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背皮样囊肿鼻背板缺如1例关世红,左焕芹,李静外界右侧鼻背皮样囊肿为一先天性疾病。因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外胚层组织残留在各面突彼此接合处所致。文献中报道发生在鼻骨下端和隔背软骨鼻背板交界处囊肿伴有鼻背板缺如者较少见。我院于1994年2月收治1例。患者男,...  相似文献   

2.
目的鼻内镜等离子辅助下鼻前庭囊肿切除与传统齿龈切口切除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03月-2019年01月在本院就诊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其中45例患者行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等离子组),45例患者行传统齿龈切口切除鼻前庭囊肿(齿龈组),(两种手术均经同一医生在相同条件下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采用疼痛VAS评分),术后感染复发等情况。结果等离子组较齿龈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辅助治疗鼻前庭囊肿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有效术式,且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观察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及治疗效果等。结果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完整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上唇麻木肿胀,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前鼻孔狭窄等。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无复发,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鼻皮样窦囊肿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在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施行鼻皮样窦囊肿鼻内造袋术的新方法。方法报告1例先天性鼻皮样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CT检查结果,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以及18个月的随访结果。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先天性鼻皮样窦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结果在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施行鼻皮样窦囊肿造袋术避免了颜面部切口,随访18个月患者情况良好,外鼻无畸形,鼻皮样窦囊肿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中隔进路鼻皮样窦囊肿造袋术为先天性鼻皮样窦囊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耳鼻咽喉科,揭盖术较早应用于鼻窦黏液囊肿、会厌囊肿和咽囊囊肿等治疗[1].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揭盖技术被应用于鼻前庭囊肿的治疗.国内外陆续有文献报道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我科既往均采用传统经唇龈沟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近年来,笔者尝试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10例,也取得满意疗效,且具有传统手术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1]鼻前庭囊肿,术后有面部麻木不适等并发症;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虽简单,但术中对鼻前庭皮肤切除较多,术后有并发鼻前庭狭窄风险。我科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剜除术,对鼻前庭皮肤最大限度保留,而且术后不易复发。本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8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囊肿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在导航鼻内镜下对121例鼻窦囊肿施行手术,其中上颌窦黏液囊肿12例,上颌窦黏膜囊肿5例,筛窦黏液囊肿43例,额窦黏液囊肿29例,蝶窦黏液囊肿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囊肿的准确位置,根据术中探针的指引通过最短的距离到达囊肿,完整或部分切除囊壁,通畅引流。结果 121例手术均准确定位了囊肿的位置,完成手术,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鼻窦囊肿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瘤切除术后鼻窦黏液囊肿形成的原因、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诊治的7例垂体瘤切除术后鼻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筛窦黏液囊肿2例、额窦黏液囊肿2例、额窦、筛窦黏液囊肿3例。鼻内镜下鼻内进路或鼻内外联合进路行囊肿切除术,一次手术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鼻窦黏液囊肿多因手术改变了鼻腔结构以及术后复查不及时造成中鼻道狭窄、粘连、鼻窦开口阻塞引起。垂体瘤切除术后鼻窦黏液囊肿好发于筛窦、额窦或额窦和筛窦并发。鼻内镜下鼻内进路或鼻内外联合进路行囊肿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建立鼻窦鼻腔的通畅引流,术后定期检查可有效减少垂体瘤切除术后鼻窦黏液囊肿的形成以及预防囊肿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于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如囊肿范围不超出鼻前庭,则开放囊腔保留囊肿底壁;如囊肿范围超出鼻前庭,则彻底去除囊壁上皮以消除囊腔。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均无复发,无明显鼻前庭瘢痕及前鼻孔狭窄等后遗症。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适应症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鼻前庭囊肿为鼻科常见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经唇龈沟径路囊肿切除、鼻侧切开径路囊肿切除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等。近年来我科对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鼻前庭囊肿临床较常见,传统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本研究探讨不同鼻前庭囊肿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其中20例行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0例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完整剥离术,20例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评估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种内镜下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患者术后并发症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疗效跟传统手术一致,无一例复发。结论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效果跟传统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创伤小、并发症少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造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辅以X-OMED动力旋转刀,经鼻前庭进路行鼻前庭囊肿造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辅以X-OMED动力旋转刀吸切鼻前庭囊肿顶壁上部并扩大其开口,使囊腔与鼻腔合二为一,完整保留剩余的底部囊壁。术后鼻腔填塞碘仿纱条。结果:鼻内镜下经鼻前庭进路辅以X-OMED动力旋转刀吸切暴露于鼻腔的囊肿顶壁,使剩余囊壁与鼻前庭正常皮肤或黏膜创缘相对爬行生长,加快创缘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辅以X-OMED动力旋转刀吸切鼻前庭囊肿上壁,施行囊肿造袋术,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13.
鼻前庭囊肿发生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鼻前庭囊肿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地分析42例鼻前庭囊肿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2例鼻前庭囊肿被覆上皮类型中,24例为假复层柱状上皮,5例为复层鳞状上皮,5例为单层立方上皮,8例为其中2种上皮的混合;23例发现有杯状细胞。所有病例均经唇龈沟进路手术切除,随访6个月~10年未见复发。结论:鼻泪管系统的发育异常在鼻前庭囊肿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手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时,彻底切除较内镜下开窗引流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黏液囊肿多发于筛窦,其次为上颌窦和额窦,蝶窦相对较少。部分囊肿可多窦融合或继发感染为脓囊肿,其破坏性均较大,可引起较严重的眶内或颅内并发症。以往鼻窦黏液囊肿多需鼻外进路进行手术。随着鼻内镜鼻窦外科技术应用,鼻窦黏液囊肿均可在鼻内镜下进行。为探讨鼻窦黏液囊肿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方式,我院于1997年10月-2007年8月应用鼻内镜治疗不同鼻窦黏液囊肿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鼻内进路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鼻前庭囊肿手术治疗的经典术式为经唇龈沟进路行鼻前庭囊肿切除术〔1〕 ,术中囊壁切除不彻底致术后复发及牙龈瘘形成者并非鲜见。自 1 990年6月~ 1 998年 6月 ,我们尝试经鼻内进路为 6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施行囊肿揭盖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8  相似文献   

16.
鼻前庭囊肿是指发生在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骨面上的一种囊性肿块,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30-50岁女性,其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科2008-07-2013-01共收治57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或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现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优越性以及鼻前庭囊肿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 3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3例住院接受经唇龈沟切口径路囊肿切除术(传统治疗组),11例在门诊非住院接受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改良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上唇麻木或水肿发生率以及平均留院时间和平均费用方面的差别。结果传统治疗组:手术时间(32.6±4.3)min,术中出血量(20.1±5.6)ml,术后上唇麻木或水肿发生率100%,平均留院时间(163±6.2)h,平均费用3649元。改良治疗组:手术时间(5.8±2.6)min,术中出血量(3.7±2.1)ml,术后上唇麻木或水肿发生率0,平均留院时间1h,平均费用572元,两组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传统治疗方式比较具有手术简单且微创、术后无需填塞且副作用少、术后无需住院且费用低廉,在门诊进行该术式是鼻前庭囊肿最佳治疗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例巨大鼻腭囊肿,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最佳治疗手段。方法治疗1例巨大鼻腭囊肿,病变范围侵犯2/3硬腭、双侧鼻底、齿槽及双侧上颌窦骨壁,并探讨巨大鼻腭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鼻腭囊肿系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可引起面部及比邻解剖畸形,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囊肿的大小、范围及其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在鼻内镜下行囊肿造袋术,疗效好,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鼻腭囊肿是一种非牙源性面裂囊肿,强调术前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经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3例侵犯上颌窦或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在鼻内镜下行上颌骨囊肿开放术,即行鼻内镜下囊肿下鼻道或鼻腔底开放术,囊肿囊壁被全部或部分切除。结果:随访6~36个月,13例患者未出现面部隆起、鼻塞及鼻腔溢液等症状,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上颌骨囊肿开放术适用于侵犯上颌窦或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较传统手术创伤小,简单高效,受侵牙齿可尽量保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动力切割器揭盖术与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在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揭盖组(22例)行鼻内镜下动力切割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等离子组(22例)于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等离子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揭盖组,且术后疼痛程度、面部肿胀程度均优于揭盖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治疗鼻前庭囊肿相比鼻内镜下动力切割器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而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临床上应引起关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