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将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 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好、安全、简便、实用,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栓塞术后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动脉瘤栓塞基础上,给予早期脑脊液置换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强直、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早期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辅以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3~10d,平均7d拔管。全部病例脑脊液由红色渐变为无色清亮的,颈项强直消失,患者头痛减轻或意识障碍改善,开颅手术者骨窗压力明显下降,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注意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并精心观察和护理,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较快的使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42-3643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抽取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常规治疗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前收治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腰大池术后常规围术期护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采用输液泵进行流速及量匀速控制等。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应用输液泵匀速控制脑脊液简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王济良 《华西医学》2009,(2):272-273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79例为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52%,x2=25.15,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刘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52-275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颅内高压、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脑脊液置换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脑脊液置换组各50例,两组初始症状接近,观察他们临床治疗中的反应和表现。结果脑脊液置换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SAH优于常规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3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行脑脊液置换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低颅压等并发症。结论做好脑脊液置换前后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及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脑脊液置换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5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头痛缓解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意识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SAH具有良好疗效,总并发症发生率少,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8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组行常规治疗加用脑脊液置换和仅用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减少,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剧烈头痛,对脑积水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122例SA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左大脑前动脉(ACA)、右ACA、左大脑中动脉(MCA)、右MCA收缩峰流速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液、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能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启鹏  谭峥嵘 《临床医学》2009,29(10):37-3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激素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头痛与颈强持续时间、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脊液置换疗法能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军辉 《临床医学》2012,32(5):62-63
目的研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0例汝阳县人民医院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脑脊液置换。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数据,并在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生发生率等远低于常规治疗,在治疗中可以选取这种方法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236-5237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外引流分组与传统治疗组 ,每组各 1 6例 ,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颅内压下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持续外引流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利用无菌输液器作引流导管 ,易于调节引流速度、控制引流量 ,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 ,从而达到平稳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入院常规用药后行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80例,在常规用药后每天或隔天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常规腰穿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同时也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