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VCS技术对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GEN-S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VCS技术对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方法分别采用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对182例正常对照组和8612例患者标本中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百分率(MO%)>12%R共327例各种疾患的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GEN-S仪器计数分类和手工显微镜分类的五种白细胞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疾患组当仪器分类MO%>12%时,肝病组、肾病组、癌症化疗组、肺病组的MO%结果仪器法显著高于手工法(P<0.01),肾病组、肺病组和癌症化疗组的淋巴细胞百分率(LY%)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肝病组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仪器法显著低于手工法(P<0.01)。结论贝克曼库尔特GEN-S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结果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但对白细胞分类MO%>12%的标本应手工复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国Beckman Coulter 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进行病情监测。方法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镜检法对单核细胞百分率(MO%)在15%~20%和大于20%的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与人工分类是否一致,进而对仪器法的可靠性作出评价。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的5种白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在15%~20%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分类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MO%20%的血标本,仪器法所测MO%结果高于手工分类法(P0.01),其他细胞两种分类方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结果正常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准确,但对MO%15%的血标本需手工复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VCS变化。方法以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60例甲亢患者外周血自细胞检测,比较白细胞及其分类的数量变化;同时进行VCS参数的数据分析。结果60例甲亢患者单核细胞相对计数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9.0±3.1)%、(4.8±1.9)×10^8/L,均高于对照组的(6.5±2.3)%、(3.6±1.2)×10^8/L,两组之间差别显著(P〈0.01)。甲亢患者具有LMR、中性粒细胞V-均值、淋巴细胞C-均值均降低的特征。LM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50.8%(cutoff值=4.0)。中性粒细胞V-均值、淋巴细胞C-均值对甲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ROC下面积分别为0.629、0.706)。结论甲亢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上升,LMR比值降低,白细胞VCS参数有助于临床上甲亢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COULTER○RSTKS[1]基于库尔特原理对通过的每个白细胞进行VCS测定(体积volume、电导性conductivity、光散射scater)而进行白细胞分类。但仪器关于真菌感染标本图像,则未见报道[2]。本文作者在临床标本检测中发现一例真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体积、高频传导、激光散射(VCS)技术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体积(V)、核浆比例(C)、胞浆颗粒特性(S),分析所测定结果。结果 1024名湛江市区健康人外周血的NEV、NEC、NES、LYV、LYC、LYS、MOV、MOC、MOS、EOV、EOC、EOS等参数的结果分别为139.5±5.4、159.9±6.2、144.6±3.8、83.9±2.8、123.3±4.6、63.1±2.9、164.1±4.6、133.6±5.9、87.6±2.3、158.9±5.9、161.0±5.9、197.9±8.1;男、女组间NES、LYV、LYC、LYS、MOV、MOS、EOV、EO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建立血细胞分析仪的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正常参考值时应考虑性别、年龄因素的差异,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可确保VCS参数在临床上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白细胞VCS分类参数在孕妇产前、产后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检测92例单胎妊娠妇女(妊娠组)和94例健康非孕期妇女(对照组)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的平均体积(NEVx)、平均射频(NECx)、平均激光散射(NESx)、淋巴细胞的平均体积(LYVx)、平均射频(LYCx)、平均激光散射(LYSx),单核细胞的平均体积(MOVx)、平均射频(MOCx)、平均激光散射(MOSx)及以上各分类参数的标准差(s)。结果妊娠组中除产后组的MOCx、产前组的NESx外,其余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中的WBC、LYCx、MOCx、NESx与产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产前组中的MOCs、NESs,产后组NESs、LYSs外,其余参数的标准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组中NEVs、MOVs、NESs、LYSs、MOSs和产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VCS参数在孕妇分娩前后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可作为临床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胡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424-3426
目的 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体积、高频传导以及激光散射(VCS)技术对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外科手术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的WBC、NE、LY、MO及各自VCS的平均标准差(VCS-SD)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外科手术组WBC、NEV、NEC、NES、LYV、LYC、LYS、MOV、MOC及MOS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及外科手术组与细菌感染组WBC-SD、NEV-SD、NEC-SD、NES-SD、LYV-SD、LYC-SD、LYS-SD、MOV-SD、MOC-SD及MOS-SD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7的指标包括:WBC、ANC、MNV、NDW、MLV及MLC.结论 白细胞VCS参数可作为判断细菌感染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体积(V)、传导性(C)、激光散射性(S)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体积、高频传导、激光散射(VCS)技术测定5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6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及单核细胞(MO)的体积、核浆比例、胞浆颗粒特性以及它们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SD)。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感染组中的NEV、NEV-SD、NEC、NEC-SD、LYV、LYV-SD、LYC-SD、LYS、MOV、MOV-SD、MOC均增高(P<0.05),而NES则减少(P<0.05)。在感染组以WBC 10×109/L为界分成的2组中,除NEV、NEV-SD在WBC>10×109/L组中较WBC≤10×109/L组增高外(P<0.05),其他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可使外周血白细胞(包括WBC不升高的情况)的VCS参数发生相应改变,检测其VCS参数可作为了解细菌感染程度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常规检查是门诊、住院病人的必查项目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着重要的科学依据。库尔特JI-IR血液分析仪利用电阻法原理将抗凝全血进行细胞计数及用库尔特直方图分类法对有核细胞进行三分类———中性粒细胞(GR)、淋巴细胞(LY)、大个单个核细胞群(MO)。该血液分析仪细胞计数的标本数量大、检测项目多、分类涉及面广、误差小、重复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检验科。但在分类中,仪器仅能在核的大小上区分细胞类型,且不能单独将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出,而给某些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研究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菌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5例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对照1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分别使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的WBC值和VCS参数,并按照WBC值的大小将观察者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结果观察组WBC、ANC、MNV、MNV-SD、MLV-SD和MLC值高于对照1组,且对照1组WBC、ANC、MNV、MNV-SD、MLV、MLV-SD、MLS和MLC值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1组MNV和MNV-SD值高于观察2组,且观察2组MNV和MLV-SD值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另外,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MNC、MLV-SD、MLC及MLS值均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白细胞VCS参数能反映出血液细菌感染时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可作为诊断血液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VCS参数在儿童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原体和细菌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20例支原体、细菌感染患儿和60例健康儿童的白细胞VCS参数,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支原体感染组的WBC,MNV,NDW,MNC,MLC,MLS,MMV,MDW和MMC明显增高,而MNS和MMS明显降低(P<0.01);细菌感染组的WBC,MNV,NDW,MNC,MLC,MMV,MDW和MMC明显增高,而MNS、MLS和MMS明显降低(P<0.01).比较两个实验组发现,支原体感染组MMV和MMC明显增高,MNS和MMS明显降低(P<0.01);而细菌感染组以MNV和MNC增高明显为特点(P<0.01).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VCS参数在小儿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VCS技术检测白细胞时无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的原因。方法 采用以VCS技术为检测原理的血分析仪器分析血常规标本,无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的为测试组,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的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两组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体积(V)、传导性(C)和光散射(S)这3项参数进行统计。制备血涂片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形态观察并进行分类计数。结果 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分别为V:(141.8±6.9)fL、C:145±7.3、S:136±4.8;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的VCS参数分别为V:(152.9±10.1)fL、C:147±12.0、S:194±7.6。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测试组两类细胞的3项VCS参数仪器皆未提供,经涂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分类计数后,其嗜酸变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皆大于40%。结论 VCS技术检测白细胞若出现无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的标本,应该制备血涂片并进行瑞-吉染色,人工镜检分析其实际分类比例并在报告中予以描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不同病毒载量的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VCS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湘雅医院200例HBV感染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其血液中HBV DNA量分为低于检测下限组、低中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 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DXH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NV-SD)、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NC-SD)、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LV-SD)、淋巴细胞平均传导率(MLC)、淋巴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LC-SD)、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MV-SD)、单核细胞平均传导率(MMC)、单核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MC-SD)以及淋巴指数(Lymph index)等VCS相关参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VCS相关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HBV低于检测下限组的MNC,MLV,MLC和MMC; HBV低中病毒载量组的MNC,MLV,MMC,MMC-SD和淋巴指数; HBV高病毒载量组的MNC,MLV,MLV-SD,MLC,MMC和淋巴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5.468,均P<0.05)。MMC在各实验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669~0.762,敏感度为62.0%~74.0%,特异度为57.1%~87.5%。结论 研究发现HBV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中的MNC,MMC,MLV,MLC和淋巴指数会发生变化且与HBV DNA载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辅助判断HBV感染及复制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WBC)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 把50例标本在4°C保存,连续5d用CoulterLH750测定结果,用SPSS11. 0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血小板(PLT)计数可以稳定3d,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压积(HCT)至少可稳定5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d后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WBC分类结果从1 ~2d开始,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同时仪器出现大量的报警提示。结论 全血标本4°C保存,提高了部分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WBC分类结果。报告时应注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部分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全血标本冰箱长时间保存对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WBC)分类结果 的影响.方法 把50例标本在4℃保存,连续5 d用Coulter LH750测定结果,用SPSS11.0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血小板(PLT)计数可以稳定3 d,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压积(HCT)至少可稳定5 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 d后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WBC分类结果 从1~2 d开始,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仪器出现大量的报警提示.结论 全血标本4℃保存,提高了部分血细胞计数结果 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WBC分类结果 .报告时应注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部分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贝克曼库尔特HMX血液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HMX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项目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医院检验科。但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白细胞不分类的现象。HM X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是采用VCS技术,是从体积、核质比、颗粒特性、膜特 相似文献
20.
STKS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TKS血细胞分析仪运用电阻法测细胞体积(volume)大小,高频电导(conductivity)电磁探针测细胞内含物,及单色激光光散射(lightscater)(简称VCS技术)分析细胞结构,形状和颗粒信息,进行三维分析,直接测定周围血五种白细胞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