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BRCA1基因CpG岛甲基化所致转录抑制作用具有位点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遗传 ( Epigenetics)是一种可遗传的 ,非DNA序列改变的 ,能引起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 DNA的甲基化是影响表遗传的主要因素 ,与基因表达抑制、基因功能缺失有关。许多抑癌基因如 p1 6、Rb、BRCA1等 ,通过 DNA的甲基化而失活 ,成为某些肿瘤和遗传性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胞嘧啶 5′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下降有关。研究表明 ,基因转录抑制可能与基因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区域特别是 Cp G岛的甲基化有关。基因的 Cp G岛序列长度在 2 0 0 bp以上 ,在此区域内存在许多的Cp G位点。如 BRCA1基因的 Cp G岛即在 -567~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Per2、mCry1和mDBP启动子区E-box以及周围CpG岛的甲基化是否影响E-box和BMAL1/CLOCK基因和蛋白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是否影响MAP激酶磷酸化酶1(MAP kinase phosphatise 1,MKP1)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调控。方法分6个时间点取C57 BL/6J小鼠的肝脏和肾脏,提取DNA,通过重硫酸盐处理基因组DNA,以及测序检测E-box和周围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mPer2、mCry1和mDBP启动子区E-box以及周围CpG岛无明显甲基化状态,肝脏和肾脏中MKP1的E-box以及周围CpG岛亦无明显甲基化状态。结论节律基因的启动子区E-box以及周围CpG岛的甲基化不参与节律基因表达的日节律性调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检测脆性X智力障碍1基因(FMR1)CpG岛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利用荧光定量PCR仪扩增FMR1基因CpG岛序列并进行熔点曲线分析,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验证其甲基化状态。结果分析包含10个CpG位点FMR1基因CpG岛105bp片段显示,非甲基化与甲基化引物扩增产物之间熔点温度相差2.5℃;克隆测序显示两者之间未被修饰的胞嘧啶相差7个。结论所建立甲基化特异性熔点曲线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FMR1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为临床诊断脆性X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候选基因GSTP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胃癌细胞株GSTP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GSTP1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7901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处理GST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细胞后,再检测GSTP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中GSTP1 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MGC803中mRNA和蛋白呈阴性表达;BGC823和SGC7901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生甲基化,而MGC803细胞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氮杂胞苷药物干预后,MGC803细胞的GST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胃癌MGC803细胞株中GSTP1基因表达沉默与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原发性肝癌中p16基因表达及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探讨人原发性肝癌中p16基因mRNA转录水平变化与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狭缝印迹杂交检测20例人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远癌组织及2例正常人肝组织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各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人原发性肝癌中14例(70%)p16 mRNA水平比远癌组织显著降低;13例(65%)显示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其中84.6%(11例)伴p16 mRNA转录水平降低。结论:人原发性肝癌中存在高频率的p16基因表达失活,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转录,在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分析C57 BL/6J小鼠肝脏组织mPer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亚硫氢酸修饰法,检测mPer1表达峰、谷对应的甲基化状态.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Per1基因表达时相特点,并利用亚硫氢酸修饰法对小鼠肝脏组织mPer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和E-box甲基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C57 BL/6J小鼠肝脏组织mPer1基因表达有显著波动性,表达高峰位于ZT13.低谷位于ZT01.序列分析显示mPer1基因启动子区含有CpG岛,并且该CpG岛覆盖与mPer1波动性表达密切相关的顺式元件E-box1和E-box2.亚硫氢酸修饰测序结果 显示,mPer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和E-box均呈低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状态.不同时间点mPer1基因CpG岛甲基化频率无显著变化(P=0.458).结论 肝脏中mperl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和E-box均为开放状态,可以与时钟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甲基化不参与调节mPer1基因的节律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FHIT基因是一种与凋亡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凋亡系统中,在多种肿瘤及细胞系中失活,其启动子部位CpG岛甲基化是FHIT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对不同宫颈鳞癌细胞系FHIT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在分子水平上了解FHIT异常甲基化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为宫颈癌去甲基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提供新靶点.方法 选取30例MDS患者为实验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按MDS国际IPSS评分标准对实验组进行分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 PCR)、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比地西他滨治疗前后的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高危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81.8%)明显高于低危MDS患者(18.2%)(P<0.05);实验组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地西他滨治疗后,MDS患者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初诊时降低.结论 MDS患者骨髓RASSF1A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该基因的表达失活紧密相关,可能是MD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地西他滨能够逆转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为地西他滨治疗MD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原发性肝癌中p16基因表达及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人原发性肝癌中 p16基因 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其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的关系 ,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狭缝印迹杂交检测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远癌组织及 2例正常人肝组织中 p16基因 m RNA表达水平 ,以甲基化特异性 PCR分析各组织中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的甲基化状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中 14例 (70 % ) p16 m RNA水平比远癌组织显著降低 ;13例 (6 5 % )显示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 ,其中 84 .6 % (11例 )伴 p16 m RNA转录水平降低。结论 人原发性肝癌中存在高频率的 p16基因表达失活 ,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转录 ,在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脑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DNA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P16基因甲基化与脑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血浆DNA中甲基化状态对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新鲜的脑肿瘤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浆标本58例(其中胶质瘤26例,垂体瘤16例,脑膜瘤13例,转移瘤3例),10例健康人血浆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脑肿瘤组织及血浆DNA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①脑肿瘤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总检出率肿瘤组织中为37.9%,血浆中为22.4%(x^2=3.31,P〉0.05);②瘤组织和其对应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不同脑肿瘤中的分布为:胶质瘤为42.3%和26.9%,垂体瘤为37.5%和25.0%,脑膜瘤为23.1%和7.7%,转移瘤为66.7%和33.3%,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5.17,P〉0.05);③高恶度胶质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为62.5%,显著高于低恶度者10.0%(x^2=3.91,P〈0.05),7例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者均来自高恶度胶质瘸患者。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脑肿瘤中是一个广泛事件,均为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并存,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血浆DNA中P16基因甲基化与脑肿瘤组织中甲基化状态呈平行关系,血浆中P16基因甲基氍检测可作为脑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燕杰  赵富玺 《医学综述》2006,12(22):1368-1370
新近克隆出来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已被确认为一种候选抑癌基因(TSGs),位于人类染色体3p21.3上。RASSF1A基因失表达见于多种人类肿瘤中,如肺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肾癌等,表明了其在致癌作用中的重要性。高度甲基化和微卫星变异(mic-rosatellite alterations)是导致RASSF1A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其参与了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微管的稳定作用和有丝分裂的进程,作为一种Ras负向调节因子阻止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宫颈癌中存在RASSF1A基因的表达缺失,且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肿瘤-睾丸抗原(CTA)SSX1和SSX4 mRNA在肝细胞癌(HCC)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TA抗原SSX1和SSX4 在HCC中表达有无特异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方法对35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SSX1和SSX4 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其中6例PT-PCR扩增产物的目的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HCC确诊后第2周对30例患者外周血中SSX1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 35例HCC患者中,SSX1和SSX4 的表达率分别为77.1%(27/35)和65.7%(23/35);癌旁组织,12例肝硬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未检测到SSX1和SSX4 的表达.6例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PT-PCR产物为SSX1和SSX4 的cDXA.SSX1和SSX4 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无相关关系(均P>0.05).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SX1表达.结论 SSX1和SSX4在HCC中呈高度特异性表达,是制备HCC疫苗理想的靶向分子,多种CTA联合表达为多效价疫苗治疗HCC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p16基因甲基化的方法,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宫颈癌。方法正常基因组DNA经修饰后进行PCR,构建含有DNA甲基化β-aetin的重组质粒,克隆阳性质粒作为标准品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建立检测的标准曲线。利用建立好的方法进行检测临床60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织及癌旁p16基因无甲基化,60例宫颈癌标本的甲基化率为28.33%(17/60)。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p16基因甲基化检测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NMDAR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NMDAR1蛋白的表达,通过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在135例肝癌组织中NMDAR1阳性表达的有107例(79.3%),且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MDAR1在肝癌中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卫星结节和血管侵犯相关 (P < 0.05)。NMDAR1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P < 0.05)与总生存期(P < 0.001)明显较短。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揭示,NMDAR1表达水平是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P < 0.05),且具有重要的预后预测价值。 【结论】 NMDAR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相关;NMDAR1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用人肝癌细胞系PLC/PRF/5 DNA作阳性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分析),检测五种人肝癌细胞系及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在被检标本中未检出PLC/PRF/5中存在的肝癌特异性p53基因点突变,即249位密码子第3碱基G→T颠换。因此,这种特异性p53基因点突变并不是肝癌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刘东涛  张涛  李明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4):345-348,361,426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黄曲霉素B1-DNA(AFB1-DNA)加合物暴露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在HCC及非HCC组织中的暴露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宁夏地区2006年1月-2010年9月行手术切除的50例肝癌患者和40例非肝癌患者肝脏组织的蜡块标本,采用AFB1-DNA加合物免疫组化染色法(ABC法)检测上述标本中AFB1-DNA加合物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间相互关联性。结果 AFB1-DNA加合物在HCC中阳性结果定位于细胞核。HCC中AFB1-DNA加合物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及非HCC肝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B1-DNA加合物暴露水平与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3),与肝癌的TNM分期(P=0.799)、肿瘤大小(P=0.693)、病理分级(P=0.437)及肝外转移(P=0.247)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FB1是引起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AFB1相关HCC的致癌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P21WAF1/Cip1protein(p21)istheproductofwaf1gene,alsoknownascip1,sdi1[1,2].P21WAF1/Cip1isauniversalinhibitorofcyclin-dependent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