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对BALB/c孕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妊娠第8天采用腹腔注射速殖子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18天分批处死孕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胎盘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和正常埘照组胎盘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的活力均在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时间,实验组的凋亡率以及酶活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除第18天组胎盘caspase-3活力单位外,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鼠胎盘细胞捌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孕期感染弓形虫对子代鼠发育、寿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RH株弓形虫腹腔感染孕中期鼠(d10),分娩后观察记录子鼠发育过程中体长、体重、寿命;给予实验目的要求的干预措施,观察智力发育情况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弓形虫轻感组、重感组、对照组孕鼠分娩子鼠体长差异无显著性,体重、寿命、智力发育有差别;重感组子鼠寿命明显短于对照组和轻感组。轻感组子鼠智力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子鼠智力可以通过干预措施达到正常或得到改善,其他组无明显变化;受到再攻击感染时,重感染组子鼠感染率显著高于轻感组和对照组,且与IgG含量成反比。孕期弓形虫重度感染使子鼠抗感染能力下降,但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孕期感染弓形虫出生子鼠体重、智力、免疫功能降低,寿命缩短,与感染剂量大小有关。对体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孕鼠感染弓形虫对子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孕期感染弓形虫对子代鼠发育、寿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RH株弓形虫腹腔感染孕中期鼠(d10),分娩后观察记录子鼠发育过程中体长、体重、寿命;给予实验目的要求的干预措施,观察智力发育情况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弓形虫轻感组、重感组、对照组孕鼠分娩子鼠体长差异无显著性,体重、寿命、智力发育有差别;重感组子鼠寿命明显短于对照组和轻感组。轻感组子鼠智力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子鼠智力可以通过干预措施达到正常或得到改善,其他组无明显变化;受到再攻击感染时.重感染组子鼠感染率显著高于轻感组和对照组,且与IgG含量成反比。孕期弓形虫重度感染使子鼠抗感染能力下降,但血清特异性抗体IgG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孕期感染弓形虫出生子鼠体重、智力、免疫功能降低,寿命缩短,与感染剂量大小有关。对体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BALB/c小鼠对胎鼠生长发育以及胎盘系数的影响.方法在妊娠第8天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18天分批处死孕鼠,分离胎盘胎鼠,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存活情况,电子天平称量胎盘和胎鼠重量,游标卡尺测量胎鼠体长和尾长. 结果 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孕鼠吸收胎明显增多,出现死胎和流产,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正常对照组胎鼠重量、体长和尾长增加明显(胎鼠重量:40.69±11.63,173.43±30.19,495.56±73.97,967.62±83.34:体长:11.53±0.95,16.83±1.15,20.86±1.25;尾长:5.26±0.56,8.08±0.98,10.54±0.58),胎盘重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48.62±11.87,87.14±14.05,94.44±12.29,93.33±13.00),胎盘系数呈降低趋势(1.30±0.52,0.51±0.09,0.20±0.05,0.10±0.02),实验组变化趋势不及正常对照组的明显(胎鼠重量:51.11±13.89,148.16 ±36.09,296.11±58.63;体长:11.51±1.42,14.04±1.59;尾长:4.04±0.95,6.87±0.87;胎盘重量:49.31±9.42,66.41±13.28,52.22±12.15;胎盘系数:1.03±0.32,0.48±0.15,0.18±0.05),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的比较显示除第12天组的胎盘胎鼠重量、第14和16天的胎盘系数,还有第14天的胎鼠体长外,其他数据实验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BALB/c小鼠可导致胎盘功能障碍,胎鼠生长发育受限,且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可出现死胎和流产等病理性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弓形虫感染孕鼠胎盘分泌的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含量和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表达,分析弓形虫感染对孕鼠胎盘激素水平和胎鼠发育的影响。方法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0.2ml/只(含50个速殖子)感染孕8d小鼠,分别于感染后12、14、16和18d处死,取胎盘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F-Ⅱ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β-HSD2的表达。未感染孕鼠做健康对照。结果健康对照组孕鼠胎盘组织IGF-Ⅱ含量随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弓形虫感染组IGF-Ⅱ含量先降低后升高。IGF-Ⅱ含量不同妊娠天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妊娠天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β-HSD2含量,不同妊娠天数健康对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天数弓形虫感染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4d、16d、1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鼠孕中期,胎盘IGF-Ⅱ含量及11β-HSD2表达降低,可能影响胎盘血管形成及糖原合成与转运及进入胎儿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从而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对孕鼠及胎鼠染色体的影响,探讨弓形虫的致畸机制。方法通过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试验和微核(MN)试验,检测妊娠期感染弓形虫的小鼠骨髓细胞及胎鼠肝细胞的SCE和MN发生率。试验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t检验)。结果孕4d及孕11d感染弓形虫,孕鼠骨髓细胞SCE发生率实验组为(3.39±0.94)/细胞和(3.33±0.90)/细胞,阴性对照组为(3.89±0.97)/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肝细胞SCE发生率实验组为(3.06±0.69)/细胞和(3.09±0.68)/细胞,对照组为(2.71±0.91)/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鼠骨髓细胞MN发生率实验组为(3.00±0.53)‰和(2.75±0.71)‰,对照组为(2.5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鼠肝MN发生率实验组为(4.25±0.64)‰和(4.00±0.76)‰,对照组为(3.5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对孕鼠及胎鼠染色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中期BALB/c小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妊娠中期BALB/c小鼠胎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妊娠第8d,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和18d分批处死孕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胎盘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孕鼠胎盘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酶的活力单位均在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妊娠天数的比较显示,除妊娠18d的Caspase-3酶活力单位外,其余各妊娠天数的凋亡率以及酶活力单位实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鼠胎盘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致使胎盘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孕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对孕鼠胎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孕鼠模型,采用胎盘组织压片及病理切片,观察胎盘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胎盘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观察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在胎盘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感染组胎盘组织压片中可见弓形虫虫体逐渐增加,HE染色可见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凋亡小体;TUNEL证实感染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显著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感染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显著增强、bcl-2表达减弱(P〈0.05)。结论 刚地弓形虫侵入胎盘组织,可通过上调滋养层细胞bax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而诱导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影响胎盘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对孕鼠血清孕酮(progesterone)及雌三醇(estriol)含量的影响。方法孕中期BALB/c孕鼠随机分为染虫组和健康对照组,染虫组经腹腔无菌接种纯化的RH强毒株弓形虫速殖子,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0.01mol/LPBS。分别于妊娠第10、12、14、16、18d,摘孕鼠眼球取血,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结果在孕第10、12、14d,孕鼠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染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第1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可引起孕鼠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下降,这可能是弓形虫感染致胚胎发育迟缓、胎盘组织炎性病变及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结果,也可能是胚胎发育迟缓、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鼠感染弓形虫后出生子鼠的身体、智力发育、寿命、免疫功能及干预效果。方法以1×103个/ml和2×103个/ml RH株弓形虫0.1ml腹腔感染孕中期鼠(d10),获得分娩子鼠。1.1比较不同剂量感染母鼠产子鼠体重、智力发育、寿命情况;1.2非感染组、孕期感染弓形虫所产阳性、阴性子鼠的体重、智力发育、寿命比较;1.3对阳性子鼠干预效果观察。结果重度感染组、感染阳性组子鼠体重轻、智力低、寿命短。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智力高、寿命长;与非感染组比较,智力低、寿命无差别,感染阳性组治愈后再感染时,非感染组12月龄感染率最低,重度感染组2月龄最高。阳性率与抗体IgG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孕期感染弓形虫可使存活子代体重减轻、智力降低、寿命缩短,其严重程度与感染剂量大小有关,及早地采取有效干预,可使子代的发育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BALB/c小鼠经口感染(灌胃)弓形虫速殖子后肠液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及肠道粘膜组织诱导与效应部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肠道粘膜免疫应答机制.方法 将6~8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经口感染(灌胃)弓形虫RH株速殖子5×104个/只,对照组给予等量PBS.于感染后第2、4、6、8、10、13、16、19、22、25 d处死小鼠,每次5只.收集各时间点肠道冲洗液,用ELISA法测定肠液IgA水平;分离第2、4、6、8、10 d Peyer's Patches(PP)、肠系膜淋巴结(MLN)及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制备悬液并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在感染后第4、6、8、13 d实验组的肠液IgA抗体分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PP结CD4+T细胞水平在6、8、10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D4+/CD8+比值在6、8、10 d显著升高(P<0.05).肠系膜淋巴结的CD4+、CD8+及CD4+/CD8+比值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感染后第6、8、10 d,效应部位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CD8+T细胞增高显著(P<0.01)、CD4+/CD8+比值倒置(P<0.05).结论 经口感染弓形虫BALB/c小鼠的肠道产生高水平的IgA抗体,作为局部首道屏障,发挥着重要的抗虫作用.诱导部位PP 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高,诱导对弓形虫抗原的处理提呈作用;效应部位IEL CD8+T细胞亚群增殖明显,在清除虫体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深入研究弓形虫棒状体效应分子ROP16与虫株毒力及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弓形虫ROP16I/III基因敲除RH株(RHΔROP16)攻击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与野生株感染鼠比较,动态观察感染动物发病症状、存活时间; HE染色观察脑组织、肺组织病理学差异,qRT-PCR检测脾细胞炎性及抑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小鼠的发病症状无明显差异;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部及脑部病理学改变亦未见无明显差异;qRT-PCR检测并用Graph pad分析两组虫株感染小鼠的脾细胞Arg-1、IL-10、IL-12、TNF -α及IFN-γ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数据表明在感染相同时间ROP16缺陷株感染小鼠Arg-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虫株(P< 0.05);而IL-10、IL-12、TNF-α和IFN -γ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I型弓形虫RH株的ROP16I/III并非是决定急性感染期弓形虫毒力的唯一效应分子;ROP16I/III可诱导宿主Arg-1高表达,提示与巨噬细胞内虫体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的动态病理变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昆明种孕鼠尾静脉注射弓形虫NT强毒株滋养体孵育液,于注射后第2、4、8、12、24、48、72h分批处死,动态观察孕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肺、肾、脾、心等脏器的实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均发现弓形虫,引起的病理变化均为非特异性,表现为实质细胞的轻度变性、坏死及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本实验结果提示在积极预防、治疗先天性弓形虫病胎儿发育异常的同时,对母体各脏器的功能、形态学变化需引起足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弓形虫感染对BALB/c孕鼠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胎盘催乳素(PL)和雌三醇(E3)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妊娠第8 d,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于妊娠第12、14、16、18d分批摘眼球取血,处死孕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孕鼠血清CG、PL和E3含量。结果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孕鼠血清CG含量均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降低,PL和E3含量均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升高(CG:F对照组=19.306,F实验组=57.620;PL:F对照组=17.449,F实验组=46.720;E3:F对照组=239.546,F实验组=22.841,P均〈0.01);妊娠第16 d和第18 d时3种激素含量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G:t16=4.351,t18=13.367;PL:t16=4.034,t18=2.875;E3:t16=4.265,t18=11.499,P均〈0.01)。结论妊娠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血清中胎盘激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这可能是虫体感染所致的胎盘组织病理损伤和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结果,也可能是感染所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产、流产等不良妊娠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19,(7)
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弓形虫棒状体效应分子ROP16与虫株毒力及致病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弓形虫ROP16_(Ⅰ/Ⅲ)基因敲除RH株(RH_(ΔROP16))攻击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与野生株感染鼠比较,动态观察感染动物发病症状、存活时间; HE染色观察脑组织、肺组织病理学差异,qRT-PCR检测脾细胞炎性及抑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小鼠的发病症状无明显差异;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部及脑部病理学改变亦未见无明显差异;qRT-PCR检测并用Graph pad分析两组虫株感染小鼠的脾细胞Arg-1、IL-10、IL-12、TNF-α及IFN-γ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数据表明在感染相同时间ROP16缺陷株感染小鼠Arg-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虫株(P0.05);而IL-10、IL-12、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型弓形虫RH株的ROP16_(Ⅰ/Ⅲ)并非是决定急性感染期弓形虫毒力的唯一效应分子;ROP16_(Ⅰ/Ⅲ)可诱导宿主Arg-1高表达,提示与巨噬细胞内虫体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刚地弓形虫致BALB/c小鼠受精卵发育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感染是否影响小鼠受精卵的发育及卵裂,探讨刚地弓形虫对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染虫对照A组和染虫B—E组,A组每只腹腔注射PBS0.2ml;B—E组每只依次腹腔注射刚地弓形虫速殖子25、50、100、200个,注射体积均为0.2ml。染虫3d,使小鼠超排、合笼,查阴栓,将查获阴栓的各组小鼠再随机分为A1-A3、B1-B3、C1-C3、D1-D3和E1-E3组,观察各组小鼠受精卵于受精24、48和72h后的卯裂情况。结果染虫B组与对照A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染虫C~E组小鼠受精24、48h回收的胚胎总数、受精卵百分率均小于A组(P〈0.05),而在受精72h后,C组与A组无差异,D、E组小于A组(P〈0.05);在受精24h后,1-C胚率比对照A组高(P〈0.05),2-C胚率则比A组低(P〈0.05);在受精48h后,桑椹胚率低于A组(P〈0.05);72h后囊胚率低于A组(P〈0.05),而发育延迟胚率和退化胚率在受精48、72h后则都高于A组(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对小鼠受精卯的发育具有-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IFN-γ对感染弓形虫孕鼠细胞免疫状态及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取BALB/c孕鼠60只随机分为阳性感染对照组、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孕鼠妊娠第8天用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治疗组于妊娠第7、8、9天用1000UIFN-γ治疗。所有各组孕鼠在妊娠第10、12天尾静脉采抗凝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水平。并在妊娠第12天解剖孕鼠,观察活胎率及胎仔脑组织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感染对照组及IFN-γ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在孕后第10、12天CD4^+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明显;但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妊娠第10、12天CD4^+T细胞显著升高,CD8^+T细胞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活胎率也明显升高,宫内胚胎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IFN-γ治疗可以改善感染弓形虫孕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孕鼠免疫力,减少垂直传播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心肌炎动物模型。方法:用巨细胞病毒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结果:MCMV感染小鼠心肌炎发病率为69.4%,死亡高峰在感染后7~14d,死亡率为11.11%;44.5%的感染鼠出现心外膜炎。MCMV感染的第7天,心肌细胞出现肿胀、变性,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灶性浸润;第14天,可见单个心肌细胞核固缩、溶解,心肌细胞小灶性坏死、崩解,周围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于感染后7~14d达高峰,第14天后开始减轻。MCMV感染小鼠全部心肌病变积分均≤2分,属轻度心肌炎改变;心电图的改变率达50%。结论:该心肌炎动物模型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转归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