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肺移植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每年全球肺移植手术量超过4 000例。近年来我国肺移植亦快速发展,移植数量逐年升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肺移植团队的主力军,在推广肺移植观念、完善肺移植术前评估和供体的维护、开展围术期管理和长期随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肺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各专业的完美配合及协作,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才能使受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
张志  郭永庆 《北京医学》2010,32(7):565-568
肺移植合适供体的缺乏以及肺移植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潜在肺移植受者在等待供肺的过程中死去。缺乏合适的供体已经成为限制肺移植广泛开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活体肺叶移植、边缘供肺移植以及减容供肺移植等措施都用来缓解供肺短缺这一挑战,而无心跳供肺的利用无疑成为其中最具前景的一个。事实上,绝大多数实质性器官移植通过调节胶体渗透压减轻肺水肿,并通过改善肺血管收缩降低PVR。  相似文献   

3.
龚添庆 《重庆医学》2013,(24):2913-2915
自1963年Hardy实施第1例人体肺移植术以来,肺移植技术不断改进。1983年以后肺移植例数迅速增加,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统计,截止至2011年6月,全世界共完成39 835例成人肺移植和3 631例成人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并以每年2 000多例的速度增长。肺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供体肺来源不足和术后早期高病死率仍阻碍着肺移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肺移植术是治疗许多终末期肺疾病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唯一手段。自从1960年第1例肺移植开展以来,由于供体保存技术、围术期管理、手术方法的改进、有效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应用使移植肺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但是诸如急性排斥、慢性排斥,大量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引起的感染及恶性肿  相似文献   

5.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国外开展肺移植情况,探讨临床肺移植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2002年5月,我院成立肺移植团队,开展猪肺移植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9月~2005年8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24例,其中肺气肿11例、肺纤维化8例、硅沉着病1例、双侧支气管肺囊肿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及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1例。受体术前均为重症呼吸衰竭,长期靠呼吸机依赖4例。手术方式单肺移植20例,包括左肺移植11例,右肺移植9例,其中2例为同一供体同期的左、右单肺移植,有1例为左侧供肺植入右胸腔,1例为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后行右肺移植,1例为体外循环下右肺移植;双肺移植4例,包括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3例,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1例。结果术后短期内死亡5例,其中1例于术后15天死于急性排斥,2例于术后30天死于感染、多脏器衰竭,1例术后36天死于肺梗死、1例术后1天死于心脏衰竭。19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生存率79.8%(19/24),肺功能极大改善,生存3年以上1例,生存2年以上2例,1年以上1例,中位生存时间10(1~36)个月。结论本组肺移植的结果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疗效相似,肺移植在我国新世纪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组建肺移植团队、多学科合作是肺移植手术成功开展,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和感染仍是肺移植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肺移植供体肺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移植供体肺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情况。方法对本院2002年9月至2005年5月送检的10份肺移植供体肺支气管分泌物进行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供体中共检出细菌4例,均为嗜氧性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率为40%,其中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属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红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G耐药。结论目前对肺移植供体肺的细菌感染,尚未见相关实验报导,对供体肺支气管分泌物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依据细菌检验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36例心死亡的供体肝脏器官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分为使用ECMO保护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肝脏组(ECMO组)与未使用ECMO保护DCD供体肝脏组(无ECMO组).供体肝脏器官在进行分类保护之前,均评估及维护供体内环境稳定,积极纠酸治疗,肝功能异常时予以护肝治疗.在供体维持治疗过程中,ECMO组采用ECMO技术维护供体.无ECMO组及时撤除生命支持,待心停跳5 min后获取供体.观察移植前供体肝脏病理、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发生率、缺血性胆道病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后肝功能等.结果 移植前供体肝,ECMO组与无ECMO组在肝细胞坏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细胞变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组与无ECMO组在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发生率、缺血性胆道病变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26).移植肝后,ECMO组与无ECMO组的肝功能各指标(ALT、AST、TBIL、Alb与PT等)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低,且ECMO组各指标值均低于无ECM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肺氧合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死亡(brain death,BD)肺移植供体吸入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供体鼠颅内置入Fogarty导管,但不膨胀前端球囊;脑死亡组(BD组)和脑死亡CO治疗组(BDCO组)供体鼠颅内置入Fogarty导管,并膨胀前端球囊建立BD模型。sham组和BD组吸入氧气浓度为40%的氧氮混合气150 min,BDCO组在开始BD诱导后30 min,确认BD后,吸入氧气浓度为40%的氧氮混合气和250 ppm的CO2 h。然后进行肺移植,移植后2 h取移植肺组织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移植肺中细胞凋亡情况,使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免疫组化评分(immunohistoche micas scores,IHS)对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评估。结果BD组细胞凋亡程度,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BDCO组与BD组相比,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供体BD过程增加了移植肺细胞凋亡比率,BD供体吸入CO对移植肺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有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移植手术方法、肺保存、术后管理加以总结.方法:2004年12月行1例COPD同种异体肺移植术.供肺者为脑死亡,患者采用低钾右旋糖酐灌注液(LPD)液肺灌注.受体与供体血型匹配,行右肺移植,肺支气管、肺动脉为端端吻合,肺静脉实行心房-心房吻合,手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后监测心肺肝肾功能、使用抗菌素及调整免疫药物.结果:未出现支气管、肺动静脉吻合口并发症.目前手术后存活1年,已恢复体力和劳动能力.结论:肺移植是多学科协作的复杂工程,我们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供肺的选择和保存、手术操作以及手术前后的管理上已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0.
陆吉贤 《国外医学情报》2002,23(6):29-29,39
肺移植是一种公认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病因造成的晚期肺疾病。但作为牺牲品的供体来源却是十分有限,因此,人们考虑选择其他供体器官来源,并在少量经认真选择的病人中进行了相关的活体肺叶移植和异体移植。尽管这些为未来带来希望的移植手术仅在少数双侧肺疾病患者中实施,但目前尚未获得成功。因此,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心搏停止的供体上,即所谓的无心跳供体(NHBD)。自Hardy等人于1963年首次报道应用心跳停止后的供体肺移植获得临床成功后,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其他有关应用NHBD肺获得成功肺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徐鑫  何建行 《广东医学》2003,24(3):329-331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方法。在国际上 ,采用脑死亡但仍存在心跳呼吸的供体 (heart -beatingdonor,HBD)进行肺移植已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但HBD肺移植的供体不足 ,据估计 ,在所有适合HBD器官移植的供体中 ,其中只有不到 1 0 %适合进行肺移植 ,一部分患者在等待供体肺的过程中死亡。采用心跳呼吸停止的供体 (non -heart -beatingdonor,NHBD)是解决该矛盾的途径之一 ,这也是亚洲地区较常用的方法。1 缺血时间  NHBD肺移植不可避免热缺血。热缺血时间的长短对于NHBD供肺移…  相似文献   

12.
犬异体单肺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犬异体单肺移植,掌握供肺的灌注、切取、保存、修剪的方法以及受体单肺移植的手术方法。方法:杂种犬10只,分为供体和受体,进行5次动物实验,其中异体左肺移植4例,异体右肺移植1例。先吻合支气管,后吻合肺动脉,最后心房袖,移植后于不同时点暂阻断对侧肺动脉并检测植入肺的功能参数。结果:所有移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正常,移植后犬恢复自主呼吸,能站立行走。术后1例存活5d,供体肺冷缺血时间4h;另1例存活3d,供体肺冷缺血时间17h;余3例均在24h内死亡。结论:犬异体单肺移植早期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操作简便和稳定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以下改进:供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肺动脉圆锥处进行低压肺灌注;制作"袖套"时用无损伤血管夹固定套管尾部;套入"袖套"时用无创显微心耳钳钳夹住左肺门,在不离断"病肺"的情况下完成吻合;完善呼吸道管理流程。以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移植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完成大鼠左肺原位移植10例,手术成功率80%。供肺灌洗到获取时间为(12±2)min,体外套管时间为(18±3)min,吻合时间为(31±3)min。移植肺再灌注15 min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单肺通气30 min(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的病理学改变符合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征。结论成功改进了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有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减容式右肺移植治疗高龄肺纤维化患者1例。方法采用经典方法,为1例66岁女性肺纤维化患者施行右肺移植术,由于供体体积大于受体,移植后切除部分供体肺组织以减少供肺体积,使供肺与受体胸腔体积相匹配。结果术后恢复良好。48h拔出气管插管,35d出院。肺功能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由术前54mmHg上升至80mmHg。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气管镜检查吻合口愈合良好,肺组织活检无排异征象。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在供受体体积不匹配的患者可以采用肺减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改进,建立操作简便和稳定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三袖套吻合法建立的大鼠肺移植模型进行以下改进:供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肺动脉圆锥处进行低压肺灌注;制作袖套时用无损伤血管夹固定套管尾部;套入袖套时用无创显微心耳钳钳夹住左肺门,在不离断病肺的情况下完成吻合;完善呼吸道管理流程。以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移植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完成大鼠左肺原位移植10例,手术成功率80%。供肺灌洗到获取时间为(12±2)min,体外套管时间为(18±3)min,吻合时间为(31±3)min。移植肺再灌注15 min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单肺通气30 min(P<0.05)。移植肺再灌注2 h后的病理学改变符合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征。结论成功改进了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稳定有效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肺及心肺联合移植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治疗各种晚期阻塞性、限制性、感染性肺部疾病和肺血管病。自1963年首例临床肺移植以后,全世界许多器官移植中心在肺移植方面取得了飞跃性发展。为了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必须注意供体和受体的选择、供肺的保护、肺移植的术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缺一不可。但如今供肺缺乏、费用昂贵等制约着肺移植的发展。本文回顾了肺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肺移植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采用非理想供体肺进行同种异体肺移植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非理想供体肺的临床肺移植效果。例1供肺切除部分左上叶后施行左单肺移植并同期右肺减容术,例2供肺双上叶切除部分后施行序贯式双肺移植,例3供体胸腔存在广泛密集的粘连,用剪刀锐性分离切取后用于右肺移植。结果:例1术后恢复顺利,移植肺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例2术后5d出现短期漏气,经闭式引流而愈,术后d32死于曲霉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大出血。例3术后d1再次开胸止血,此后顺利出院并存活至今。结论:经过适当处理,一些非理想供体肺也可以有效地用于肺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阻肺病例,共102例,其中男97例,女5例,年龄42~82岁,平均(59.8±8.0)岁。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肺移植组(31例)与双肺移植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的功能改善及累积生存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肺移植组年龄大于双肺移植组[(62.6±8.8)比(58.6±7.4)岁,P<0.05)],符合我中心在高龄患者中优选单肺移植的实践模式。双肺移植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优于单肺移植组(P<0.05)。双肺移植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单肺移植组(70.4%、63.2%、61.5%比67.7%、58.1%、54.6%),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388)。两组在其他术前临床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单肺移植组供体冷缺血时间、总手术时间较双肺移植组短,术后出血量较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15-117
目的总结潜在器官捐赠供体的转运流程和器官维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手的52例潜在供体临床资料、当地医院病情、转运途中紧急处理、入院后接诊及如何行器官维护等资料。结果有46例供体实行成功捐献,一共实行移植115台,其中捐献肝移植34台,捐献肾移植81台。其中2例供体在ECMO下成功实行器官捐赠术。结论正确的供体评估及安全的转运是成功捐献的前提。对极危重供体,ECMO能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唐富东  李明星 《海南医学》2012,23(24):133-135
肺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肺疾病可选择的唯一有效方法,已成为当今器官移植领域和普胸外科界最有潜力的课题之一。肺移植手术过程给麻醉、麻醉医生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围术期的麻醉管理,特别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体液管理、疼痛治疗技术等,均可能影响肺移植的结果。本文综述了近期一些关于肺移植的麻醉管理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