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14 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 74例。所有患儿首先进行变应原皮试 ,治疗组根据皮试阳性的吸入性变应原配制脱敏液 ,按常规脱敏和维持脱敏二个阶段对其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疗程 8个月至 18个月。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和外用药物治疗。结果 特异性免疫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 2 % ,对照组为 68 9% ;其中痊愈率治疗组为 68 9% ,对照组为 17 6% ;有效率治疗组为 2 4 3 % ,对照组为5 1 3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文  华莉  杨伟华  谢光雄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01-1503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9例哮喘儿童进行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对111例过敏原阳性者分为健康教育组、脱敏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9例哮喘儿童过敏原测定均为阳性。111例过敏原阳性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变化,脱敏组与健康教育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并进行脱敏与健康教育,可减少复发或减轻病情,对防治儿童哮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尘螨皮试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治疗价值 ,对 72例和 1 0 0例分别患支气管哮喘和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 ,采用 1∶ 1 0 0的尘螨浸液进行皮试 ,观察皮肤反应 ,皮肤风团≥ 5mm者为阳性 ;将呈现阳性反应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脱敏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支气管哮喘组和上呼吸道感染组中的皮试阳性例数分别为 65例 (90 .3% )和 2 4例 (2 4 .0 % ) ,两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 ;2脱敏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而 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提示 :尘螨过敏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 ,脱敏治疗对其有较好的疗效和预防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性治疗)应用于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把216例经吸入性变应原皮试(又称过敏源实验)检测后,其结果呈阳性的哮喘患儿,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人,其中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免疫治疗时,除了使用有针对性进行配置的脱敏液进行治疗外,不再使用别的抗过敏类药物。结果对照组显效8例(7.41%),有效21例(19.44%),无效79例(73.15%),总体有效率为26.85%;治疗组显效60例(55.56%),有效45例(41.67%),无效3例(2.77%),总体有效率为97.22%。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脱敏性治疗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非常确切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胆碱能药物在支气管哮喘疾病问题上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抗胆碱能药物的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项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这2年内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溴化异丙托品予以治疗[1],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将吸入性变应原的提取液滴在患者的皮下或者舌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结果机械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问题上,抗胆碱能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变应特异性免疫疗法,总有效率分别为90%、80%。结论虽然抗胆碱能药物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效果上优于变异特异性免疫疗法,可是起效的时间比较慢。从长远来看,抗胆碱能药物不太容易出现耐药的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当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对于由变应原引起的哮喘,查清变应原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80例4~14岁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引起儿童哮喘患者常年发病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并为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2年以上进行评价。结果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25例,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30例,用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0%,两组脱敏治疗均有明显效果,P<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液总IgE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与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用药组,采用吸入性低分子肝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与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效果上不良反应小,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李治  庞春芬 《现代保健》2009,(34):78-79
目的探讨变应原-阿罗格治疗过敏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安全件。方法过敏件鼻炎40例,支气管哮喘65例,分为常规治疗和维持治疗。常规治疗:每周1次,共15次;维持治疗:共10次。结果过敏性鼻炎有效率90.24%,支气管哮喘有效率93.69%。结论阿罗格脱敏疗效确切,未发现全身副作用,局部副作用较少、较轻,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向东 《现代保健》2010,(14):52-53
目的 观察并探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吸入,使用的舒利迭用量为每次1吸,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糖皮质激素吸入,使用必可酮用量为每次1吸,每天2次.结果 舒利迭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制酸药物对GER的作用.方法采用便携式24hpH值自动记录仪对20例哮喘恶者进行六项返流指标监测,10例正常人作对照,并随机抽10例哮喘合并GER患者进行抗返流治疗.结果哮喘组六项返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合并GER的发生率为70%,用H2拮抗剂对l0例合并GER者抗返流治疗,,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哮喘与胃食管返流之间有密切关系,GER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H2拮抗剂对哮喘合并GER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熊明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22-502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给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5例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症状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0%,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P<0.05.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组与单独应用布地奈德组比较,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显著减少,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贺临  陆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25-4227
目的:观察加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与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疗效。方法:6个月~3岁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24)与口服泼尼松组(B组,n=24),对照组为6个月~3岁的健康体检儿童(C组,n=20)。B组在常规GINA方案治疗的同时短期加服泼尼松片3~7天,1~2 mg.kg-1.d-1(总量不超过40 mg),分2~3次。治疗第3天,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检测3组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IgE、IL-4水平均明显提高。B组患儿疗效优于A组,其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及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A组(P<0.05),两组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泼尼松片比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好,其原因为弥补了婴幼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差的缺陷,发挥了糖皮质激素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大呼吸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7%和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后最大呼气流量和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凡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CP、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李倩雯  张震  刘雪 《现代保健》2014,(33):46-4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苦内酯片联合特布他林持续性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内科收治并经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苦内酯片口服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苦内酯片口服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较单纯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较显著,且安全性好,可作为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刘杰 《现代保健》2013,(19):102-10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指数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3%(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P〈0.05);治疗组患者的FVC、PEF、FEV1、MMEF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数,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治疗,以吸氧、抗炎,舒张支气管扩张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而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好转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355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利多卡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疗效佳,而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付佩佩 《现代保健》2013,(20):21-23
目的:比较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患中度间歇性哮喘的学龄前儿童(3~5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50/100μg(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12小时吸入1次,孟鲁司特钠4mg(杭州默沙东)晨起顿服1粒;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50/100μg(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12小时吸入1次,两组用药后均用温水漱口。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呼气峰流速值(PEFR)的变化及哮喘日夜症状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EFR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和孟鲁司特片联合治疗学龄前儿童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可显著提高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