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胰腺癌在消化道肿瘤中预后最差,化疗极易耐药,导致胰腺癌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与胰腺癌干细胞有关。,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胰腺癌干细胞的发现、分离、鉴定、信号转导通路和靶向胰腺癌干细胞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尤其是胰腺癌干细胞靶向给药系统取得的较大进展,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病死率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分子靶向药物在胰腺癌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几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理及对比,介绍胰腺癌的治疗应用前景,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中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现状将会进一步改观,并最终将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徐思羽 《中国药事》2018,32(9):1257-1263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都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胰腺癌5年生存率小于5%,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癌对放疗和化疗具有高抗药性,所以目前对胰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然而随着靶向药物的进步给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利用分子生物学上的一些治疗方法,比如RNA阻断剂、自杀基因、溶瘤病毒、小分子阻断剂和抗体,取得了瞩目的临床前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pancreatic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PCAFs)是胰腺癌基质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之一,是胰腺癌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的主要贡献者。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还能与胰腺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广泛而多样的串扰,促进胰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增强胰腺癌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抗性。因此,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一个热门靶标。本文从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来源、特性和生物学作用出发,对近年来用于抑制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活性的药物以及可提高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药物靶向递送效率的策略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健  谢敏 《药学进展》2008,32(3):121-126
综述与胰腺癌新生血管有关的生长调节因子及其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胰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较其他常见癌症患者低,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目前有研究表明,抑制胰腺癌血管新生有可能成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胰腺癌血管新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转录因子NF-κB及C-蛋氨酸/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以这些调节因子作为靶点寻找合适的药物已成为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v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成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新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胰腺癌中过表达或高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86.6%.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表达的阳性率为22.7%。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胰腺癌有密切的关系,对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以及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胰腺癌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腺癌治疗靶标,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Medline、维普和万方资源系统检索胰腺癌治疗的分子靶标并进行综述。结论新靶标的发现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方向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的消化道系统肿瘤。胰腺癌的传统化疗方案靶向性不高,治疗效率低,存在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纳米靶向递药系统迅猛发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许多的新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胰腺癌化疗的研究进展,从被动靶向、物理化学靶向、主动靶向和化疗药物的联合运载四个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选择受限,且治疗后长期生存率低下。随着胰腺癌肿瘤微环境(TME)研究的逐渐深入,细胞外基质(ECM)作为其中重要成分被认为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耐药中发挥作用,目前已有研究确定胶原蛋白、透明质酸(HA)等成分为胰腺癌提供物理、生化及细胞信号传导作用等。本文综述了胰腺癌ECM中主要成分及对其在肿瘤发展中作用的理解,以及目前针对胰腺癌ECM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高和生存率低,药物治疗尤其是化疗已成为晚期胰腺癌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方兴未艾,近年来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本文拟对晚期胰腺癌的一线、二线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预后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差者之一 ,由于胰腺癌起病隐匿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而且其解剖位置特殊和肿瘤生物学侵袭性高 ,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外科治疗的机会。长期以来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主要采取解除黄疸和十二指肠梗阻或单纯剖腹手术活检。为解除胆道和十二指肠梗阻、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 ,仍需进行适当的姑息治疗 ,成为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寻求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尽量减轻病人痛苦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晚期胰腺癌患…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一种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因为病情的复杂多变,胰腺癌的治疗没有特定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识别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分子机制对于理解胰腺癌的本质及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BRCA1/2基因是目前已知的与胰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BRCA的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针对该靶点的PARP抑制剂显示出了较为满意的疗效,PARP抑制剂可通过合成致死、PARP-1-DNA捕获等机制可对BRCA突变的肿瘤产生抑制效果,进而发挥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本文通过对BRCA基因与胰腺癌、PARP抑制剂及其抗肿瘤分子机制、PARP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的介绍,以期为治疗胰腺癌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抑制剂锌原卟啉Ⅸ在光动力治疗(PDT)胰腺癌中的作用,从而为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敏感性提供依据。方法 CCK-8法检测PDT及锌原卟啉Ⅸ(ZnPPⅨ)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中HO-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构建胰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进一步观察PDT及ZnPPⅨ对胰腺癌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PDT联合ZnPPⅨ干预胰腺癌细胞能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率(P <0.05);PDT胰腺癌细胞中HO-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而PDT联合ZnPPⅨ干预后的胰腺癌细胞HO-1表达明显降低(P <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PDT联合ZnPPⅨ干预可抑制胰腺癌皮下种植瘤的生长,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降低。结论 血红素加氧酶-1抑制剂ZnPPⅨ可增强胰腺癌光动力治疗的敏感性,可能成为胰腺癌光动力治疗的潜在增敏剂。  相似文献   

14.
杨爱琴  谢捷明 《海峡药学》2012,(10):112-115
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甚理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通路在胰腺癌细胞的发生、增殖、转移、血管形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针对EGFR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已陆续开发和应用。本文就EGFR的结构、功能以及EGFR抑制剂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研究其发病机制,尽早开发用于体外诊断的方法对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中含有信号分子,在癌细胞的对话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长链非编码RNA作为一类单链RNA同样在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锁定外泌体中lncRNAs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药理学等实验技术,研究外泌体lncRNAs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对胰腺癌发病机制做深入探讨,可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基因治疗靶点和策略,为胰腺癌早期筛查及分子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胰腺癌在早期阶段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早期检出率不高,多数胰腺癌患者确诊为胰腺癌时,其肿瘤已进展至局部晚期阶段,失去根治性手术时机,针对这类胰腺癌患者,临床主张实施化疗[1]。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是胰腺癌化疗时常用的药物,有研究指出,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对胰腺癌的抗肿瘤效果不及吉西他滨+奥沙利铂[2],本研究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11例Ⅱ、Ⅲ期的胰腺癌,其中,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结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5例单独应用3DCRT治疗(对照组).结果疼痛缓解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8%和80.8.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 PR)分别为78.8%和42.3%(P<0.01).结论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3DCRT与区域性动脉化疗结合,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24):3453-3456
目的:为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胰腺癌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十余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就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等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加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其抗胰腺癌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激活AMPK、抑制炎症因子、抑制特异蛋白转录因子、抑制肿瘤干细胞等。虽然二甲双胍抗胰腺癌作用的临床前研究较为乐观,但其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还需设计更严密的临床试验以获取更充分的证据,从而为治疗胰腺癌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都比较低。目前的治疗方案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又包括单独和联合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现就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几种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72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小成 《安徽医药》2007,11(5):432-433
尽管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属于晚期,胰腺癌的总体死亡率高,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为诊断后2~3个月 [1],预后很差.近20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5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5~7位 [2].胰腺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72例具有较完整资料的胰腺癌患者,总结了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