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并以下肢为多见。下肢DVT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且易误诊、漏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下肢DVT的诊断提供依据。积极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是治疗下肢DVT安全、简便的方法。现将我院近年低分子肝素加红花注射液治疗 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为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男 2 1例 ,女 15例 ;发病年龄 38~ 81岁 ,平均5 8 3岁。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DVT在缺血性脑卒中后 1周内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特征。方法:1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2~75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3例患者行CT增强检查。结果:15例患者均经CT、MRI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且经降颅压、抗凝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结合CT、MRI表现,可对脑静脉窦血栓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与脑损害诊断采用MRI不同成像序列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15例急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不同MRI成像序列与MRV检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及其继发脑损伤的优劣势,并测量脑损害区的ADC值。结果该次研究中,有上矢状窦血栓者15例,11例合并横窦血栓,乙状窦血栓7例,下矢状窦血栓6例,直窦血栓10例;继发性脑损伤12例,其中8例脑出血性梗死,3例无脑损伤,4例单纯缺血性梗死;T2TSE对缺血水肿的检测优于其它序列,而对脑出血的检测则以T2TIRM较好;缺血坏死边缘区低于中央区的ADC值,病灶面积较小者的中央区较面积较大的病灶ADC值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损害采用MRI诊断,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医师的明确诊断、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4岁,因左眼一过性黑矇1d,反复多次出现,最长发作时间10min,于2010年2月3日来本院门诊就诊。当时视力:右眼1.2,左眼0.2。双眼球各方运动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房水闪光阴性,瞳孔圆,左侧瞳孔光反射迟钝,双眼晶状体透明,右眼底视盘边界和色泽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63例,行CT或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经CT及MRI检查病人中,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单纯胰腺体积增大34例,体积改变并可见胰腺内坏死或出血15例。结论:对临床疑诊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行CT及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可以提示胰腺本身炎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运用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7.14%,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的CT临床表现.方法 以60例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检查.结果 6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血栓位置在门静脉主干及右支,20例患者血栓累及门静脉右支、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13例患者血栓累及门静脉左右支、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7例患者血栓仅累及门静脉主干,7...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讨论MRI及CT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经CT检测显示灵敏度为62.50%(15/16),经MRI检测显示灵敏度为91.67%(11/12).两组对比,经MRI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经CT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MRI检测,典型患者可以见到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者高信号影,且流空效应消失.结论 颅脑CT平扫是一种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是较为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慢性以及亚急性患者而言,MRI能够对特征性表现进行显示,具备着更高的诊断价值,临床中应斟酌应用CT及MRI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男14例,女11例)CVT病人的CT、MR/(MRV)、DS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检查可为CVT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其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MR/(MRV)可直接描出血栓、血流,并可反复无创检查,在诊断和把握病情上极为有用。当CT和MR不能明确诊断,特别是在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须行DSA。结论对急诊CT正常或可疑的CVT病例,应及时行MRI及MRV检查。急诊CT结合MR/和MRV是目前诊断CVT首选的检查方法。DSA是确诊CVT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高度疑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确诊皆行CT与MRI检查,依据检查方法将采用MRI检查标记为MRI检查组,采用CT检查标记为CT检查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诊断率。结果:11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MRI诊断报告阳性率为100%,CT诊断报告阳性率为84.4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MRI平扫对全胰增大情况和胰周渗液较为敏感,检出率分别为96.55%、100%,而CT检出率为81.89%、68.1%,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建议在急性胰腺炎影像学确诊时直接采用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CT与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CT与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7例患者采用CT检出病灶共46个,MRI检出病灶126个;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诊断较CT检查更明确,但二者联合检查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CVST患者的CT及MRI资料,总结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CVST患者,其中上矢状窦2例,直窦2例,2例为乙状窦和横窦联合受累,5例CT平扫患者中2例可见"带征",6例MRI平扫均可显示静脉窦病变,3例显示脑实质内病变,5例MRV可显示静脉窦中断或充盈缺损。结论:CVST患者CT和MRI检查均有特征性的直接或间接征象,CT可作为急性期患者的临床初筛,进一步确诊需结合MRI。 相似文献
15.
25例急性脾外伤的CT平扫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脾外伤的CT平扫诊断价值。方法25例急性脾外伤,其中21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随诊证实,2例死亡病例表现特别典型。平均年龄43岁;男19例,女6例。结果中心性脾破裂3例,完全性脾破裂5例,脾撕裂伤3例,多发性脾撕裂伤2例,脾包膜下血肿5例,混合性脾破裂7例。结论CT平扫对脾脏外伤大多能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也町同时发现脾脏周围器官的损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应用平扫静脉窦CY值对急性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急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及正常的人群进行对比.结果:40例CVST患者的脑静脉窦CT峰值分别为60~88HU,平均为(75.6±6.3)HU.相关资料显示,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正常者其脑静脉窦CT值平均水平为(44.1±4.0)HU,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者其脑静脉窦CT值水平平均为(62.6±4.7)HU.CVST患者的脑静脉窦CT值明显高于上述患者.结论:CT平扫可有效反应CVST患者的脑静脉结构,不仅可对静脉病变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对患者静脉窦CT值进行测量可为此类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小乐 《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15-17
目的研究比较CT和MRI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对内科收集治疗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对病情作出判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优劣。结果 CT检查确诊率为69.23%,在CT基础上联合MRI检查确诊率为96.92%,二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位置为脑叶、基底节及小脑,MRI可检查出脑干梗塞,但CT未检出。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病灶直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采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发病部位、形态及大小,有利于临床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联合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