生存率(HR=3.576,95% CI:1.474~8.677,P=0.0048)。Cox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HR=5.109, 95% CI: 1.891~11.135, P<0.01)、盆腔淋巴结转移(HR=2.395, 95% CI:1.156~4.879, P=0.017)及METTL3低表达(HR=6.187, 95% CI:2.314~21.292, P=0.004)是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ETTL3 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下降,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METTL3 表达水平是早期鳞状细胞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四科治疗的宫颈癌ⅠA-ⅢB期患者共21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和相关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结果 2年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3.4%、72.5%。随访期间死亡46例(21.8%),其中,2例非肿瘤相关死亡,1例第二原发肿瘤结肠癌导致死亡;复发转移57例(27%),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6例(28.1%),单纯远处转移27例(47.4%),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4例(24.6%)。单因素分析显示,2年OS、DFS与病理类型、治疗前鳞状细胞抗原(SCC)水平及分期明显相关(OS:χ2=7.123、6.014、8.398,P<0.05;DFS:χ2=11.832、8.003、7.731,P<0.05),除以上因素外,2年DFS还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28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治疗前SCC值、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2.963、2.473、2.574,P< 0.05),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则包括病理类型、治疗前SCC值及盆腔淋巴结转移(HR=3.014、1.988、1.914,P< 0.05)。结论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中,腺癌、中晚期、放疗前SCC值超过30 ng/ml者预后较差,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患者骨盆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为临床放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同步放化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55例,在放疗计划系统中勾画患者的骨盆,并将其分成腰骶骨、髂骨及骨盆下部3个子区域。应用单因素(SymbolcA@2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宫颈癌患者骨盆及3个子区域的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骨髓抑制的关系。剂量体积参数包括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V50及平均剂量(Dmean)。结果 ≥2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87.7%(136/155);≥2级骨髓抑制患者的骨盆V5、V10、V15、V20、髂骨V15及骨盆下部V15明显高于<2级骨髓抑制患者(t=-2.277、-2.142、-3.475、-2.018、-2.963、-2.741,P<0.05);经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骨盆V15为≥2级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OR=1.728,P<0.05)。使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骨盆V15的阈值为88%。结论 骨盆V15是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独立高危因素,将骨盆V15 限制在88%以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控制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监测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病理证实为中晚期(Ⅱb 期以上)宫颈癌拟行放化疗的患者,于放化疗前、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行盆腔 MR 扫描。3例患者于放化疗结束后立即行手术切除,其余39例患者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28例完全缓解(CR ),10例部分缓解(PR),1例病灶稳定(SD)。28例 CR 中,11例于放化疗结束时病灶即完全消失(即刻反应组),17例于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病灶才完全消失(延迟反应组)。比较不同疗效组肿瘤最大径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CR 即刻反应组基线肿瘤最大径(3.6 cm±0.9 cm)显著小于 PR 组(5.3 cm±2.5 cm,P =0.046)和治疗结束时尚有病灶残留的患者(5.1 cm±1.9 cm,P =0.021)。治疗后1个月 CR 组病灶 ADC 值(1.43×10-3 mm2/ s±0.04)显著高于 PR 组(1.29×10-3 mm2/s±0.11,P <0.001)。不同疗效组患者肿瘤最大径及ADC 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放化疗结束时肿瘤 ADC 值与最大径二者变化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421,P =0.005)。结论肿瘤最大径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不同疗效组肿瘤最大径和 ADC 值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肿瘤 ADC 值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评估宫颈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根据是否存在风险预后因素分为中-高风险组(15例)与低风险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EUS表现与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增强强度(EI)最佳诊断阈值。结果宫颈癌CEUS表现以非均匀性高增强为主,两组增强水平与增强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风险组灌注缺损多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时间(AT)与达峰时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风险组峰值强度(PI)与增强强度(EI)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在最佳诊断阈值25.75 d B时,评估宫颈癌存在中-高风险预后因素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74.0%、准确度为77.5%。结论 CEUS技术在评估宫颈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索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影像诊断,并符合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标准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38例,口服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每4~6周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应答的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3.0版评估药物毒性.结果 38例患者中1例服药2周后发生肝性脑病停药,37例患者中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胰腺萎缩(阳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mPFS) 9.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25.8个月;23例患者未出现胰腺萎缩(阴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mPFS) 3.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8.4个月,两组mOS比较P<0.001,两组mPFS比较P=0.025,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乏力、体重下降,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索拉非尼的疗效与胰腺萎缩呈一定相关性,出现严重腹泻并发胰腺萎缩的患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江阴临床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2例接受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同期放化疗353例,单纯放疗69例。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率,Logrank法行预后单因素分析和Cox法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7.6%和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全组患者1、3和5年OS率分别为93.4%、79.4%和65.0%。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放疗同期的化疗情况、近期疗效和序贯化疗情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χ2=6.375~613.12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放疗同期的化疗情况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χ2=3.930~42.994,P<0.05)。盆腔淋巴结阳性患者行或未行预防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引流区放疗后PALN转移率分别为6.1%和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PALN引流区放疗患者的OS高于未行预防性放疗患者(χ2=3.953,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后装治疗±化疗的治疗模式可取得较好的长期生存。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预防性PALN引流区放疗有助于改善OS。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否同期放化疗以及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估局部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腹部脂肪及肌肉组织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7例经病理学证实为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经历同步放化疗,测量治疗前后L3横突水平内脏脂肪横截面积(VFA)、皮下脂肪横截面积(SFA)、肌肉横截面积(SMA)和总脂肪面积(TFA),计算VFA/S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HCB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1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癌及癌旁组织,并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定量PCR实验检测宫颈癌与癌旁组织中SHCBP1的mRNA表达量.统计学分析SHCBP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SHCBP1表达... 相似文献
19.
【摘要】当今临床对于大部分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实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但因为治疗抵抗的存在,进展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差强人意,预后差,易复发等问题成为了临床工作的难题。而动态增强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微血管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为进展期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结果预测、预后评价等提供了帮助,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放化疗方案提供了指导。该文综述了DCE-MRI 对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治疗结果及远期预后的预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内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Ⅳa 期)同步放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42例有详细临床病理资料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并与60例单纯行放疗患者对照比较。结果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为92.8%,其中完全缓解24例(57.1%);患者5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6.2% vs 49.3%,P =0.01)。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 =0.016)和淋巴转移(P =0.007)是影响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动脉内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应用安全有效,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