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剂量计算机X线摄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降低计算机X线摄影的曝光量。方法以体模计算机X线摄影实验的方法,研究成像板X线曝光量与影像阅读器的宽容度和敏感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低剂量计算机X线摄影曝光条件。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低剂量值为平均曝光剂量的22.5%。结论低剂量计算机X线摄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CR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a radiography,CR)技术的普及,在临床上提高了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片,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摄影.尤其在骨盆病变及创伤病人术中床旁摄影时,传统X线摄影受设备条件所限,照片上所提供的信息较少.但应用CR系统摄影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其曝光宽容度大,在使用一定范围内曝光均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并能减少曝光次数.因在骨盆病变及创伤病人术中床旁摄影时,CR系统可对兴趣区进行局部放大、边缘增强等后处理,使兴趣区骨结构及软组织影像显示更清晰,所以,能为临床手术医生提供最优质的X线照片.  相似文献   

3.
乳腺摄影降低辐射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X线摄影中降低射线剂量曝光条件的优化选择.方法:在全自动(kV和mAs均自动,即auto filter)和半自动(手动kV、mAs自动,即auto time)曝光模式下对不同厚度的模体进行曝光,对所得照片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其剂量.结果:同一厚度模体在不同曝光务件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厚度模体在autofilter模式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ol,AEC)装置工作状态正常.在各种曝光条件组合中,kV高的曝光条件组合X线摄影剂量低;auto filter模式下X线摄影剂量均不是最低的.结论:在乳腺X线摄影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确保AEC的正常工作状态;在不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情况下,选用AEC装置的autotime模式适当提高kV,降低摄影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部正位增感屏/胶片(屏/片)与CR摄影的合理曝光条件间的剂量差异.方法 以10 mAs、20 mAs、40 mAs档,分别从50~150 kVp、步长为2 kVp对实验猪胸部进行系列曝光,用剂量计记录每次曝光的入射点的入射X线剂量、肺野和纵隔处的透射X线剂量,然后进行胸部屏/片和CR摄影,从屏/片摄影中找出最佳质量的X线片及其对应的曝光剂量,在噪声不影响观察情况下,找出曝光量最低的CR图像及其对应的合理曝光剂量,比较适宜曝光剂量与合理曝光剂量的差异.结果 感蓝片的适宜曝光剂量比CR合理曝光剂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胸部摄影中CR合理曝光条件要比屏/片适宜曝光条件为高.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 X线机透视工作正常,X线摄影时,每次曝光要等3~5 min后才能进行下次曝光,曝光过程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曝光宽容度比普通增感屏/胶片系统要大,因此摄影条件的选择也相对较宽,曝光条件稍高或略低,都可通过自身的图像处理技术把读出的影像调节为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X线摄影条件是决定获得优质X线照片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X线摄影条件时,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被检肢体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要求,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病理等因素。在临床X线摄影操作过程中,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十分复杂,尤其是摄影条件的换算关系更为麻烦。虽然现在早已进入计算机时代,X线曝光条件自动化早已实现,但在我国许多中小型医院,仍然使用的是普通大、中、小型X线机,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X线摄影条件;笔者作为一名X线摄影学工作者,在乡镇医院工作已二十多年,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对X线摄影条件的换算方法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供各位X线摄影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节乳腺X线摄影的曝光剂量,评价乳腺X线摄影中平均腺体剂量( average glandular dose,AGD)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应用数字化全景乳腺机系统和PASMAM模体,手动控制条件(kV、mAs),对不同厚度的PASMAM模体在不同AGD条件下进行摄影.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不同AGD相同厚度以及相同AGD组不同厚度模体钙化和肿块的显示程度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图像信号噪声比(SNR)随剂量和厚度的变化.结果 相同曝光剂量条件下,SNR随模体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同模体厚度SNR随曝光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范围内的相同厚度模体组合,在不同AGD条件下,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全景乳腺X线摄影盲目提高AGD值会增加患者受辐射量,并不能提高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试数字成像设备的X线机管电压和曝光时间稳定性,探讨数字成像摄影条件的选择原则.方法:在证明四台数字X线机mAs山稳定性合格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kVp档和时间档,测量其高压不准确度和曝光时间不准确度,并同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四种X线机管电压不准确度在各个kVp档上均小于5%;时间不准确度大约在20ms档以上小于5%,在20ms档以下大于5%.结论:应用数字x线机摄影时曝光时间不可选择太小.  相似文献   

10.
故障发生时为普通摄影状态不曝光。预置摄影条件适当,无过载,按下曝光手闸PA旋转阳极能正常起动运转。但摄影高压初级接触器SC不工作,无X线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动与自动曝光控制对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接受DR胸片摄影的婴幼儿按照曝光控制分为手动曝光组和自动曝光组,比较两种曝光控制模式对图片质量的影响。结果数字化X线摄影手动曝光的DR图像废片为0例,与自动曝光相比较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这表明与自动曝光相比,婴幼儿DR胸片手动曝光可以明显减少废片率,图像质量更佳。结论手动曝光控制可以获得更佳的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更适用于婴幼儿胸部DR摄影,重照率,这样从而可以降低婴幼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在相同的辐射剂量下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和双面阅读系统对ALVIM统计学乳腺摄影模体TRM进行曝光,记录摄影条件为26 kV、55 mAs,模体表面入射剂量(ESD)和腺体平均剂量(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mGy,然后固定此摄影条件kV值,选用不同mAs值(60 mAs、50 mAs、45 mAs、40 mAs、35 mAs)用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进行曝光,记录ESD和AGD,并将所获取的影像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由三名放射学专家进行视读打分,按照5值判断法评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每种信号的判断概率值Pdet,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时,双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731~0.924和0.671 ~0.945,单面阅读系统所摄取模体影像内容物中不同直径钙化点和肿块灶的Pdet值分别是0.530~0.561和0.476 ~ 0.581.在相同的判断概率值Pdet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所用ESD和AGD分别为2.18 mGy和0.65 mGy,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所用的ESD和AGD分别为1.75 mGy和0.53 mGy,双面阅读系统较单面阅读系统ESD减少了19.6%,AGD减少18.4%.结论 在相同曝光条件下,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对模体内容物的检出率高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在获得相似图像质量时,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双面阅读系统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计算机乳腺X线摄影单面阅读系统.  相似文献   

13.
概述:X线曝光时间是诊断X线机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摄影质量的好坏。当限时系统出现异常时,曝光时间失控。轻者影响摄影质量,重者将导致X线管的损坏。所以,经常校准X线机限时系统,对X线曝光时间精度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国内外各生产厂家的X线机一般都没有曝光时间监测电路及显示仪表。因而当X线机限时系统出现异常时,不易被查觉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摄影准备工作就绪后,按下手闸,X线管球产生X线对胶片进行曝光.但经冲洗加工后,照片密度明显偏低.在对X线管球进行外观检验、真空度试验、灯丝加热试验、负荷试验等各种性能测定后,再次进行曝光试验,照片密度仍然存在偏低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传统乳腺X线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少萍  张妙芳  麦耀文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110-1112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与传统乳腺X线摄影(SFM)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使用传统乳腺X线机及使用全数字化乳腺机摄影各800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两组病例的平均曝光次数、平均检查时间,同时对乳房各部分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并将两组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病例的病理结果与术前X线诊断作对照.结果:SFM组平均曝光次数5.12次/人,平均检查时间20分钟/人;FFDM组平均曝光次数4.22次/人,平均检查时间6.3分钟/人.同时清晰显示乳房各部分微细结构显示率为SFM组284例(35.5%);FFDM组791例(98.9%).SFM与FFDM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2%时87.5%;79.8%对85.2%;81.3%对88.5%.结论:与传统乳腺X线摄影对比,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操作简单,成像快捷,图像质量好,在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乳癌)诊断方面优于传统乳腺X线摄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摄影条件、改变摄影方式,检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通过改变摄影部位的曝光条件,对X线管3个方位测试点的照射剂量进行检测、比较及分析。结果:摄影部位相同,两种曝光条件下,中心线处受线剂量最高;摄影部位不同,两种曝光条件下,同样中心线处受线剂量最高。骨盆和髋关节是摄影部位中接受剂量最多,降低剂量率最少的检查部位。结论:重视受检者的辐射防护,从单纯的追求影像质量,向通过QA、QC的管理方法,在提高照片影像质量同时,向降低病人体表入射剂量的思路转变。  相似文献   

17.
延长CT X线管寿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3年起先后引进日本日立W4/30全身CT及岛津5000TX全身CT机,在使用中我们对延长CTX线管寿命问题做了一此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1一步对普通摄影X线管、全身CTX线管的特点、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的的分析比较:控通摄影X线管在普通摄影工作中曝光离散,不集中,每次曝光时间短,产热量不大、管套外使用温度约30℃~50℃左右.油用寿命长,一般可曝光50万次以上.W4/30全身CTX线管(制旋转阳极),常现使用条件为120kV、200mA、4.5秒,连续扫描工作.产热量集中,管套外使温度70℃左右,平均使用寿命不足4万次。通过…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时间选择开关XK2置于0.05 s挡,摄影条件为200 mA,当按下手闸按钮,松开后有X线产生,但曝光不止. 故障分析及检修拆下高压变压器初级电源线DZ7-V7与V1,对主控电路及电子限时部分进行空载曝光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颅面部X线摄影检查中使用小照射野面积,减少电离辐射剂量和散射线,提高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自制暗盒号码标记曝光开关,采用自然光感光X射线号码标记;依据颅面部X线摄影的几何形状,设计颅面部专用铅遮线板,缩小照射野面积;合理选用静止固定密纹滤线栅.结果 颅面部X线摄影号码标记感光清晰,规范、不占据图像;颅面部X线摄影照射野面积平均减少41.25%~85.32%;X线照片图像清晰.结论 颅面部X线摄影中使用小照射野面积,有效地降低了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同时显著提高了X线照片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节乳腺X线摄影的曝光剂量,评价乳腺X线摄影中平均腺体剂量(average glandular dose,AGD)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应用数字化全景乳腺机系统和PASMAM模体,手动控制条件(kV、mAs),对不同厚度的PASMAM模体在不同AGD条件下进行摄影。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不同AGD相同厚度以及相同AGD组不同厚度模体钙化和肿块的显示程度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图像信号噪声比(SNR)随剂量和厚度的变化。结果相同曝光剂量条件下,SNR随模体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同模体厚度SNR随曝光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范围内的相同厚度模体组合,在不同AGD条件下,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全景乳腺X线摄影盲目提高AGD值会增加患者受辐射量,并不能提高显示钙化和肿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