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血缘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血缘异基因脐血移植(UCBT)自1988年第一例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20年。全世界报道脐血移植的病例已经累积10000例以上。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已有力地证实非血缘异基因脐血移植是有显效的,HLA 0—1位点不合的UCBT的临床TRM、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等数据和HLA全相合骨髓移植的相仿,但UCBT的重度GVHD发生率明显减少。已经公认:异基因脐血无疑是一个造血干细胞随时可取到的新来源,尤其当病人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HLA全相合非血缘骨髓供者,也没有单倍体相合的外周血供者时。近年来,异基因脐血移植的两大新发展,一是脐血双份移植,一是脐血移植用于非恶性的难治性疾病治疗(如重症免疫缺损、地中海贫血、骨髓衰竭综合症和代谢障碍病等等)。脐血双份移植用于大体重儿童或成人病例并获得成功报告越来越多,其发展势头超过了儿童单份UCBT病例。双份异基因脐血移植的临床成功实践给有关基础研究提出许多令人困惑而又饶有兴趣的问题,例如HLA互不相合的双份脐血在体内的斗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不破坏整个移植,反而提高了植入率?双份脐血有核细胞剂量之和并不高于单份脐血移植成功的剂量,而每单份的细胞剂量都低于单份脐血移植成功需要的剂量,这样反而提高了植入率,为什么?双份脐血之间,受者之间的HLA都互不相舍,为什么受者可以在第一阶段容纳双份脐血同时植入,以后双份脐血中只有一份可长期植入,又为什么?那一份脐血细胞能优胜而长期植入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参考国际UCBT文献,就如何评价非血缘性异基因UCBT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及其发展前景,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因来源丰富、HLA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但由于单份脐带血(UCB)细胞有限,应用于成人移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应用于成人移植需从通过改良收集和冷冻复苏、体外扩增、双份UCB移植的方法,从而增加UCB造血干细胞数,弥补干细胞自身缺陷,添加辅助细胞提高干细胞植入效率.  相似文献   

3.
引言 1989年,首次报道1例范可尼(Fanconi’s)贫血患儿采用其HLA匹配妹妹的脐血(UCB)移植(UCBT)成功,7年后用于成人,并由此引致成人UCBT数百例。UCBT与骨髓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之间的区别在于实际操作的不同。首先,每份UCB含有的有核细胞(Nc)数量仅为标准骨髓移植物的1/10,外周细胞移植物的1/100,  相似文献   

4.
脐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已成为儿童和成人患者恶性及非恶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为细胞数量是决定CBT成功的主要因素,所以有限的细胞数量限制了单份脐血在高体重儿童和成人患者中的应用.2005年以来,双份CBT的开展成功地扩大了CBT的应用范围.与单份CBT相比,双份CBT后...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的造血于细胞供体不足,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与经典的骨髓移植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UCBT后存在着植入延迟及植入失败率高的缺点.虽有多种因素,如患者、疾病状态、移植时机和移植方案等均影响干细胞的植入和患者的长期生存,但是对脐血移植来说,脐血的质量和选择合适的脐血是脐血移植成败的关键一环.本文就UCBT中脐血选择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年人恶性血液病取得较多进展.UCB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单倍体移植、非血缘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相当,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选择.单份UCBT的优势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且易于控制,保留有较好的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并且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好.而UCBT的劣势在于其脐血干细胞数量少(尤其对于成年患者),因此其植入率低、植入较慢、免疫重建慢、移植早期感染发生风险高.改善UCBT的植入率低、免疫重建慢等问题,可以提高UCBT治疗成年人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丰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源.本文对今后UCBT治疗成年人恶性血液病,主要在解决UCBT植入问题、免疫重建问题、脐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为根治各种恶性血液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唯一手段,脐血移植(UCBT)作为HSCT的一种,已凭借其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脐血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有限,UCBT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相对延迟,导致感染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为了更好地了解UCBT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笔者拟就UCBT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速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脐血移植(UCBT)在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治疗白血病的远期疗效佳,同时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及白血病复发率均较低,因而引起了研究者对UCBT后机体免疫重建的兴趣.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一种天然免疫细胞,在UCBT后免疫重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UCBT后NK细胞的重建规律和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由于UCBT移植物中所含有核细胞数量仅为骨髓移植的1/10,移植物植入率相比非血缘外周血和骨髓移植低,且植入延缓,导致移植早期感染、出血等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寻找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预测UCBT后早期移植物植入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植入、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方法 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28例,进展期20例.单份UCBT 10例,双份UCBT18例.清髓性预处理方案26例,减低强度方案2例.环孢素(CsA)联合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6例患者获得稳定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8(+14~+37)d,22例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30(+25~+49)d.22例经DNA短串联重复系列动态检测+7~+21 d达全供者嵌合.18例(69%)发生急性GVHD,>Ⅱ度者1例.可评估的22例患者中6例(27%)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型.18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5(2.5~72.0)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为56.7%.复发2例,死亡10例,其中8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UCBT治疗成人高危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双份UCBT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移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以脐血纯净、易获取等移植优势逐渐被大众接受,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提供更广泛的移植物选择范围.为降低复发率,UCBT常采用清髓性预处理(MAC)方案,但是此类方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要求较高,同时可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升高.而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方案不仅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者身体状况较差的UCBT患者,并且可明显降低TRM,提高UCBT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笔者对近年来RIC-UCBT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该移植方法的成熟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种、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MSCs)移植对小鼠Ⅱ型胶原性关节炎(CIA)滑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1)应用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TM型分选式细胞分析仪,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2)弗氏完全佐剂+Ⅱ型胶原诱导CI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单份HMSCs移植治疗组、双份HMSCs移植治疗组、甲氨喋呤治疗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3) 采用尾静脉注射,除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单份、双份人脐血所含的CD34+ 细胞数均为2×105.(4)观察42 d不同分组小鼠的关节症状及进行关节炎指数测定.(5)移植后第42天全部处死动物取踝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收集数据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双份HMSCs移植优于单份HMSCs移植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份HMSCs 可作为一种新的替代细胞来源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引言 1989年,首次报道1例范可尼(Fanconi’s)贫血患儿采用其 HLA匹配妹妹的脐血(UCB)移植(UCBT)成功,7年后用于成人,并由此引致成人UCBT数百例。UCBT与骨髓移植 (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之间的区别在于实际操  相似文献   

14.
脐血移植现已成为根治性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单份脐中细胞数量有限而限制了它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我科于2002年7月为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成人患者应用双份非血缘脐血移植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血缘脐血(UCB)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 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理想造血干细胞(HSC)来源之一.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的患者由于缺乏供体,而不能采用传统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原发病复发,移植后一旦原发病复发,其治疗方法非常有限.本文就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UCBT后,原发病复发的处理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廖巧芬  胡晓蓉  张宁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36-1137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是目前根治小儿白血病、恶性肿瘤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移植成功与否与造血干细胞的有核细胞数密切相关。成人由于体重偏重导致一份脐血有核细胞数不足 ,而双份脐血联合移植是解决单份脐血有核细胞数偏低问题的途径之一。我院于 2 0 0 2年1月通过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配型 ,对一例成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施行了双份脐血联合移植并获成功 ,现将体会浅谈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2 9岁 ,体重 4 9kg ,身高 1 5 7cm ,血型“B” ,确诊“CML” ,骨髓象示慢性期。 2 0 0 2年 1月经全…  相似文献   

17.
1988年Gluckman等成功进行了首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合的同胞脐血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UCBT),1996年Kurtzberg等报道了首例HLA部分相合无关UCBT,此后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HLA全相合或部分相合无关供者脐血移植的结果与无关供者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BMT)结果相似~([1-4]),因此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进行无关供者移植已被广泛接受,目前全球公共脐血库已超过50个,登记的脐血已达300 000人份,完成的UCBT已逾万例,并有越来越多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UCB~([5]).  相似文献   

18.
由于脐血来源丰富、获得迅速,并能够耐受人白细胞抗原(HLA)1~2/6位点不相合的移植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且程度轻等特点,故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恶性及非恶性疾病正逐渐被临床广泛接受.但是,与骨髓或外周血移植相比,UCBT后原发性移植排斥率高、植入及免疫重建延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脐血已确定...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allo-HSCT)是有望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相关供者(MRD)来源有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与非血缘骨髓移植(UBMT)/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PBSCT)均为重要的allo-HSCT方式.目前,国内外均无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三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了指导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方案的选择,本文将国内外UCBT与UPBSCT/UBMT疗效比较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近年,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的广泛开展,为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将从脐血的选择、预处理方案、植入前综合征(PES)、植入失败和复发的处理等方面,对UCBT的最新进展及前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