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在治疗上必须分秒必争 ,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这就要求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针对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1:2 5。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4岁。治愈 9例 ,好转 3例 ,死亡 2例。1.2 观察方法 ①观察意识变化。观察意识的变化在颅脑损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判断原发损伤的程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 ,发展都是最可靠的指标 ,急性硬脒外血肿 ,在伤后 2 4小时内多有… 相似文献
2.
3.
我科自1995年以来,根据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临床病理期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60岁~94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17例,其中男87例,女30例;平 相似文献
4.
5.
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压氧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增加血氧含量,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促进患者苏醒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但昏迷患者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加上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失去保护功能与外界直接形成呼吸通道,外源菌易顺此通道直接进入肺部造成呼吸道严重感染,给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所以做好气管切开患者舱内外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并得出相关体会。方法:对312例我科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捡查并作分析。结果:312例患者中,死亡92例。存活220例,其中中残52例,重残60例,恢复良好108例。死亡率为29.5%,存活率为70.5%。结论:生命体征的监测,颅内压监测,气管插管的护理,引流管的通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因强烈应激反应或下丘脑、脑干损伤等因素引起血糖升高,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血糖在伤后即升高,12~24小时左右达高峰,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降至正常范围。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由于机体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激活,引起许多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表现血糖升高。创伤后应激血胰岛素显著降低,组织细胞上皮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导致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4年1月~2007年9月对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降温毯进行全身降温治疗,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降温持续稳定、不反弹,安全,无并发症。现将护理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21例,女6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8岁。使用降温毯的时间1~12d,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其护理。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采用直肠和鼻腔测温法观察体温变化及计算Glasgow昏迷计分(附Glasgow昏迷计分表)。结果:存活43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Glasgow昏迷计分(GCS)评分由治疗前平均6分增加到11,6分。结论:亚低温疗法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总结了亚低温治疗的降温与复温方法,监护重点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 ,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 ,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1 996年 1 0月至现在 ,我院共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例 1 8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 52岁 ,平均年龄 3 7岁 ,导伤原因 :坠落 5例 ,车祸 1 1例 ,打击伤 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 :6~ 8分 1 2例 ,3~ 5分 6例。治疗结果 :痊愈 7例 ,好转 2例 ,未愈要求出院者 4例 ,死亡 5例。全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13.
14.
在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为危重或手术患者采取的一种措施。由于普通导尿管质地硬易滑脱,而气囊导尿管是以天然乳胶为原料,生物相溶性优越,操作简便,管身光滑,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不易滑脱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常造成神经功能的重大损伤,导致患者昏迷或死亡,住院治疗及神经功能修复耗时长、费用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临床中,早期的床旁监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常规监测、颅内压监测、脑代谢监测、脑血流监测。本文就不同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实施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了2001~2003年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掌握吸痰时间和给氧浓度,以及合理的输液管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晚期患者的抢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型颅脑损伤导致双瞳孔散大常是晚期脑疝的标志 ,表明病情危重 ,预后极差。文献报道 ,双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为 60 %~ 90 % [1] 。近年来笔者对 88例该类患者积极枪救 ,现就其临床和预后分析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3 6例 ;年龄 <2 0岁 2 0例 ,2 0~ 60岁 5 2例 ,≥ 60岁 16例 ;致伤原因 :交通伤 5 4例 ,打击伤 2 2例 ,坠落伤 12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 6分 3 8例 ,6~ 8分 5 0例。脑损伤类型 :脑挫裂伤 16例 ,硬膜外血肿 18例 ,硬膜下血肿 3 6例 ,脑内血肿 8例 ,颅内多发血肿 4例 ,弥漫性轴索损… 相似文献
19.
20.
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亚低温(30~35℃)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血脑屏障,从而明显降低重型颅脑伤的死亡率,改善预后[1]?我科从1998年10月~1999年10月共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2组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比较,该研究发现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46例重型颅脑损伤(GCS≤7分)患者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6~78岁;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其中脑挫裂伤14例,颅内血肿8例;对照组24例,其中脑挫裂伤12例,颅内血肿12例?1.2 治疗方法 亚低温治疗方法:降温前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