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F)与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将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无肾病组)50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组(DN早期组)58例,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MMAGE800全自动免疫特定蛋白仪检测尿mAlb、TF,ELISA法测定血清ICAM-1。结果 DM无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Tf及血清I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DN早期组与DM无肾病组比较,尿mAlb、Tf、血清ICAM-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联合检测可将DN早期组异常检出率提高到71%。结论尿mAlb联合尿Tf及血清ICAM-1检测可明显提高DN早期患者的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谢枫 《海峡药学》2009,21(5):145-146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mg/24h)。用酶免法分别检测各组的血、24h尿中TGF-β1浓度,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β1值明显升高(P〈0.01)。同时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B1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24h TGF-β1在正常蛋白尿组病人已明显升高(P〈0.05).并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尿TGF-β1值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中会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血清、24h尿TGF-β1含量随着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水平,探讨Smad1作为生物标志物诊断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及评价肾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分成四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白蛋白尿组(LAU)、高白蛋白尿组(HAU)和极高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组、HAU组和VHAU组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组(DN组),NAU组被认为是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健康志愿者被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尿Smad1的水平,尿Smad1与尿肌酐之比(SCR)作为标准参数。结果与非DN组比,DN组SCR明显升高(P<0.05),而非DN组与对照组相比,SCR无明显区别(P>0.05),SCR在VHAU组较LAU组及HAU组明显升高,而且HAU组SCR较LAU组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SCR与ACR及糖尿病病程明显正相关。结论 Smad1或许可作为DN的潜在诊断参数,可作为DN损害程度的评价指标,而且ACR及糖尿病病程是尿Smad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是否与DN的病变程度有关。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共11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尿白蛋白阴性组(DMI)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伴明显白蛋白尿组(DM3),分别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D-D,PAI,tPa,vWF水平。结果:所有DM患GMP-140,D-D,PA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DM患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中GMP-140、D-D、,PAI在伴白蛋白尿的DM组明显高于不伴白蛋白尿的DM组,提示高凝及纤溶活性异常与DN的发生有关,GMP-140,D-D在明显白蛋白尿组又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提示随DN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紊乱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紊乱,并且与DN的发生有关,与DN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分析其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分析91例糖尿病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尿MA、HbAlc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HbAlc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bAlc水平越高,MA阳性率越高,MA浓度水平亦越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MA与HbAlc联检,可以兼顾糖尿病诊断、血糖监控及糖尿病肾病(DN)筛查监控三方面,可切实保障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监控及DN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意义。方法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90例T2DM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正常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24h);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300mg/24h);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mg/24h);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人对照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血清hs-CRP、CysC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分为四组:(1)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UACR〈30 mg/g)30例;(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UACR 30-300 mg/g)26例;(3)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UACR〉300 mg/g,血清肌酐(SCr)〈133μmol/L]36例;(4)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组(DN3组,UACR〉300 mg/g,SCr≥133μmol/L)32例。测定血清Hcy、SCr、BU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Hcy、SCr、BUN水平均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升高趋势。Hcy水平在DM组和DN1组、DN2组、DN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UACR水平呈正相关(r=0.546,P〈0.05),SCr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361,P<0.05),HbA1c水平与Hcy呈负相关(r=-0.203,P<0.05)。结论 Hcy高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TNF—α值与糖尿病大鼠肾病病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浆及尿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糖尿病大鼠肾病病变关系。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病变(DN)大鼠模型,在糖尿病肾病持续8周时,采用均相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尿中TNF-α水平,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尿素氮(BUN),考马斯亮蓝法测24h尿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血、尿中的TNF-α显著升高(P<0.05)。结论:DN大鼠血、尿TNF-α水平升高,TNF-α可能是DN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参与了DN的病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C反应蛋白(CRP)及尿β 2微球蛋白(β 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B组为正常蛋白尿组42例(UAER<20μg/min),C组为微量蛋白尿组33例(20μg/min≤UAER≤200μg/min),D组为大量蛋白尿组36例(UAER>200μg/min);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测定各组血CysC、CRP和尿β 2-MG,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检测各指标与UAER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试各指标及联合检测检效能.结果 DN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5、0.46、0.53,P<0.05);CysC、CRP和尿β 2-MG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CysC、CRP和尿β 2-MG水平的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N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T(TnT)和β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在糖尿病肾病(DN)过度表达的意义和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DM)者183例按肾功能分级分成二组,即DM组(90例)、DN组(93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T和pro-BNP水平,并加以比较。结果DN组患者中的TnT和pro-BNP水平比DM组患者明显升高。结论TnT和pro-BNP在DN患者中过度表达,可作为2型糖尿病进展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其机理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时TnTpro—BNP产生过多,而由于肾功能下降导致排泄减少,共同导致TnT和pro-BNP血清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Ⅱ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8例2型糖尿病(DM)(包括单纯DM28例、DN30例)和4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Urea)和肌肝(Cr)水平。结果单纯DM及DN患者血清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N患者随着病情进展,CYSC浓度逐渐升高。结论血清CysC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肾功能指标,与DN疾病严重程度平行,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尿系列蛋白的检测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N)早期常缺乏任何明显的临床表现,诊断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临床DN,则缺乏有效方法制止其发展,早期诊断对DN的防治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1].我科对184例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同时进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AI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微量转铁蛋白(TRF)及TH糖蛋白(THP)四项(简称尿系列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的测定.旨在通过四种尿蛋白的测定比较,探讨和寻找DN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使用NHE-1000高频心电检测仪对4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HRV各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临床DN组HRV下降更为显著于早期DN组。结论:两组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存,而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胡丽萍 《海峡药学》2010,22(2):142-143
目的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测定40例健康志愿者和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再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周后,再次测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较健康志愿者组高,且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就已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栓调节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下降。结论血栓调节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树荣 《北方药学》2014,(12):55-55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予以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加明显(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血肌酐(Scr)明显下降(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相比,可能明显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更能有效地降低血肌酐,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胱抑素C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巢卫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48-164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测定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血清胱抑素C(Cys-C)的浓度。并与其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Cr)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不良组血中(Cys-C)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中,mAlb/Cr阳性率为28.6%,血清Cys-C增高阳性率为4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血清镁与尿蛋白和尿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中国医药》2006,1(9):526-527
目的 探讨尿蛋白和尿酶与血清镁水平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Arsenzo-Ⅲ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g^2+水平及尿蛋白和尿酶。结果血清Mg^2+不仅与尿β-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直线相关(P〈0.005),并与患者年龄直线相关(P〈0.005)。血清Mg^2+随着尿蛋白和尿酶的升高而升高(P〈0.005)。然而单项白蛋白升高组血清Mg^2+却较3项正常组稍低(P=1.991)。结论 糖尿病肾病(DN)病情越重血清Mg^2+水平越高。糖尿病肾病进入临床期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镁剂应慎重。尿蛋白尿酶与血清Mg^2+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KBp65的磷酸化活化表达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白介素-1B水平,探讨NF—KB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老年患者(DN组)66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C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炎症指标:外周血NF—K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观察DN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DN组外周血NF—KBp65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一6、白细胞介素-1B水平比NC组升高。相关分析显示,NF—KB与FBG、GHB、HOMA—IR、UAER正相关。结论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NF—KB表达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水平影响其活性,其中尿白蛋白及高血糖可升高NF—KB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D-Dimer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继发性纤溶亢进特异性指标D—二聚体(D—Dimer)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筛选89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N0)、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并与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D—Dimer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浆D—Dimer水平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但单纯糖尿病组血浆D—Dim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浆D—Dimer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对D—Dimer的影响较大。结论:血浆D—Dime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关,对早期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