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及酶法、放射免疫法,对4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50例正常晚孕者(晚孕组),在治疗和临产前取血测定NO、NOS、ET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NO、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不同程度妊高征之间及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晚孕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环节之一,因此,NO-NOS水平及ET/NO比值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黄金娜  李元成 《广东医学》2006,27(4):566-56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田)与妊高征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妊高征组(43例)、正常妊娠组(32例)和正常非孕妇女(20例)血浆中的VEGF、NO和ET-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Griess法和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①妊高征组血浆V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妊高征病情的加重,血浆删水平在下降(P〈0.05);②妊高征组血浆NO2^-/NO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2^-/NO3^-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妊高征患者(P〈0.05);③妊高征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妊高征病情的加重,血浆ET-1水平在遥渐升高(P〈0.05)。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素乱与妊高征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浆NO,ET-1和VEGF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妊高征及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及内皮素 (Endothelin ,ET)的浓度 ,了解妊高征时胎盘血管系统血管内皮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 ,应用硝酸根还原酶与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测定NO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结果 :妊高征组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中NO2 -/NO3 -、ET分别为 70 .2 6± 12 .6 0umol/l和 5 2 .80± 4 .19ng/l;正常晚孕组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NO2 -/NO3 -、ET分别为 5 7.5 9± 4 .6 9和 4 5 .5 5± 9.82。与正常晚孕妇女比较 ,妊高征患者胎盘血循环中ET、NO2 -/NO3 -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子宫、胎盘血管系统的功能亦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 31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与 2 7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 (正常妊娠组 )的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为 10 5 .78± 2 2 .77ng/L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6 8.38± 13.2 3ng/L) (P <0 .0 0 1) ,病情越重 ,其值越高 ;妊高征组血清NO水平为 2 1.96± 13.40 μmol/L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86 .76± 2 6 .72 μmol/L) (P <0 .0 0 1) ,病情越重 ,其值越低 ;正常妊娠组ET和NO相关不显著 ,妊高征组ET和NO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ET和NO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ET/NO比值越大 ,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L-精氨酸治疗孕鼠妊高征效果及机制,利用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建立孕鼠妊高征模型,并利用L-精氨酸治疗,观察其对孕鼠妊高征治疗效果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血栓烷(TXA2)、前列环素(PGI2)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L-精氨酸可明显改善孕鼠妊高征症状、体征。模型组与对照组、低、高剂量L-精氨酸组比较血清NO、ANGII、PGI2水平、NOS活性均显著降低,而血清ET、TXA2水平明显增高。结果提示NO浓度、NOS活性降低及血管调节因子失衡,可能为妊高征的发病机制;L-精氨酸对大鼠妊高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一结果可能为妊高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合理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内皮素1(ET1)mRNA的表达,探讨ET1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内皮素1cDNA探针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产妇胎盘绒毛组织总RNA行斑点印迹杂交。利用LeicaQWIN图像处理及分析系统测量每个杂交点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妊高征组患者胎盘绒毛组织ET1mRNA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组织ET1表达增强可能引起全身血管痉挛,导致妊高征,同时也可能与妊高征易并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关  相似文献   

7.
妊高征是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与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明显相关。我们将硬膜外阻滞(EB)镇痛应用于轻、中度妊高征产妇分娩,并测定了产妇在产时及产后各时点血浆中-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以探讨EB对妊高征产妇产时及产后血浆中NO和ET含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3年2月~1994年2月对30例妊高征患者及15例正常孕晚期孕妇采用放射免疫直接测定法测定其产前及产后24、48,72 h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轻、中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孕妇相比无差异(P>0.05),而重度组与前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孕妇组产后24、48及72 h血浆ET差异不明显;而妊高征组,尤其是重度组产后48及72h与产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ET参与了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并在妊高征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两民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0例维、汉族正常妊娠者和20例维、汉族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ET1、NPY、CGRP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对NO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维、汉族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ETl的含量明显低于妊高征患者,NO的含量明显高于妊高征患者(P<0.05~0.01),NPY和CGRP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正常妊娠者、妊高征患者相比,维族正常妊娠者、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ETl、NO、NPY、CGRP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l和NO的失平衡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对正常妊娠孕妇34例(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孕妇39例(妊高征组)的血浆NO和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OS活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产前NO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妊高征的降低尤其显著,但产生各组无显著差异,妊高征组脐血NO水平和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O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分娩前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妊高征组(均为中重度,共28例)和正常妊娠组(30例)的血清氨基酸含量。结果:①妊高征组产前血清游离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产后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性;②妊高征组产前血清精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产后升高达到对照组产前及产后水平;③妊高征组产前甘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前含量,产后含量无明显降低。结论:中重度妊高征患存在着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临床上对于有妊高征倾向及妊高征患应慎用某些复合氨基酸制剂。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内皮素在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15例妊高征及15例正常孕晚期病例测定产前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应用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后测定内皮素含量。发现重度妊高征产前血浆内皮素及脐带内皮细胞培养中的内皮素值明显高于轻、中度及正常孕妇(均为P〈0.05),内皮素值与妊高征情呈正相关。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内皮素值高于血浆水平,结果表明: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内皮素变化更进一步证实妊高征子宫胎盘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环核苷酸在妊高征中的变化以及作用。方法: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的方法及其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5例重度妊高征和27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对照组)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浆cAMP和cGMP的浓度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妊高征产后组明显低于产前组。产前cAMP与产后平均动脉压(MAP)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cAMP和cGMP在妊高征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含量与妊娠及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对33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晚孕组)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和胎盘组织中的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妊高征组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与晚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1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2)妊高征组患者新生儿脐血NO含量显著低于明孕组(P<0.05),与母亲血浆NO含量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O合成和释放减少是妊高征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NO减少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妊高征患者血浆、脐血与胎盘NO含量的差异,可能与妊高征胎盘部位NO合成和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内皮素在妊高征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15例妊高征及15例正常孕晚期病例测定产前血浆内皮素水平及应用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后测定内皮素含量,发现重度妊高征产前血浆内皮素及脐带内皮细胞培养中的内皮素值明显高于轻、中度及正常孕妇(均为P<0.05)。内皮素值与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内皮素值高于血浆水平。结果表明:离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内皮素变化更进一步证实妊高征子宫胎盘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内皮细胞损伤与妊高征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内皮素的测定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临床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高征母亲的新生儿脐血NO水平与新生儿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8例妊高征母亲的新生儿脐血NO水平,即NO的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基/硝酸基(NO2^-/NMO3^-)含量,以2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妊高征母亲的新生儿脐血NO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降低(P<0.01),妊高征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脐血NO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高征母亲的新生儿血NO的减少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ANP与ET在正常妊娠和妊高征中血浆水平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采用RIA正常孕阳20例,正常妊娠早孕20例,晚孕20例,产后20例,脐血16例以及妊高征孕妇30例,产后20例,脐血16例血浆ANP与ET浓度。结果:(1)血浆ANP水平变化规律:正常妊娠是脐血组>正常晚孕组>产后组>早孕组>非孕组,后四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但与脐血组之间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妊高征是脐血组>孕妇组>产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浆ET水平变化规律:正常妊娠是脐血组>正常晚孕组>早孕组>非孕组>产后组,后四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但与脐血组之间有显性差异(P<0.05)。妊高征脐血组>孕妇组>产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正常妊娠与妊高征血浆ANP和ET水平比较均是:妊高征孕妇组,产后组>正常晚孕组,产后组(P<0.01),脐血组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4)在正常妊娠和妊高征中,血浆ANP水平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33,P<0.05);血浆ET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20,P<0.05);血浆ANP与ET之间呈正样关(r=0.96,P<0.01).结论:血浆ANP与ET在正常妊娠过程及妊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1(ET-1)在先天性心脏病(COH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左向右分流型COHD患儿分为三组:其中无肺动脉高压组2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5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液中NO和ET-1含量,计算NO/ET—1比值。结果CHD组血浆ET-1水平(46.18±2.541pg/ml)高于对照组(25.75±3.87pg/ml),P〈0.005;血清NO浓度(23.82±6.46μg/ml)低于对照组(37.27±2.47μg/ml),P〈0.001;NO/ET—1的比值(0.68±0.39)明显低于对照组(1.18±2.80),P〈0.001。CHD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的NO浓度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P〈0.001),肺动脉压力的程度和NO/ET—1的浓度呈负相关(r=-0.813,P〈0.001)。结论COHD患者血浆ET—1浓度的升高和NO浓度的降低及NO/ET-1比值降低,在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对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影响体内NO水平的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平铺消化法培养原代HUVEC,不同浓度17β-E2作用HUVEC不同时间,采用重氮法测定NO含量。结果:10^-6mol/L,10^-8mol/L 17β-E2作用1h,NO即明显增高(P<0.001),10^-6mol/L,17β-E2作用30min,NO即明显增高(P<0.05),10^-10mol/L,10^-8mol/L 17β-E2作用30min,NO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定剂量17β-E2可促进HUVEC生成NO,可能为降低血管阻力,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1前瞻性观察妊娠12周、24周、36周、产后48h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演变规律。2探讨上述两指标与妊高征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对104例正常初孕妇,在孕12周、24周、36周及产后48h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结局:104例孕妇中发生妊高征30例(妊高征组),无合并症的正常妊娠妇女74例(正常妊娠组)。2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水平随孕周增加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高峰出现在孕36周前后,产后48h开始明显下降。3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在各孕周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尤其孕36周升高水平是正常妊娠组测定值的2倍。4ET与血液流变学水平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无明显相关(P>0.05)。5以ET≥78.29pg/L为最佳切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机率。孕12周时应用该检验值误诊率仅12.16%,半数以上患者可早期发现,到妊娠晚期,占96.97%的正常孕妇ET值均低于该指标之下。结论:内皮素在正常妊娠妇女中,预测妊高征的临床价值较好。最佳切点为ET≥78.29p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