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温输液的目的是将要输液的液体温度加热至人体温度后,再输入人体。而常规输液由于输入液体温度低于人体血液温度,致使病人出现肢体发冷、发麻、全身发冷等不良反应。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变压器将市电220V电压,变为安全电压,再经STC12C5A60S2单片机自动控制,调节输出电压,通过电加热板,对输液液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36.5OC以下,输液液体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反馈至单片机,并由显示电路进行温度指示,同时通过单片机改变加热电流的大小,达到自动恒温输液的要求。使用中温度稳定,使用方便。在输液过程中改变液体的流速,加热的温度也能自动限制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静脉输液时,输注液体的温度均明显低于体温,而且温差较大,常常引起患者的血管痉挛,局部刺激性疼痛和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冬季,对需要快速大量补液者,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全身反应如输液反应。目前多采用热水袋在输液管外加热以提高输注液体的温度,但效果差,无温度检测,并易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静脉输液时,输注液体的温度均明显低于体温,而且温差较大,常常引起患者的血管痉挛、局部刺激性疼痛和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冬季,对需要快速大量补液者,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全身反应。目前多采用热水袋在输液管外加热,以提高输注液体的温度,但效果差,无温度检测,并易引起局部皮肤的烫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护士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输液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不合作的患者,如小儿、手术麻醉中、精神病人和危重、昏迷、烦躁不安等人。护士常用纸盒、绷带等配合胶布固定,效果不理想。另外,如遇寒冷季节或液体放置过程中温度较低时,输入冷液体易引起输液肢体血管痉挛,影响了输液治疗的正常进行,护士常用热水袋或液体瓶袋入热水加温,效果不稳定,且操作麻烦。为确保穿刺后输液过程中可靠的固定和提高输入液体的温度,减少冷液体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我们研制了一种多功能输液固定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035-1037
目的研究可在低温环境使用的直线式智能静脉输液加温器。方法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数码管实时显示输液管温度,程序控制单片机断开或开启MOS管控制加热器实现智能加温,并以生理盐水输液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输液速度恒定,加热功率越大,加热到设定温度越快;加热功率恒定,输液速度越小,加热到设定温度越快;输液达设定的最高温度时加热器自动断开,余热超温红光警示,降到设定的最低温度时自动开启,输液管温度基本恒定在设定温度范围,未出现加热故障。结论该智能加热器方便易用,有较好的恒温效果,安全可靠,可应用于各类低温输液场所,提高输液药液温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种在野战情况下便于携带、快速展开、用于输液液体加热的野战用恒温水浴锅。方法:应用橡胶水囊作为水箱,结合数字控温器和加热电路实现野战用可折叠便携恒温水箱。恒温箱还可根据水温在2 500 W和1 000 W这2挡加热功率中进行智能切换。结果:经测试,野战用恒温水浴锅可以快速准确加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持恒定,能够满足野战救治的需求。结论:野战用恒温水浴锅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便,非常适合在野战条件下应用。  相似文献   

7.
动态精密体温监测系统(APBTM)通过便携式连续温度监测装置连续对人体体温进行监测和记录,该系统可以为临床工作和人体科学研究提供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的温度数据。对动态精密体温监测系统温度监测单元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常温度范围人体“正常”体温一般是指口腔温度在37℃左右(±0.6℃),而且一天中人的体温也可以上下相差0.6℃,通常是早上比较低,下午比较高。人体的体温还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生育期妇女在排卵期的体温比月经期高0.6℃。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也有一些差别,肛门温度或耳温比口腔温度高0.3~0.6℃.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一种可恒温加热又能固定输液软管的一体式加热固定输液腕带,以解决冬季输入寒冷液体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特殊人群输液固定的难题。方法:该输液腕带主要由上下盖、发热板、腕带及温度控制开关4个部分组成。腕带采用硅胶材质或普通的编织材料,下盖和上盖的主体制作材料采用绝缘耐高温的橡胶材料,发热板采用较为常见的铜片。结果:该输液腕带可避免输入寒冷液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保障了特殊人群顺利完成输液治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该输液腕带体积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适合冬季输液及需要特殊固定的患者,也可用于救护车及野战冷环境下低体温的输液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典  陈容  李新玥 《中国校医》2010,24(3):231-231,233
输液微粒是指输人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在1~15μm者占多数,少数可在59~300μm。输液微粒污染是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在日常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配液与输液技术欠缺、环境不沽等,均可产生微粒污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手术病人升温系统,并从硬件、软件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过程。该仪器采用PTC陶瓷发热体进行空气加热,可以进行风量调节。通过充气式升温使病人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急救通常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药液或血液,而各种药液和血液的低温存储、预温热的使用方式导致了临床的诸多不便,甚至有时不能满足需求。本文研究设计一种输液输血温热设备,在实现快速、大量输送的同时能够对药液或血液进行即时加热,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有助于患者的体温维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急救通常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药液或血液,而各种药液和血液的低温存储、预温热的使用方式导致了临床的诸多不便,甚至有时不能满足需求。本文研究设计一种输液输血温热设备,在实现快速、大量输送的同时能够对药液或血液进行即时加热,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有助于患者的体温维持,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身热疗法临床观察已证实对肿瘤有明显疗效,之所以还不能大力推广就是因为存在加温、测温和控温技术上的难题,本文综合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临床经验,结合工作实践,在红外线材料、分部位加温,体内测温胶囊、三维计算机连续监控热温图、热疗仿真体模试验、QA、QC体系及热剂量处方软件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满足临床要求的理想化的温控三维体系的新思维。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铁军 《现代保健》2013,(8):130-131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对老年人长时间开腹手术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时间大于3h且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常温组,两组均在室温下手术,常温组给予输入室温液体,加温组给予输入经电子液体加温仪加温的液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心率、体温及全麻苏醒时间和寒战、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体温、血压、心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加温组患者体温高于常温组,血压及心率低于常温组,寒战、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常温组,全麻苏醒时间少于常温组(P〈0.01)。结论:加温输液能缩短老年人长时间开腹手术全麻苏醒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红外耳温监护装置采用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OTP-538U实现体温测量。本装置应用体积小、功耗低、高精度的单片仪器放大器AD620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本装置功耗低、安全、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实时监测被检测对象的体温变化并能够对异常体温进行报警,可用于婴幼儿体温的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一种智能控温远红外热敷治疗仪,用于人体四肢关节及颈肩腰等部位进行恒温热敷治疗。方法采用微电脑技术和模糊控制方法对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进行自动控制,加热元件采用碳纤维加热器,负载电压采用36V安全电压。结果研制出的样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加热速度快,被测点的控温精度可达±1℃。结论远红外船热器的穿透作甩使得中药成分更容易被病痛部位所吸收,从而增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冲洗方法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2例择期行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用手动常温和自动加温腹腔冲洗,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康复及患者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冲洗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体温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冲洗时间和冲洗液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VAS评分、麻醉完全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采用自动加温腹腔冲洗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急性阑尾炎切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系统主要实现多点体温的检测和报警监控,使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多个部位的体温连续高分辨率采集。以ATM89C51单片机为核心,兼有数据显示和体温监控报警功能,单总线系统结构,有较大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