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神经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诊科收治的24h内发病的ACS患者81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9例,健康对照组28例,采用罗氏公司的心脏标志物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研究组的血NT-proBNP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浓度(2256士374)pg/m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285士238)pg/mL(P<0.01),两组NT-proBNP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76士31)pg/mL(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T-proBNP升高程度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NT-proBNP是一种灵敏且能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指标,它的增高有助于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恰当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包括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监测高敏心脏肌钙蛋白可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综述预防NSTE—ACS患者缺血事件反复发生的标靶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包含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对高风险患者的有创治疗。  相似文献   

3.
奥扎格雷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及阿斯匹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连续7d,阿斯匹林0.3g,1次/d,1周后改为0.1g,1次/d,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共7d,主要终点为30d内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6例,对照组40例,30d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并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可降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赵斌 《河北医药》2012,34(3):408-40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前者指的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两型ACS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快速测定脑钠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琪  申建民  陈金良 《河北医药》2008,30(3):297-298
目的探讨快速测定脑钠肽(BNP)在早期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101例,NSTEMI患者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53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BNP、肌钙蛋白(c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256±74)ng/L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85±38)ng/L(P<0.01),且2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5.56±1.4)ng/L(P<0.01),与cTnT、CK-MB、CRP呈正相关(P<0.05)。脑钠肽升高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呈正相关。结论NSTE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床旁快速确诊NSTEM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早期冠脉介入治疗和行药物治疗稳定后的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 14 2例经危险分层为高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入院后早期 ( 72h)和药物治疗稳定后的延迟介入 ( 5~ 7d)治疗 ,并进行 6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和再次血运重建术率。结果 早期介入组有 3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冠脉血栓事件 ,延迟介入治疗组有 4例患者于术前发生心肌梗死 ,随访 6个月两组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在早期介入治疗组再次住院率 ( 17%∶2 2 % ,P <0 0 5 )和再次血管重建术率 ( 12 %∶17% ,P <0 0 5 )明显低于延迟介入治疗组。结论 对经危险分层为高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行在阿司匹林、利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保护下早期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的 ,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床旁12导联ECG在鉴别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连续收治的80例APE患者和40例NSTE-ACS患者。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ECG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及S1Q3T3改变在两组间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是APE(8例,10%)/NSTE-ACS(5例,13%)和APE(21例,26%)/NSTE-ACS(6例,15%)。而V1~3T波倒置同时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在APE组明显增多,阳性预测价值和特异性分别是83%和85%。结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及S1Q3T3对于鉴别APE和NSTE-ACS没有帮助,而V1~3同时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是APE较特异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本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对ACS早期诊断、及时危险分层以及合理的临床干预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按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根据患近期缺血性胸痛发作时ECG的ST段变化.ST段抬高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N-QMI)和UAP。  相似文献   

9.
康孟乐  许国娟 《海峡药学》2009,21(9):112-113
对155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护理要点: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做好介入术前术后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近年命名的一组心血管急危重症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础的病理改变 ,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抗凝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还可以稳定斑块、消退斑块。本文对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 ,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 ,以观察疗效。1对象和方法1 1对象 :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对我院2000年2月~2003年7月收住心内科的临床症状、ECG检查均符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ACS患者,并与同期50名在本院做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急性心肌梗死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肌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BNP水平短期内的变化。方法观察对象为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7~10天后行PCI。49例经球囊预扩后置入支架,23例则直接支架置入,并测定术前、术后即刻、1h、3h、6h、12h的BNP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即刻BNP显著升高,3h达到高峰,12h渐恢复至基线水平。而49例球囊预扩后的BNP水平较直接支架置入术后有升高,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BNP水平有一过性升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脑钠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及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38例,测定其血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T n I)水平;将ACS患者30例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ACS组BNP、CRP、T n I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1),AM I组BNP、CRP、T n I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P<0.01),AM I组BNP水平与CRP正相关(r=0.913,P<0.01)、BNP水平与T n I正相关(r=0.526,P<0.01);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NP、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BNP水平。  相似文献   

14.
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刚  徐岩  程自平  陈斌  朱润硕 《安徽医药》2010,14(8):914-9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的含量及它们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患者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组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30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hs-CRP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血中hs-CRP、BNP水平ACS组、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显著高于SAP组(P〈0.05),AM I组显著高于USAP组(P〈0.05),且hs-CRP和BNP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中hs-CRP、BNP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蓓  童华诚  张松 《安徽医药》2014,(12):2287-2289
目的:探究cTnT、NT-pro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所收治的收治并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针对该院在同期间入住的2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难受,呼吸困难,胸痛”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样进行肌钙蛋白( cTnT )、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个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间差别存在显著性,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CTnT、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间差别存在显著性,即P<0.05,而两组在CK、CK-MB、LDH和AST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TnT、NT-proBNP及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反映ACS的具体情况,对ACS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9月入本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静脉注射脑利钠肽治疗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醛固酮水平、血管紧张素Ⅱ、肾素以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后的2、5、7d,两组的BNP较之前均下降,其中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且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h治疗组醛固酮水平、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较治疗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此方面治疗前后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注射脑利钠肽能够降低患者的BNP、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水平,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 入选309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例.选取同期因胸闷等症状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132例)、双支病变(115例)、三支病变组(62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分值不同分为Gensini评分<20分组(68例),Gensini评分20~ 40分组(128例),Gensini评分>40分组(1 13例).对于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54.6,226.7) ng/L比18.0(14.0,28.6) ng/L] (P<0.0l).血浆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3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269±197) ng/L比(159 ±88)、(82 ±54) ng/L](均P<0.01);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40分组明显高于20 ~ 40分组及<20分组[(214±126)ng/L比(122 ±80)、(88±56) ng/L](均P<0.01).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浆中脑肽钠(BNP)及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3、5、7d与健康对照组静脉血中BNP、ET水平。结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发病后1、3、5、7d,患者血浆BNP、ET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血浆BNP含量分别为(125±30)、(123±28)、(130±33)、(139±36)ng/L;ET水平分别为(168±26)、(167±30)、(171±32)、(183±37)ng/L.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浆BNP、ET水平明显升高,BNP和ET参与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其含量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盖延红  陈伟  徐丹  张美华 《中国医药》2013,8(9):1206-120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其中ACS 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以同期到我院的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血清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结果 ACS组(AMI组和UAP组)的血清BNP浓度[(391±136) ng/L,(267±80) ng/L]均明显高于SAP组[(36±21)ng/L]和对照组[(33±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CS组的BNP水平[(277±160) ng/L]高于SAP组[(74±3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①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升高.②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肌钙蛋白T(cTnT)、脑钠素(BNP)、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50mg联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每日1次,持续用药7 d,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照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试验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替格瑞洛9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ST段下移水平、cTnT、BNP、CRP、D-D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33例/42例)和95.24%(40例/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分别为(4.52±0.55)和(2.02±0.27)次/周,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每次(4.14±0.43)和(2.76±0.31)min,ST段下移水平1.25±0.17和0.6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TnT、BNP、CRP、D-D水平分别为(1.54±0.18)ng·mL-1,(63.52±6.73)ng·mL-1,(8.94±0.94)mg·mL-1和(133.53±15.73)ng·mL-1,试验组分别为(0.25±0.03)ng·mL-1,(28.43±3.02)ng·mL-1,(4.57±0.55)mg·mL-1和(59.54±5.74)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眩晕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7例/42例);试验组出现胃肠道出血1例,血肌酸酐轻度上升1例,眩晕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例/42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