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申红  姚震 《海南医学》2007,18(2):46-4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5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0mg/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其差异.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6±0.47g/L降至0.51±0.21g/L,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常规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4±0.49g/L降至1.69±0.56g/L,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琴  姚震 《广州医药》2007,38(4):10-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5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其差异.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6±0.47)g/L降至(0.51±0.21)g/L,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常规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1.84±0.49)g/L降至(1.69±0.56)g/L,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樊淑敏 《中原医刊》2011,(14):50-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4人,随机分为阿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阿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天40mg,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5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33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心绞痛者为1.35±0.54 g/L,心肌梗死者2.25±0.43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9±0.23 g/L(P<0.05),心肌梗死患者较心绞痛者C反应蛋白升高显著(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两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由1.86±0.43g/L降至0.51±0.23g/L,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由1.82±0.50 g/L降至1.74±0.60 g/L,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即能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提示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之外还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口服,1次/日,疗程8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并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季  彭湘 《中外医疗》2011,30(28):107-10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IL-6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汀。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6及血脂浓度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IL-6及血脂水平,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54例冠心病患者检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1,疗程4周,观察服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二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2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共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变化。结论2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表明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凝、控制脑水肿、胰岛素控制血糖、降压及保护脑组织细胞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氯吡格雷75 mg/次,每天3次,阿托伐他汀10 mg/次,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为(6.45±1.22)mg/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为(9.61±1.32)mg/L,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水平为(3.42±0.73)mmol/L,TG为(1.42±0.13)mmol/L,LDL-C为(2.13±0.11)mmol/L,HDL-C为(1.40±0.21)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水平为(4.12±0.25)mmol/L,TG为(1.63±0.31)mmol/L,LDL-C为(2.57±0.25)mmol/L,HDL-C为(1.13±0.3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调节血脂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80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2例)、常规治疗组(38例),以另外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作对照。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阿司匹林、倍他乐克、依那普利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每晚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连服6周。SAP组采用与阿托伐他汀组相同的治疗方法。各组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ACS患者血清中hs—CRP和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中hs—CRP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作为炎性反应的标记物,在ACS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ACS患者中的标志物浓度,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降低AC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月  王艳 《四川医学》2009,30(8):1265-126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标准降脂治疗与强化降脂治疗对降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75例AMI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10mg/d.连续使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4周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40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减轻AMI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10mg/d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仍获得很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2例、脑梗死患者36例,同时选择78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比较正常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情况;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患者为观察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9例AICD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RP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组与AICD患者治疗前CRP情况比较(t=21.241,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正常组CRP显著低于AICD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RP比较(t=2.818,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比较(t=11.292,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前后CRP浓度比较(t=13.259,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CRP进行比较(t=4.10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血脂,也可显著降低AICD患者的CRP水平,从而加速抗炎作用,达到及时有效治疗AICD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白玫  张广成  张雪莲 《吉林医学》2008,29(21):1904-190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共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血管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7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同时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对照组未用任何调脂药物,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1个月后观察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月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脂参数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CRP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浆CRP浓度的降低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短期内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浆CRP水平,且独立于降血脂作用,可有效减少CHD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新疆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影响。方法将89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mg/d,45例)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试验组,40mg/d,44例),观察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两组患者4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检测值(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调脂强度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浓度的下降趋势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血脂及C反应蛋白值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梗塞合并高脂血症的患,随机分为2个组,即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为20例,观察患用药前后血脂及C反应蛋白值的变化.[结果]患在用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值均显降低,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值有显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脑梗塞患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值,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清脂联素( adiponectin,APN)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选取ACI病人66例,随机分为ACI对照组(32例)和ACI治疗组(34例),并以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4d.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爱丁堡-斯勘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进行评定)MESS评分.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对照组和ACI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②治疗14d后,ACI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清hs-CRP均明显下降,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是ACI治疗组的改变更为显著(P<0.05).③ACI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ME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ACI治疗组MESS评分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④患者治疗前的MESS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3,P <0.05);与hs-CRP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可降低血清hs-CRP和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组织受损伤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普遍存在的反应蛋白,参与了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动脉炎症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其含量增高是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且与脑梗死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是脑梗死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本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调脂干预方法,观察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以及血脂、血清NO的水平,探讨ACI患者hsCRP的致病作用以及调脂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每晚用餐时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血清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12个月后,治疗组基本痊愈2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3例;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无变化4例,恶化1例,死亡1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89,P<0.05).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IMT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6.4361、5.6901和5.1182、2.6749,P均<0.05).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和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