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芮晨  张卫东  芮炳峰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61-1762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该人群提供降低胆结石发病、改变不良行为提供健康教育信息,也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沧州市1164例40~60岁体检人群的86例胆结石病例,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胆石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胆囊炎家族史、胆囊炎史、喜食油腻食物、喜食动物内脏、女性性别、吸烟有统计学意义。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胆囊炎史、家族患胆石症、喜食动物内脏、体质指数、用餐无规律、油腻食物等因素引发胆石症的概率较高。结论女性、家族史、喜食油腻食物、用餐不规律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并且其作用相对独立;合理膳食结构、规律进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饮茶有助于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县长寿区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区和非长寿区分别抽取337名和189名6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对血脂异常检出率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清TC、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P<0.01),而TG、LDL-C水平与非长寿区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长寿区人群(P<0.01)。性别、血压和腰围是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每周食用玉米次数与长寿区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呈负相关。而性别、体重指数是巴马非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巴马长寿区和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谱、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县长寿区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区和非长寿区分别抽取337名和189名6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对血脂异常检出率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清TC、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长寿区老年人群(P<0.01),而TG、LDL-C水平与非长寿区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长寿区人群(P<0.01).性别、血压和腰围是巴马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每周食用玉米次数与长寿区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呈负相关.而性别、体重指数是巴马非长寿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巴马长寿区和非长寿区老年人群的血脂谱、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胆石症在德国东北部是个常见疾病,对该地区人口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将很有说服力。使用德国波美拉尼亚地区健康状况调查(SH IP)数据,研究有性别差异的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4202例胆石症患者(20~79岁)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既往行胆囊切除术或腹部超声显示为胆结石的患者,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辨别胆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68例(11.1%)患者有胆囊切除术病史,423例(10.1%)患者经腹部超声证实有胆结石。女性患胆石症的风险是男性的两倍。在不同性别中,年龄、体重指数、低血清H DL胆固醇水平均与胆石症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青年人肥胖的患病率及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年龄20-39周岁的人群体检资料,资料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尿酸、TG、TC、HDL、LDL、尿蛋白.分析该人群男女各自肥胖、蛋白尿患病率,各种因素与蛋白尿的关系.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2293例青年体检者中,男性肥胖患病率33.3%,蛋白尿患病率2.5%;女性肥胖患病率7.5%,蛋白尿患病率1.7%.经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高尿酸与蛋白尿独立相关.结论 在小于40岁的青年人男性肥胖率是33.3%.女性肥胖率是7.5%,总的肥胖率22.0%,男女蛋白尿患病率分别是2.5%和1.7%,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肥胖是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陆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0,8(5):596-596,605
目的研究玉林市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状况。方法对1083例健康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4项指标中有1项及1项以上异常者占58.2%,男多于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压、血脂、空腹血糖随年龄增长异常发生率亦相应增高,但60岁以上人群BMI异常率低于40~59岁人群;②异常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体质指数(38.23%)、血脂(26.32%)、血压(25.67%)和血糖(8.68%)。结论玉林市体检人群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异常率较高,必须加强相关项目的定期检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探讨中年人群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与胆结石相关性。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随机抽取在我院体检的中年在职员工(40~60岁)676人,采取调查问卷、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各种指标及胆道B超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女性的发病人数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与胆结石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健康状况和行为生活方式与胆结石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应通过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0岁体检人群年龄、性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血糖、血脂异常对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遂宁市镇江社区696例>60岁老人进行体检,检测其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将体检人群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年龄、性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血糖、血脂异常对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岁男性人群血糖异常率(3.33%)低于60~<70岁(16.94%)、70~<80岁(17.39%)男性人群;而胆固醇、LDL-C的异常率(33.33%,33.33%)则高于60~<70岁(19.30%,24.19%)、70~<80岁(15.22%,14.13%)人群.≥80岁女性人群胆固醇、LDL-C的异常率(23.08%,11.54%)低于60~<70岁(30.71%,25.73%)、70~<80岁(30.57%,23.57%)人群,>60岁男性人群中甘油三酯异常者ALT较正常者升高,LDL-C异常者AST较正常者升高,>60岁女性人群中血糖异常者ALT较正常者升高,甘油三酯异常者ALT较正常者升高.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其血糖、血脂水平表现出不同特点,血糖、血脂异常对肝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和分析温州市公务员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其肥胖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测5414例公务员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分析肥胖与血脂、血糖、血压的患病率及相互关系.结果:温州市公务员肥胖的患病率为28.7%,超重的患病率为31.2%.超重组和肥胖组血脂、血糖、血压及血尿酸均高于正常组,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调节受损、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病率依次为6.35%,46.43%,9.64%.且三种疾病的患病率均随BMI的增加而增加(P<0.05).60岁以前肥胖和超重、高脂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60岁人群显著增加,但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减少.高血压和糖调节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结论:温州市公务员肥胖、高脂血症、糖调节受损、高血压的病率较高,且不同的年龄段发病率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不同职业人群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体检中医务人员、高校教师、干警、机关工作人员共11 0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根据是否患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对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36.46%,男性患病率(45.41%)高于女性(26.49%),男性40~60岁患病率较高,女性50岁之后患病率开始上升,60岁后患病率较高;不同职业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明显不同,而40~60岁的不同职业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不同,机关工作人员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体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相关性,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脂肪肝重点防治年龄为40~60岁,女性为绝经期后;生活方式对脂肪肝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脂肪肝患者主要为肝细胞轻、中度损伤,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体质指数的控制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原永丰乡农村人口高血压患病率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4-7月对永丰区20~79岁农村人口进行调查,调查总人数712人,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询问既往史,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①高血压总现患率33.15%,男性现患率33.88%,女性现患率32.38%,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年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均明显增高,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发现,高血压与年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相关(P〈0.05),与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越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在控制血压同时,应综合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合肥市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中国糖尿病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排除部分数据缺失、误差,选取有年龄、性别、既往史、身高、体重、腰臀围、血糖、血脂、血压等具有完整资料的40岁以上人群共9977例进行分析.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定义.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和MS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合肥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MS的粗患病率为27.6℅,标化患病率为26.6℅.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高,MS组患者血压、腰臀比、BMI、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较正常人群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三酰甘油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MS发病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血脂异常与性别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 115名教职工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将血脂检查结果按不同性别及体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血脂异常17例,比例为28.8%,女性血脂异常8例,比例为14.3%。按不同性别分析,在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按体质指数分级标准,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教职工血脂异常处于较高水平,在超重及肥胖的人群中血脂异常者较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某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市第三医院具有完整体检资料的健康体检者9 096例,确定脂肪肝患病者,同时收集人体测量学、生化免疫指标、疾病史,通过年龄、性别分层研究其患病情况。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9 096例调查对象中,共检出脂肪肝2 290例,患病率25.18%。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60~69岁患病率最高(22.67%),男性30~39岁患病率最高(41.29%)。脂肪肝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胆囊疾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结论 西安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超质量及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胆囊疾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高血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血压的发生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而目前对社区人群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与高血压发病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和100例非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达标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n=67)和血压未控制组(n=53)。分析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组和血压未控制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包括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相邻的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及非特异性ST-T改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rMSSD、VLF、LF、HF值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及冠心病病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VLF值降低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血压未控制组联合用药占比高于血压控制组,rMSSD、pNN50、HF、VLF、LF值低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及冠心病病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PNN50、VLF降低和非特异性ST-T改变是高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是社区高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用动态心电图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HUA)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检人群中的患病情况,探讨血尿酸与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415例年龄24~87岁体检人群的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比较HUA组与非HUA组各项指标差异,并将血尿酸水平与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HUA患病率为19.5%,老年组患病率最高为27.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HUA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非HU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HUA组(P<0.05)。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三酰甘油(P<0.05)。结论 HUA具有较高患病率,与年龄、性别、肥胖、血压、血糖、血脂关系密切,HUA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17.
调查2010年本院1420名20 ~60岁体检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等.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04%,其中男性为32.01%,平均尿酸为(388±78) μmol/L;女性为14.07%,平均为(288±63) μmol/L.男性40岁之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是30.11%,40 ~60岁是33.81%.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过高,高TG,BUN高为其危险因素,高HDL-C及女性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2010年安徽省成人慢性肾脏病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调查了安徽省18岁以上常驻居民3 800例,其中资料完整者3 374例。检出高尿酸血症患者260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127例,粗患病率为7.70%。经安徽省常驻人口年龄、性别校正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04%、7.8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程度、肥胖、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慢性肾脏病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一致,积极控制体质量和血脂、减少饮酒有助于预防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etS)不同类型在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中的患病情况,比较其在回、汉族间及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和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固原市和吴忠市分别随机抽取回族和汉族自然村各1个,共4个自然村;调查样本量为2000人。自制问卷,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血压(BP),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共调查1612人(25~74岁,40.2%女性)。成年人群中发生频率最高的MetS类型:汉族BMI+HDL-C+BP(3.4%),回族BMI+TG+BP(4.7%)。女性的HDL-C+BP+FPG和BMI+HDL-C+FPG患病率高于男性(1.7%vs 0.9%,2.5%vs 1.0%)。回族成年人群中,女性BMI+TG+HDL-C、BMI+BP+FPG和BMI+HDL-C+FPG的患病率高于男性(1.4%vs 0,5.0%vs 1.5%,2.8%vs 0.8%)。回族女性BMI+TG+BP+FPG、BMI+BP+FPG和BMI+TG+FPG的患病率高于汉族女性(2.4%vs 0.7%,5.0%vs 2.6%,4.0%vs 1.5%)。结论农村回族和汉族MetS 16种类型的分布不同,但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在MetS中的表现是相似的;回族女性MetS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的可能性要高于汉族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