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无菌性脑膜炎急性期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急性无菌性脑炎患者138例,其中脑膜炎后癫痫患者21例,无癫痫发作者117例,系同期住院患者。病例和对照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用Microsoft Access2002建立数据库,共51个主项内容,部分主项有下属分项。总结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对研究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面发作14例(66.7%)。发病2周内出现抽搐者17例(81.0%)。经分析筛选出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升高、脑电图低波幅3个因素为脑膜炎后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无菌性脑膜炎后急性期癫痫以全面发作为主,多发生在发病2周内。脑脊液蛋白含量、颅内压升高和脑电图低波幅是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脑损伤继发癫痫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损伤是癫痫发病的主要外因 ,高压氧 (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对各种脑损伤引起的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患者的抽搐发作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与一定危险 ,做好舱内外的护理非常重要。我们近来对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 HBO综合治疗和护理 ,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 5 6例患者中男 14 9例 ,女 10 7例。年龄为4 d~ 6 9岁 ,平均 (4 6 .2 8± 17.86 )岁。病程 2 d~ 8年。病因 :脑外伤 6 5例 ,脑血管病 81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 6 6例 ,病毒性脑炎 31例 ,中毒性脑病 13例。发作类型 :单纯部分性发作138例 ,复…  相似文献   

3.
99Tcm-ECD SPECT脑灌注显像和EEG对脑活素辅助治疗癫痫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抗癫痫药疗效与癫痫灶局部灌注损伤变化间的关系,对12例药物难治的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进行脑活素附加治疗,进行治疗前后99Tcm双半胱乙酯(ECD)SPECT检查,并与临床疗效及EEG、脑地形图改变比较,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12例药物难治的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男女各6例,年龄18~57(平均36-4)岁;病程1~29(平均14)a。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6例;9例EEG示痫性活动,其中5例有明确痫灶,10例脑地形图阳性,2例脑CT和(或)…  相似文献   

4.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是一种新发现的、病理上属良性的肿瘤。发生在幕上脑皮质,常位于颞叶,均有部分性复杂性癫痫发作。作者复习了6例(男5例,女1例,年龄7~28岁)经病理证实的DNT病人的MR所见。5例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复杂性癫痫发作,1例为部分性简单性癫痫发作。首发部分性癫痫的年龄为2~19岁。所有病例均为内科难以治疗性癫痫,故均行开颅术切除引起癫痫的病灶。MR检查使用1.5T设备,均采用SE序列,矩阵为256×192或256×256。先作矢状面T_1加权象(T_1WI),600/20/1(TRms/TEms/1次激励),层厚4~5 mm,间隔1 mm。然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伴有双侧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的脑功能活动.资料与方法 7例颞叶癫痫患者,均为双侧海马硬化,其中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16.7岁.单纯部分性发作者4例、部分继发全面发作者3例.7例患者均接受了脑电功能磁共振同步联合检查.结果 5例患者内侧颞叶有明显激活,2例颞叶激活区位于新皮层中;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结构有较明显的激活;大脑皮层中的激活区主要位于中央区.组分析结果显示,负激活的脑区与经典的脑缺省模式脑区一致.结论内侧颞叶硬化与颞叶癫痫之间关系紧密,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结构参与痫样放电的易化和传播,长期的异常放电会对癫痫患者的脑功能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收集空军总医院1956年1月-2010年5月不能除外癫痫的飞行人员共43例,均为男性,年龄20~42(30.8±5.6)岁,其中歼(强)击机飞行员24人,轰炸机飞行员6人,运输机飞行员12人,直升机飞行员1人;飞行时间50~5000h。43例中,确诊癫痫者22例(51.2%),疑似病例21例(48.8%),其中2001年至今均为确诊患者,无疑似病例存在,病例散在分布于各年份。确诊癫痫的病例包括: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4例,简单部分性发作4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对本院儿科6年收治的276例癫痫患儿中的25例脑性瘫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面发作13例,局灶性发作12例,全部为痉挛性脑性瘫痪,其中8例出现过癫痫持续状态,15例表现智力不足。CT或MRI异常率为91.3%(21/23);10例联合用药,结果发作控制3年以上已停药8例,其余17例正在治疗中。结论脑性瘫痪合并癫痫,主要表现为偏瘫,其次为双瘫,都为继发癫痫,可出现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脑部CT或MRI检查有利于明确病因和预后;治疗中控制癫痫发作与脑性瘫痪的功能训练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部分性癫痫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收治的SLE继发癫痫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比较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SLE继发部分性癫痫发作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长期预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康复治疗出院后的长期预后,以及癫痫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康复治疗出院的中重度TBI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死亡率为2.0%,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6.7%,继发癫痫者占33.3%。功能独立性程度和就业状况比例失衡。继发癫痫组在GOS、残疾等级量表功能部分(DRS—F)、就业部分(DRS—E)等级和生存质量指数(QLI)评分上与无癫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癫痫者的长期预后相对更差。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GOS与DRS—F、DRS—E、QL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 康复治疗后的中重度TBI患者远期死亡率为2.0%,再就业率低,癫痫对远期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应规范TBI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康复体系,为大样本长期预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学特点,评价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的MRI均表现为多发片状异常信号,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稍高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可以更清晰地发现病灶;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结论 MRI对评价病毒性脑炎的病变范围、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病毒性脑炎影像学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5例常规MRI检查显示正常的检查者(对照组)行DTI扫描.将DTI扫描数据后处理获得扩散系数(ADC)图、各向异性(FA)图和DTT图,采用ROI测量脑炎组病变区与对照组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并对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病程早期,脑炎组病变区的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FA值较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中期及晚期,脑炎组病变区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白质纤维示踪成像显示白质纤维主呈浸润性改变,部分纤维中断、缺失,而无推压移位等改变. 结论 DTI与DTT技术能够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鉴别低级别脑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6例急性或亚急性期脑梗死和1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治疗或手术前行常规MRI和DTI检查.脑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毒性脑炎和脑梗死患者均经临床治疗及随访证实.测量并计算3组病灶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现扩散系数(r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ADC、rADC、FA和rFA值分别为(1.55±0.08)×10-3mm2/s、1.68±0.25、0.17±0.03和0.42±0.08,脑梗死组分别为(0.54±0.12)×10-3mm2/s、0.64±0.12、0.14±0.03和0.30±0.05,病毒性脑炎组分别为(0.84±0.07)×10-3mm2/s、1.07±0.05、0.17±0.02和0.43±0.09.三组病例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病毒性脑炎与脑梗死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低级别胶质瘤与病毒性脑炎的FA值和rF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DTI的ADC值、rADC值、FA值及rFA值,对鉴别脑低级别胶质瘤、脑梗死和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DWI在散发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散发性脑炎与急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3例经临床诊断的散发性脑炎,包括 14例病毒性脑炎和 9例脱髓鞘性脑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表现,并与 30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比较。结果 病毒性脑炎和脱髓鞘性脑炎病灶表现局灶性或大片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除 1例超急性脑梗死未能显示梗死灶外, 29例脑梗死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脑炎与梗死病灶在DWI均呈稍高或高信号。ADC值测量, 30例梗死灶ADC值为(0. 46±0. 13)×10-3 mm2 /s。7例病毒性脑炎和 9例脱髓鞘性脑炎ADC值分别为(0. 98±0. 18)×10-3 mm2 /s和(0. 89±0. 07)×10-3 mm2 /s,病毒性脑炎与脱髓鞘性脑炎病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Ρ>0. 05),但明显高于脑梗死(Ρ<0. 01)和镜面对侧正常区(Ρ<0. 05)。有 4例病毒性脑炎病灶在不同区域弥散增加和受限并存,ADC值表现高低不一,最高者达 0. 96×10-3 mm2 /s,最低者达 0. 31×10-3 mm2 /s;另有 3例全部病灶ADC值表现降低,分别为 0. 44×10-3 mm2 /s、0. 51×10-3 mm2 /s和 0. 58×10-3 mm2 /s。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炎与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对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行MRI平扫加DWI检查,并对病灶部位及其对侧的正常脑组织进行ADC值测量,比较病灶部位与对侧的正常部位ADC值大小.结果 4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经过MRI检查后,呈大片或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其中累及颞叶26例,额叶6例,侧脑室旁6例,基底节丘脑区3例,胼胝体1例.42例患者中DWI呈低信号35例,呈等或稍低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1例;ADC图呈稍高信号.病毒性脑炎患者病灶部位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3,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以反映病毒性脑炎病变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信息,可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病灶,对定位、定量判断病情严重性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药物、运动疗法、针灸疗法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病毒性脑炎后遗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治疗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高压氧治疗,每日 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以Fugl-meyer评分(FMA)、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和Barthel指数评定(BI)作指标,评定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FMA、BI都有提高(均为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后遗肢体运动障碍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减少病死及病残率是临床治疗研究的重点。收集1997年6月-2001年10月5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MRI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近年发病增多,但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延误诊治。我院1977年以来共收治52例,现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1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对 2 4例顽固性癫痫进行了致痫灶定位的临床应用 ,并根据定位结果开颅行脑皮层电极检查监测、致痫灶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均经临床和 3次以上脑电图或 2 4h动态脑电图 (EEG)检查确诊。其中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4~ 38岁 ,平均 2 0岁 ,病程 2~ 2 3年。按国际癫痫分类标准 ,复杂部分性发作 9例 ,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 6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 4例 ,失神发作 3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2例。 10例有脑炎、高热惊厥史。经CT或 (和 )M…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国内病例有所增加 ,病毒类型亦有所变化 ,其EEG检查异常率极高。 1997- 0 7~ 1998- 0 2我科共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 30例 ,所有患者经EEG动态观察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6 2岁 ,平均 2 1岁。临床表现均有头痛 ,其中伴意识障碍 16例 ,发热 14例 ,行为异常12例 ,癫痫 10例 ,头晕 6例。脑电图机系日本产 42 11型 ,连接方式为单极导联 ,采用 16导联记录。入院当天全部行腰椎穿刺和脑电图检查 ,仅 1例脑脊液细胞数稍高于正常 ,5例蛋白高于正常 ,脑电图…  相似文献   

20.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陆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9例序贯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复习文献,总结本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5例有前驱非特异性感染;神经系统首发症状6例为精神行为异常(均为女性)、3例为癫痫(均为男性).病程中9例患者均存在精神行为异常、7例癫痫、8例意识障碍、5例不自主运动、3例通气不足.9例患者的血与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均接受人血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冲击治疗,其中8例治愈或好转,1例无效;随访6个月,8例生活自理、预后良好,1例致残.结论 前驱非特异性感染基础上突发精神行为异常合并癫痫,血与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是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冲击治疗有助于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