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使用超声造影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软斑块新生血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颈动脉软斑块患者,分别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利用血脂检查、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进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评估。结果:入选斑块数共80例,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瑞舒伐他汀组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两组间TG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斑块积分、增强强度(EI)及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瑞舒伐他汀组斑块积分、EI及AUC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有确切降脂作用,均可有效减少颈动脉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且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两种检查方法评估阿托伐他汀改善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效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12月因脑梗死住院而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软斑块(斑块内部回声低于管壁回声)形成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均接受SMI、CEUS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斑块积分、增强强度(EI)、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降低(P0.05);SMI(χ~2=5.069,P0.05)和CEUS(χ~2=6.389,P0.05)均提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13.3%(4/30)的患者治疗后SMI评分与CEUS评分均下降2分;所有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未出现上升。两种检查方法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改善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果具有较好一致性(χ~2=0.095,P0.05)。结论 SMI与CEUS两种检查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SMI可有效评估斑块内血管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下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显像特征,探讨时间-强度曲线诊断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患者(冠心病组66例,非冠心病组66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87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SonoLiver)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各类斑块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发生率(89.4%)较对照组(42.4%)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以软斑最多见,且以颈动脉分叉处较其他部位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软斑达峰时间、最大峰值强度比、曲线下面积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软斑为主;超声造影较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中新生血管较混合斑明显增多,冠心病发病率高,为不稳定斑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识别动脉易损斑块的价值,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共40个斑块)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有效控制基础疾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40mg/d,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常规彩超检查、超声造影及血清学水平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40例超声造影斑块均有增强,其中15个斑块增强方式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处向斑块内呈短线条状增强,22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处及管腔内向斑块内呈稀疏点状增强,3个斑块表现为均匀性增强。治疗组治疗后斑块在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及血清学检查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不同部位增强程度不同,以斑块近心端与周边纤维帽增强最明显。对照组造影剂增强强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斑块内造影剂到达时问及达峰时间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颈动脉斑块后,可以使斑块内新生血管减少,增加斑块的稳定性。超声造影能够早期发现并量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提供可靠的易损斑块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类型与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9个斑块进行检测,根据斑块类型分为软斑组(21个)、硬斑组(11个)和混合斑组(17个),分析造影表现与斑块类型之问的关系.结果 49个斑块中共有35个增强,其中19个软斑,13个混合斑,3个硬斑;未增强的14个斑块中,硬斑8个,混合斑4个,软斑2个.超声造影对软斑、混合斑、硬斑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0.47%(19/21)、76.47%(13/17)和27.27%(3/11).超声造影对软斑组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硬斑组(P=0.001),与混合斑组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较敏感地显示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显示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2例,其中双侧病变者22例,共114条颈动脉.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以此判断动脉狭窄程度.CEUS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分为0~4级.随后定量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EI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ratio.结果 超过90%(包括闭塞)与90%以下狭窄的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有显著性差异,而90%以下各组斑块的CEUS增强分级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EI (P=0.864)及ratio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的增强程度与相应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不高的患者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帮助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方法 142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分为脑梗死组(44例)与非脑梗死组(98例),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分别对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进行检测,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斑块增强强度与非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影剂到达时间差及达峰时间差与非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01).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无创、定量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脑梗死与斑块增强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4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颈动脉中层厚度(CA-IMT)、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目均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稳定斑块作用,但未显示对TIA复发或进展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方法根据斑块内回声特性将斑块分为低回声均质性斑块(A组)、不均质回声斑块(B组)及高回声均质斑块(C组);术前做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参数AT、TTP、BI、PI和EI;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抗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DV),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EI:A、B组与C组的数值依次下降,且A组最高(P=0.000)。(2)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结果:MVD值与EI值呈线性正相关(r=0.476,P=0.000)。结论超声造影参数EI能较好地反映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血脂水平正常、首次发生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同斑块类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脂质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减少,而纤维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入院时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3例患者中,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斑块49处,经外周静脉团注SonoVue2.4ml后,观察不同性质粥样硬化斑块的造影显像特点,并对其可能机制做初步探讨。结果49处斑块中有35处超声造影表现为增强,表现为斑块周边或(和)斑块内部的线状增强,14处未见增强。按斑块性质分为三组,其造影增强率分别为软斑块90%(18/20),硬斑块38%(5/13),混合斑块75%(12/16)。结论斑块周边及内部的造影增强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同时亦可提示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存在及其程度,有助于全面评价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nhance-Flow,E-Flow)成像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例患者同时做E-Flow成像及CEUS,根据斑块内部回声特点分为软斑组41例、混合斑组25例及硬斑组15例,分别比较2种方法 对各组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及总的检出率.结果 软斑组2种方法 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5),混合斑组CEUS检出率大于E-Flow成像(P<0.05),硬斑组2种方法 均无血流信号,总的检出率CEUS高于E-Flow成像(P<0.01).结论 CEUS更容易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E-Flow成像亦可作为一种初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立普妥对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58例颈总动脉斑块患者分成立普妥治疗组39例和未治疗组19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查,采集颈总动脉同一斑块长轴二维图像,运用VVI技术分析斑块近心端肩部的收缩期最大切向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治疗组血脂及同一斑块治疗前后的Vs、Smax、SRmax均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复诊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VI技术是一种能够定量地评估颈总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的良好的无创手段,立普妥不仅能降低血脂,而且在稳定斑块的生物力学方面也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内部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5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颈动脉、椎动脉常规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对49个粥样硬化斑块行超声造影,观察超声造影时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造影增强模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表现与斑块回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超声造影过程中清晰显示中内膜厚度并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对于诊断颈动脉、椎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间、常规超声与DSA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个斑块中有35个超声造影表现为弱增强,增强模式以自外膜向中心增强为主,占54%(19/35),其中低回声斑块占53%(10/19);其次是自内膜及外膜向中心增强,占31%(11/35);自内膜向中心增强最少,占14%(5/35)。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组增强率分别为93%、71%、81%,明显高于高回声斑块组27%(P<0.0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颈动脉斑块显示率,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可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实时超声造影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及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9处斑块行超声造影(CEUS),根据斑块的回声特征,将其分为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比较三组间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0浓度的相关性.常规对患者行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脑梗死事件.结果 软斑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混合斑组及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MPO浓度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结论 斑块的类型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血浆MPO浓度有关,对其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指导临床预防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99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行SMI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阳性率和位置差异,以及两种方法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MI(79.80%vs.5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4,P=0.000)。两种方法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P<0.05)。Kappa检验显示SMI与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一致性(Kappa=0.464,P=0.000)。结论 SMI与超声造影诊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各有优势,超声造影敏感性高,更易显示斑块基底部新生血管;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粥样硬化斑块的长期随访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斑块易损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股动脉斑块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动脉斑块声像特征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伴颈动脉及股动脉斑块患者72例,分为NSTE-ACS组(n=42)和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组(n=30),行CEUS、三维超声及灰阶强度定量分析,检测斑块造影增强强度(EI)、斑块体积、形态特征及回声灰阶强度(EL)等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STE-ACS组斑块EI、形态不规则斑块比例高于CIS组,EL低于CIS组(P均<0.05)。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EI、EL和形态分类均与NSTE-ACS具有相关性(P均< 0.05)。股动脉斑块EI、EL为NSTE-ACS的危险因素(OR=1.222、1.177,P<0.05)。颈动脉斑块EI、EL诊断NSTE-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57(P均< 0.001),股动脉斑块EI、EL的AUC分别为0.814、0.774(P均< 0.001)。结论 股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态特征和内部回声均与NSTE-ACS存在相关性,且较颈动脉更强;多种超声技术联合评价股动脉斑块声像图特征有望成为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