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技巧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7例住院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8%,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12±0.8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18±2.27)d,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1).结论:临床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术缝合技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缝合技术,能够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产妇的痛苦,并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产妇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娟 《西南军医》2012,14(3):470-471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自然分娩后消除会阴侧切口水肿、促进侧切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1年11月产后会阴侧切并伴有伤口水肿、淤血、疼痛等症状产妇500例,按床位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0例。观察组运用0.1%新洁尔灭常规擦洗,同时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会阴侧切口。对照组采用新洁尔灭常规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会阴伤口疼痛情况、肿胀情况及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48、72小时在伤口疼痛程度、肿胀消退程度、愈合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伤口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疼痛程度,消除产后会阴肿胀,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产妇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无创接产技术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分娩的1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方式,观察组采取无创接产技术。对比两组会阴情况、会阴疼痛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会阴完整率更高,会阴侧切率更低,会阴撕裂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1 d及3 d N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会阴保护相比,分娩过程中采取无创接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撕裂程度及会阴疼痛,保护会阴,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会明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工作中最常见的手术操作,经典的缝合方法是采铬制羊肠线分层缝合,皮肤切口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我们在长期临床产科工作中发现部分产妇由于肠线吸收不良,又兼会阴部外露丝线容易污染,导致会阴伤口愈口不良或裂开甚至感染;产妇产后远期还可能有伤口异物感明显及疤痕大等缺点。1997年以来我们全程采用人工合成2-0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缝合正常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口5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 30 例, 观察组患者局部切口采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 对照组患者局部切口采用常规碘伏消毒?生理盐水纱布或 1% 依沙吖啶纱布引流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0 d 者 25 例? 10 ~ 20 d 之间者 5 例, 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0 d 者 16 例? 10 ~ 20 d之间者10例? > 20 d 者4例,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Z = 2.628, P = 0.009)? 观察组患者中无明显疼痛不适 21例? 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例, 对照组患者中无明显疼痛不适5例?轻度疼痛 18 例? 中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2例, 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Z =-4.203, P < 0.001)? 结论 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轻剖宫产及会阴侧切术后愈合不良切口的疼痛程度,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皮内缝合法用于剖宫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产科收治行剖宫产分娩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产妇采用传统皮内缝合法缝合腹壁创口,改良组产妇采用改良皮内缝合法缝合腹壁创口;比较两组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及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改良组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改良组产妇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及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皮内缝合法相较于传统皮内缝合法可显著缩短剖宫产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会阴侧切术目前在大部分产科依然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会阴发生严重裂伤及促进胎儿顺利娩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对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3—0Safil可吸收肠线皮外褥式缝合会阴侧切伤口,减轻了产妇产后的痛苦感,促进产后康复,得到了产妇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皮内间断缝合联合组织胶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TIVAP植入的5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可吸收线皮内间断缝合联合组织胶缝合切口,n=264)和对照组(传统间断丝线缝合切口,n=29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瘢痕评分。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平均(35.6±5.2) min、(36.0±5.7)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334)。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Z=-3.310,P=0.001)、切口瘢痕评分(4.9±0.4对4.1±0.8,t=-14.047,P<0.000 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可吸收线皮内间断缝合联合组织胶有利于TIVAP植入切口愈合,提高切口美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许波  何晓宇 《人民军医》1997,40(1):44-45
1996年2月~4月,我院应用微波内、外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们切伤口、会阴裂伤及分娩所致肛门痔,效果明显。1对我和方法1.1对象选择产后妇女100例,随机分成微波组50例,年龄22~37岁,平均26.8岁,其中初产妇47例,均行会网测切缝合术;经产妇3例,为会阴1度裂伤缝合。产妇会阴伤口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其中伴会阴水肿25例,伴肛门外痔、肿胀18例,伴切口周围组织明显硬结7例。对照组50例为同期会阴侧切术产妇50例,年龄20~34岁,平均25.80岁,其中伴水肿28例,伴外痔肿胀16例,伴周围组织明显硬结6例。1.2方法选择阴道分娩sh后,分体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顺产接生中不同会阴保护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阴道分娩顺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在2014年4月~2015年8月间,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4例产妇。对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观察组采用拇指并托肛保护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损伤率与产妇满意度,会阴损伤包括会阴裂伤、会阴侧切两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有4例产妇会阴损伤,损伤率为7.41%,有50例产妇会阴完整,完整率为92.59%。对照组有18例产妇会阴损伤,损伤率为33.33%,有36例产妇会阴完整,完整率为6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有52例产妇满意,总满意度为96.30%,对照组有31例产妇满意,总满意度为77.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顺产接生中,通过采用拇指并托肛保护法对产妇阴道进行保护,可降低阴道损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会阴切口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切口缝合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随着缝合材料的改进,术后切口疼痛及愈合均有改善。1999-01~2003—02,我院产科应用可吸收缝合线“爱惜康”缝合会阴切口200例,同期应用羊肠线及丝线缝合会阴切口150例,我们对两种缝合材料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及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薛晓馥  王军  赵跃萍 《武警医学》2000,11(8):474-474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避免严重会阴裂伤及克服分娩阻滞的产科常用手术之一 ,其中尤以会阴侧切术应用广泛。自1 998年 1 2月~1 999年 1 0月 ,对我院施行会阴侧切的 83例产妇采用薇乔线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法 ,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材料 美国强生公司 2 -0可吸收缝线 ,长 70cm。1 2 病例资料 年龄 2 3~ 3 2岁 ,妊娠周数为 3 7周~ 4 2周。 83例产妇中 ,初产妇 78例 ,经产妇 5例 ,合并胎膜早破 5例 ,羊水Ⅱ度以上 7例。顺产 75例 ,胎头吸引 8例。1 3 方法  ( 1 )用 2 -0薇乔线连续缝合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组织。 ( 2 )用 2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使用抗生素3天与严格会阴护理两种处理方法,观察切口发生感染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从2010一01~2012—12收治的初产妇458例均行会阴侧切缝合术。其中296例术后每天用碘伏擦洗外阴微波照射2次(对照组);162例使用抗生素(观察组)。3d后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做为研究资料,并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两者方式均可预防感染作用上并无差别,而前者更利于母乳喂养。结论预防切口感染主要在于严格的无菌操作,良好的助产技术,缝合技术,而抗生素应慎用。  相似文献   

14.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手术,目前各医院较普遍地使用肠线、丝线分层缝合。我科改进用英国YANAMID公司生产的DG牌人工合成可吸收外科缝线缝合,体会其优点较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科自1997年7月~1998年1月经阴道分娩、胎吸助产头位单胎、双胎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与传统肋缘下切口入路,探讨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的优越性。方法:将21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107例,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切121入路103例。对比入腹时间、肋间神经损伤例数、手术时间、术后72h内强镇痛例数、切口愈合延迟例数、住院天数等六方面并做出评价。结果:在入腹时间、肋间神经损伤例数、手术时间、术后72h内强镇痛例数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天数、切口愈合延迟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较传统肋缘下切口入路更有利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和对患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长期以来临床普遍采用阴道粘膜、肌肉、皮下组织、皮肤四层缝合的方法,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1988年以来,我们对530例产妇采用肌肉与皮下组织联合缝合,即三层缝合的方法,经临床实际观察,切口愈合良好,与四层缝合法比较,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有无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会阴侧切口裂开愈合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助产时使用的一种小手术,其侧切特征为:产妇会阴张力差,外阴水肿,需作儿头顺引术及臀牵引术等。近年来分娩会阴切开率明显增加,如何提高切口的治愈率,降低切口的感染及裂开率,减轻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是每个产科工作应重视的问题。我院从1990年~1998年共施行会阴侧切术4544例,而术后会阴切口裂开为64例,现就其伤口的愈合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湿润烧伤膏在产科会阴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每日2次,并于冲洗后外用湿润烧伤膏涂抹会阴伤口,涂药厚度约2mm,直至拆线.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每日2次,直至拆线.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伤口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1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产科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缝合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产妇伤口疼痛轻微,持续时间短,局部消肿快,Ⅰ期愈合率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预防和降低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感染率,我科近年来使用"洁悠神"长效物理抗菌材料在会阴切口表面喷洒,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经阴道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620例,切口分类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