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功能好坏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其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较早阐述了人体衰老的原因:"肾气衰,发堕齿槁",故而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肾和耳朵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给出了答案:"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在窍为耳",说明肾和耳是相通相联系的,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2.
1.双目有神 目光炯炯,说明视觉和大脑功能良好。目传神,是人体精、气、神汇集之处,五脏的精气皆上注于目,主管视觉,“目受血而能视”。眼有神是精气旺盛,五脏功能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心、肝、肾功能正常。 2.双耳聪敏 耳主管听觉,“肾气通耳”,指肾与耳有内在联系。故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若老年人肾气充足,至高龄仍会  相似文献   

3.
孙鸿宾 《现代养生》2006,(10):43-44
人体头面颈项部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1/5。头盖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系统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好处多。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耳为肾之窍,内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中医认为,耳和五脏六腑都有关联,与肾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以充养耳,肝胆之气会影响耳.所以,耳的听觉能力能够反映肾、肝、胆等脏腑的功能.通过揉耳把身体调理好了,五脏六腑也能跟着受益. 现在介绍一套适合所有人的"开窍操".  相似文献   

5.
人体头面颈项部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1/5。头盖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系统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好处多。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一、十指梳头,掌心顺摩耳颈。十指环屈成耙状倒耙,从前额发际…  相似文献   

6.
食疗助耳聪     
中医认为,耳鸣、耳聋的发生,与外因邪毒侵袭及内因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系。肝火上炎,则侵扰耳窍;痰火上壅,则蒙蔽耳窍;脾气虚弱,则耳窍失养。此外,耳为肾之外窍,当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时,则生耳鸣。从中医临床角度看,耳鸣、耳聋  相似文献   

7.
《长寿》1998,(6)
耳聪 耳为心、肾之窍,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也是司人体平衡感觉的位觉器官。传统医学认为,肾与耳有内在联系。肾气通于耳,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灵枢经》讲,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走于耳而为听。所以,耳的听觉能反映心、肾、脑的器官功能。倘使用耳过度,或被外力所伤,就会影响心、肾、脑的精气,进而导致人的衰老。 勿妄听 耳是人体接受外界音响刺激的重要途径,它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耳若妄听则神外动而不宁,容易损伤神气。比如成语“震耳欲聋”,就是这个意思。传统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8.
王豪 《东方药膳》2009,(7):12-12,15
祖国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症属“呆病”、“癫症”、“善忘”病等范畴。由于患者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火诸邪瘀滞脑窍,使得脑部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老年痴呆症虽病变部位在脑,却与诸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的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刘建英 《现代养生》2002,(10):16-16
我国最早的中医书<黄帝内经>说:"肾开窍于耳","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走空窍……走于耳而为听."从以上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面部的眼、耳、鼻等空窍,都与人体经络发生关系,特别是双耳与脏腑关系尤为密切.所以经常进行一些耳部锻炼,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和益寿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耳部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0.
《rrjk》2010,(12)
五官是人体重要器官,它与身体五脏息息相关。根据中医"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说明五脏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要引起你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正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一个人的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其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原因:"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强调"肾气有余,气脉常勇"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黄帝内经》还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五官是人体重要器官,它与身体五脏息息相关。根据中医“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说明五脏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要引起你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中医小知识     
<正>五脏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的实体组织器官,具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的功能(藏精气而不泻)。中医对于五脏的认识,主要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与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中医对脾的认识,既具有消化系统的部分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精神状态、思维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中医重视内脏的生理功能,并重视内脏  相似文献   

14.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有的像蝉鸣,有的像潮水,有时双耳有响声,有时一侧耳朵有响声,耳内响声间断出现或持续不缓解,而外界并没有相应响声的病证。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人体肝肾不足相关,这是为什么呢?耳为肾之窍,肾气亏虚则耳窍失去滋养,表现为听力减退。肝与肾密切相连,且肝具有统血和疏泄的作用,能够调理全身气机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耳部滋养不足,故出现耳鸣,严重者会出现耳聋。因此,通过滋肾养肝可以起到治疗耳鸣的作用,也可以饮用“杞菊黄精茶”来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5.
五脏者肝、心、脾、肺、肾,祖国医学将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都归纳到这五大系统中。五脏生理功能正常,则机体少生疾病,健康长寿;若五脏功能失调,则人体衰多病,容易短命天折。重视五脏养生保健,可达益寿延年。 一、养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有调节人体血液与情志活动的作用,与春季关系密切。 防止郁怒伤肝:肝喜条达疏泄,若恚怒气逆,情志不舒,则会肝气郁结,肝区胀痛,气血失去流畅;甚而怒  相似文献   

16.
正耳朵组织丰满,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六腑都有经络循行于耳。同时,肾开窍于耳,肾主骨,通髓海:肾又是"先天之本",而耳是肾之外窍。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长期坚持自我按摩耳廓,保健疗效相当好,特别适于老年人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相似文献   

17.
正经常按摩耳朵是健身防病的好方法。早在中医典籍的《灵枢·厥病》篇就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还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在十二条经脉中,六条阳经均与耳有关,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均与阳经相交)、"一身之气贯于耳"等认识。肾为"先天之本",而耳为肾之外窍,通于脑。所以,耳朵并非只是一个单纯孤立的听觉器官。耳是脏腑在体表的一个窗口,它与整个机体都有着密切联系,也可以说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以老年妇女居多。开始起病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以后逐渐发展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智能活动全面减退,严重者卧床小起,语言不清,神志呆钝,生活不能自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呆病”、“癫症”、“善忘”病等范畴,由于患者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火及诸邪瘀滞脑窍,使得大脑的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老年痴呆症虽然病变在脑,却与人体各脏腑功  相似文献   

19.
你是不是吃完午饭后就浑身没劲儿,不睡个午觉,就头晕脑胀,下午什么事儿也干不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困倦嗜睡、头脑昏沉,睡多少觉都觉得不够?让中医来分析分析,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脾胃虚弱是嗜睡的最常见原因 中医认为,脾胃是一身气血生化之源,同时对人体精气具有升举的作用.只有精气充足,同时又得以升举,清窍才能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应,人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如果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同时又不能升举,则精气就不能上荣清窍,人就表现出昏昏欲睡了.  相似文献   

20.
正常言说:"万事万物皆可追根溯源。"我们的身体也不例外。传统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护好这"四根",有助延年益寿,身体康健。鼻为苗窍之根鼻子位于面部正中,对应脾脏。鼻根能反映心功能的强弱;鼻柱能看出肝脏功能的好坏;鼻翼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