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hepatic injury)系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又称为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药物过敏性肝损害或药物过敏性肝炎等。药物性肝损害一般预后良好,停服起因性药物2个月内约60%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3个月内则83%患者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平均需要51天。药物性肝损害病死率在10%以上。能够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很多,有人统计466例药物性肝损害,抗生素类占24~26%,解热镇痛剂占5~17%,神经系统用药占8~13%,麻醉剂占6~11%,循环系统用药占9~11%,抗结核药物占8~13%,消化系统用药占5~6%,代谢性疾病用药占4%,激素类占3%,其他占3%。其中抗生素及解热镇痛剂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起因药物。 相似文献
2.
3.
4.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5.
6.
7.
药物性肝损害诊治研究近况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非常重要.笔者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治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损害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有资料表明 ,在门诊药物引起严重肝毒性的发生率大约为每十万人中有 1例 ,而在住院中 ,药物性肝损害占黄疸住院患者的 2 %。本文对我院 1998年来收治的 6 0例药物肝损害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14~ 86岁。致病药物主要有 :1抗结核类药物 ,占 38.3% (2 1/6 0 ) ,主要是利福平和异烟肼。2化疗药物 ,占 2 1.7% (13/6 0 ) ,包括抗癌药和免疫抑制剂。 3解热镇痛药物 ,占 13.3% (8/6 0 )。4抗生素类 ,占 6 .7% (4/6 0 )。5中药类 ,占 16 .7% (10 /6 0 )。 6…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损害合并多形性皮疹在临床上实属罕见,患者因服安乃近、氨基比林、安痛定等引起高热,全身皮肤呈现猩红热样、麻疹样、水痘样皮疹。患者十分痛苦,使治疗护理复杂化。经护理,以高热和皮肤、口腔、心理的护理保持皮肤完整。对病人细心观察、精心护理,采取保护性隔离,配合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病人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血浆置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也是国内目前人工肝治疗技术领域中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血浆分离器将病理血浆从全血中迅速有效地分离出来并去除,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补充人体必需的物质,达到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目的,可用于肝功能衰竭及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1-3].本院自2002年开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药物性重症肝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物性肝损害(DILI)属于一种肝脏毒素,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异常肝功能检测,包括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或肝细胞的毒性损害,也可称为药物性肝炎[1]。DILI在临床肝病中最常见,大量国内外研究[2-4]均证实,DILI的发病率占肝炎患者的10%,且由于临床各类新药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DILI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断和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15岁:因全身皮肤瘙痒1d于2009-04-06就诊。患者1d前与家人外出游玩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以胸部、背部为主,伴食欲不振,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门诊诊断为皮肤过敏,即给予炉甘石洗剂外用,口服抗过敏药物等抗过敏治疗,治疗3d,病情未见好转并进一步加重,患者全身皮肤瘙痒难忍,影响睡眠,伴食欲明显减退、乏力、尿黄,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 相似文献
14.
15.
盐酸特比萘芬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特比萘芬(丁克)是一种高效抗真菌新药,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致肝损害的病例国内尚无报道,近来,我们遇1例因服用丁克引起肝损害患者,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73岁。因患甲癣口服丁克(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批号:0 2 0 918) 0 .2 5 g ,1次/d ,服药1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因体检发现肝功异常而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发病前无不洁饮食史,无肝炎患者接触史及肝病史,无血制品输注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及腹部、肝、脾未见阳性体征。肝功能:总蛋白6 9g/L ,白蛋白4 4g/L…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药品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也相应增加,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变化多端,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本文对30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利于对该病症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正>肝脏不仅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1]。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经消化道、呼吸道、静脉等途径进入机体,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导致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用药频率增加,各种药物对老年人肝脏造成的损害日益突显,老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有所增长。为此,本文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第302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收治的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2007年6年间56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相关特点。结果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及中草药是最常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三类药物;急性肝损害50例,慢性表现6例;肝细胞型表现29例,胆汁淤积型15例,混合型12例。结论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以急性肝损害常见,肝损害临床表现各异,与药物有关。早期发现及停药是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