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5月~1987年3月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对14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对有阵发性室上速(PSVT)史者22例,心悸者4例,无症状者(B型WPW)2例。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其中调搏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王玲 《当代医学》2009,15(27):41-42
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伤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食道心房调搏和食道心室调搏。应用食道调搏仪检查,记录体表心电图,测量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诱发某种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一些疾病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经食道心房起搏测定SAOT以及SNBT为非创伤性检查,便于推广,但仍应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对窦房结功能及SSS的诊断作出更全面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1例心脏停搏患者施行食道左心室起搏。结果:108例中有78例异常。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28例,预激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房内折返搏动13例,心脏负荷试验阳性3例,心脏停搏1例,其他15例。结论: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是一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还能有效地中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葛小宁 《中外医疗》2008,27(29):128-128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 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 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 对28例病人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27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被程序刺激终止,其中17例(6例常规心电图为显性预激)为房室旁道,余 10例检测到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平均为295ms.  相似文献   

6.
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断隐型预激综合征二例报告李青,曹宏宇(南昌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330006)预激综合征导致房室折返型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心律失常中一个常见而重要的病症。常规心电图很难描记到典型的预激综合征。左心房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隐型预激综合征有重大...  相似文献   

7.
食道心房调搏常用于窦房结功能的检测、室上性心功过速电生理检测、预激综合征电生理检测、房室结双经传路的电生理检查等。在检测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①起搏不良;②起搏过程中出现频发室早;③阿托品试验心率未达到90次/分,但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正常。在此谈谈上述问题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道心房调搏自1973年由Montoyo应用于临床以来,经临床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得到广泛普及,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法。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方面所获参数,与创伤性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近,相关性显著。在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药物评价和做为冠心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等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重点介绍食道心房调搏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中应用的某些进展。一、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旁路不应期的测定:部分预激综合征的病人,旁路只能逆向传导.常规心电图和调搏电图上均无心室预激的表现,旁路的存在可根据如下情况诊断:1.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9.
心脏电生理检查应用临床以来日益广泛,目前除用于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药物效果的评价,还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等。临床电生理检查一般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前者通过静脉插入多根电极导管,在X线下进行,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局限性,国外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后者经食道插入一根多电极导管在心房水平附近进行调搏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对分别测量窦房结、房室结的功能,不应期测定,预激综合征和冠心病的诊断以及诱发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都有帮助。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最近我们也开展这项工作,现将临床电生理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 AVNDP 7例,诱发 PSVT 4例,房性反复心律1例。结果表明经食道心房调搏可简便无创地诊断 AVNDP,对探索PSVT 的发生机理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在我国逐渐广泛应用,它揭示了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临床用于测定窦房结功能,测定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应期,诊断间歇性预激,确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窗口,有助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及预后估计,研究和诊断某些特殊的心电现象。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即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相当左房中部水平,对左房进行调搏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房颤21例的心房生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食道心房调搏诱发的阵发性房颤的心房电生理特性。结果:程序刺激、分级起搏诱发10例房颤,均有明确房颤史,猝发电脉冲诱发的11例中5例有明确的房颤史。房颤组21例与正常对照组19例相比,心房有效不应期偏短,相对不应期区域扩大。最大房间传导时间延长。结论:食道心房调搏确定临床症状与房颤关系以及房颤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研究,认为该方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9月对89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目的是了解食道心房调搏心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窦房结功能检查中81.5%患者(22例)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18.5%(5例)患者为窦房结功能低下。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程立军  袁修登 《农垦医学》1998,20(4):205-207
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和电生理作用。本文采用无创性食道心房调搏技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后静注心律平观察心律平对SVT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4例,女ZI例;年龄15~65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闻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各1例,显性A型预激2例,其余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病人中有5例以SVT发作来就诊(为自发组),30例经食道调搏而诱发SVT(为诱发组),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前1周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2.食…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WPW+SVT)可用心房调搏纠治,但起搏治疗历来采用右心插管技术,难于推广应用。本文报告16例WPW,35次SVT发作,都经食道心房调搏中止。鉴于方法简便、无创伤、安全,有实用价值,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虽然食道调搏在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中有一定的限度(对隐匿性预激无法确诊),但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现报告26例小儿预激综合征的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资料,并对其旁道的功能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敬文  吴明 《海南医学》2008,19(11):40-40
目的 了解病窦综合征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食道心房调搏的疗效.方法 选择123例住院患者,男81例,女42例;年龄16~72岁;其中,下腹部肿瘤62例、肺部肿瘤37例、肾结石12例、外伤骨折12例:住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住院后均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 132例患者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测房室传导时间正常;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延长2060-2800ms,用阿托品2mg静脉推注后不能改善.手术当天均放置食道心房电极,并确定能正常起搏,术中出现窦性停搏19例.所有患者均在食道心房电极起搏保护下完成手术,术后停止起搏,患者未因心动过缓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病窦综合征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食道心房调搏能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均能开展,但是否能代替心内起搏,目前未做对比.  相似文献   

19.
对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时用各种不同方式的电刺激进行诱发和终止试验。共诱发室上速358次,诱发成功率97.7%。终止室上速217次,终止成功率98.6%。本文对可能影响电刺激诱发和终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诱发和终止折返机制的室上速是一种十分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党静玲 《黑龙江医学》2001,25(4):254-254
目的 证明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与 2 0例施普罗帕酮药物治疗。结果 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