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股骨头骨软骨病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股骨头骨软骨病患儿行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14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26个月,患儿康复满意,依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结论: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能调整髋臼方向,增大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加强术后护理对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维CT评价骨盆内移截骨后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通过传统的X射线评价,Chiari截骨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覆盖,但对截骨后效果的三维立体评价研究很少.目的:利用三维CT评价Chiari截骨术后髋关节的形态变化,同时比较X射线及三维CT方法测量股骨头覆盖是否存在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试验,病例来自2003-01/2006-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对象: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患儿12例(12髋),男5例,女7例;左侧8例,右侧4例;手术时年龄7.2-15.2岁,平均11.5岁.方法:12例患者(12髋)均行Chiari截骨治疗.5髋存关节囊外截骨,7髋行关节囊小切口紧邻髋臼外上缘截骨.根据Colton提出的评分方法进行临床功能评价;在前后位X射线平片测量手术前、后的股骨头覆盖率及截骨的高度;在三维CT图像上测量股骨头前1/4、中1,2、后1/4部位的覆盖率.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测量截骨前后股骨头覆盖率、截骨高度:三维CT测量冠状面上股骨头前1/4、中1/2、后1/4的覆盖率及髋臼前倾角:Colton法测量髋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所有12髋术后临床功能评定,优6髋,良3髋,3髋为一般:在切开关节囊的7髋中,优2髋,良3髋,未行关节囊切开的5髋中,优良各2髋:在切开关节囊的髋中,截骨高度低于未行关节囊切开髋中的截骨高度[(3.64±1.54),(11.00±2.09)mm,P<0.01];不同截骨高度与临床评定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9例有明显的髋痛,随访时,5例已无疼痛(其中4髋截骨高度适宜),4髋截骨过高者仍有疼痛;无深部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X射线及三维CT测得的股骨头覆盖率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但三维CT测得的股骨头前外侧、中外侧覆盖率明显小于X射线测量结果(P<0.01);术后在股骨头的前外侧仍存在覆盖不良.结论:利用X射线测量评价Chiari截骨术后股骨头的覆盖存在假像,真实情况并非像X射线测量结果那样完美.术前、术后利用三维CT仔细评价髋关节的病理缺陷足必要的.Chiari截骨后,在股骨头前外侧仍覆盖不良.为达到合适的截骨高度,行关节囊小切口准确显示髋臼的外上缘对术后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7~2005年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例32髋,均采用髂腰肌腱松解骨牵引后,分别行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改良Chiari内移截骨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结果:术后1~5年随访McKay评分:优23髋,良3髋,可4髋,差2髋,优良率81.25%。结论: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安全有效,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方法]自1990年至2006年作者使用组合术式(切开复位 骨盆内移截骨 髋臼成形 股骨转子下旋转缩短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7~15岁)CDH 67例91髋,随访时间1年至15年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年4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依照Trevor评分优良率达到81.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髋,占16.5%,髋关节僵硬12髋,占13.2%,比照Salter标准,股骨头坏死率和病残率明显降低.[结论]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CDH疗效良好,它符合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符合患儿病理解剖特点;利用组合术式优势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病残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导致关节接触应力增高、关节软骨退变而引起骨关节炎,是导致成人继发性髋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1].虽然髋臼周围截骨术(Ganz截骨术)能有效地矫正畸形,避免或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但是传统的Ganz截骨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大,传统的二维影像检查无法详尽地体现髋关节的三维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48例(96髋)双侧同时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分析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髋臼X线片表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2-5a,依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术后治疗优良率为96.88%;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为94.79%;术后股骨头坏死率4.17%,髋关节功能不良发生率3.13%。结论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9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采用放射线分析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指标的改善。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02-12/2003-03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2dX射线检查最大外展位时关节间隙、关节面吻合、有无骨性关节炎或畸形、股骨头形状与大小、骨质改变等情况。采用放射线分析测量术前及术后2d全部患者的Wiberg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指数角、垂直指数、水平指数、髋臼-股骨头指数、Shenton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Wiberg中心边缘角术前6.3°,术后34.5°;平均Sharp角术前48.6°,术后36.9°;平均髋臼指数角术前25.9°,术后8.7°;平均髋臼-股骨头指数术前61.2%,术后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平均股骨头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Shenton线术前7例不连续,术后9例连续。②9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关节内截骨1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均无深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异位骨化,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无固定物移位和折断,无髋臼截骨节段坏死和移位,无截骨部位(髋臼和大转子)骨不连和延迟愈合。结论:经放射线学指标证实,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无截骨部位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现象。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实现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蕾  董秀丽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89-1591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股骨头位于髋臼内而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充分的一种髋关节病理状况。几乎全部髋臼发育不良均源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髋关节发育障碍,原则上治疗越早效果就越好。手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年龄为5~6岁,但是绝大部分患儿在年长后才发现,因此需采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一些术式。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即Ganz截骨术)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之一。此手术与同类手术相比手术打击大、失血多、操作复杂,但优点是保持骨盆连续性,可早期负重,有利于康复和缩短术后卧床时间[1]。我科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成功实施了Ganz截骨术,经术后精心的护理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小儿骨科从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进行Ganz截骨术,其中女性20例,男性6例,年龄11~14岁,平均13.2岁,单侧髋臼发育不良21例,双侧髋臼发育不良5例。1.2临床表现患儿早期在髋关节疼痛出现以前常常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髋关节疲劳感,劳累或长距离行走后明显,休息后消失。疼痛的部位常见于腹股沟区和臀部深处。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主诉患侧大腿前方疼或膝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髋关节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手术患儿53例,根据McKay分级评价末次随访时患儿髋关节临床功能,比较患侧术前与术后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记录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坏死率.比较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10.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导致关节接触应力增高、关节软骨退变而引起骨关节炎,是导致成人继发性髋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髋臼周围截骨术(Ganz截骨术)能有效地矫正畸形,避免或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但是传统的Ganz截骨操作复杂,并发症多,护理工作量大,传统的二维影像检查无法详尽地体现髋关节的三维结构特点。随着三维CT重建技术的发展,我科2004年7月开始引入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9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采用放射线分析术后髋关节各项功能指标的改善。 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02-12/2003-03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行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2dX射线检查最大外展位时关节间隙、关节面吻合、有无骨性关节炎或畸形、股骨头形状与大小、骨质改变等情况。采用放射线分析测量术前及术后2d全部患者的Wiberg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指数角、垂直指数、水平指数、髋臼-股骨头指数、Shenton线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髋臼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Wiberg中心边缘角术前6.3&;#176;,术后34.5&;#176;;平均Sharp角术前48.6&;#176;,术后36.9&;#176;;平均髋臼指数角术前25.9&;#176;,术后8.7&;#176;;平均髋臼一股骨头指数术前61.2%,术后88.0%;平均股骨头垂直指数术前1.09,术后0.83;平均股骨头水平指数术前1.66,术后1.57;Shenton线术前7例不连续,术后9例连续。②9例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关节内截骨1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均无深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异位骨化,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无固定物移位和折断,无髋臼截骨节段坏死和移位,无截骨部位(髋臼和大转子)骨不连和延迟愈合。 结论:经放射线学指标证实,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无截骨部位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现象。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实现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目的是减轻或解除症状,延迟或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避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我科2002年12月-2003年3月采用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9例9髋,通过手术恢复了股骨头的髋臼覆盖,增加髋关节负重面,防止进一步损伤髋关节软骨和延迟骨性关节炎发生。术后经过系列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由于不同患者髋臼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别,导致重建髋臼时难度明显增加,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能良好解决对臼杯假体的包容,但对截骨后髋臼内壁的内移范围仍存有争议.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寻找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方法:利用SolidWorks 2008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将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髋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画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结果与结论:第1,5,6,9,10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第2,3,4,7,8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均匀,其中第4组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第2,3,4,7,8组在上述3个象限内的剪切应力分布均匀,第7,8组剪切应力最小.提示关节力在髋臼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后上象限,随着臼杯不断内移,臼杯与骨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从而增加接触面上的Mises应力,但剪切应力随髋臼内壁的内移而减小.因此髋臼内壁截骨合适的内移范围在未入盆腔内1 mm到完全陷入盆腔1 mm,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1 mm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征象。方法对10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BathAS髋关节异常的X线分级法(BASRI-hip),分两步研究分析本组病例的X线平片表现。结果根据BASRI-hip分级法,102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计188个髋关节中,1级54个髋关节,2~4级134个髋关节。此102例计188个髋关节主要X线表现为:股骨头囊变(130/188),髋臼软骨下囊变(伴或不伴髋臼增生)(128/188),髋关节间隙一致性狭窄(119/188),股骨头基部外侧孤立性骨赘(112/188),股骨头增大(101/188),髋臼骨侵蚀、白线中断(56/188),股骨大小粗隆附着病(41/102)。其中,符合BASRI-hip分级法1级标准的54个髋关节合并存在的X线征象有:髋臼骨侵蚀、白线中断(18/54),股骨头基部外侧孤立性骨赘(14/54),髋臼软骨下囊变(11/54),股骨头囊变(6/54)和股骨头密度减低(5/54)。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早期X线征象包括:髋臼骨侵蚀、白线中断,股骨头基部外侧孤立性骨赘,髋臼软骨下囊变,股骨头囊变和股骨头密度减低;其中,髋臼骨侵蚀、白线中断,髋臼软骨下囊变和股骨头基部外侧孤立性骨赘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蔡盈  吴群芳 《当代护士》2018,(1):165-166
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主要是髋臼、股骨近端和关节囊等均存在结构性畸形而致关节的不稳定,直至发展为髋关节的脱位~([1])。目前髋臼周围截骨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中青年DDH患者的治疗~([2])。而肺栓塞是由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肺循环障碍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率高~([3])。因截骨术后并发肺栓塞因其发病率低,相关临床护理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晚期Perthes’病髋关节功能,促进股骨头修复。方法:应用Salter和Chiari骨盆截骨这两种包容术式治疗31例(32髋)CatterallⅢ、Ⅳ期Perthes病。Ⅲ期20髋,Ⅳ期12髋,患儿乎均年龄8.1岁,根据病理改变和患儿年龄大小,行Salter术19髋和Chiari术13髋。结果:经平均5年11个月的随访,通过髋关节功能及X线评估,优良率达78%。结论:增加髋臼对股骨头覆盖可减少股骨头变形,包容术可使股骨头获得满意覆盖。骨盆截骨对晚期Perthes病髋关节功能重建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截骨术后,早期系统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经验.方法选择63例3~12岁患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共69个髋关节,均入院行改良莎氏、Salter骨盆截骨+股骨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Steel三联截骨等骨盆截骨术,术后第1天起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治疗,根据伤口愈和及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和持续被动运动相结合.结果1年后61个髋关节获随访,优良率为90%.结论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手术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晚期Perthes' 病髋关节功能,促进股骨头修复,方法:应用Salter和Chiari骨盆截骨这两种包容术式治疗31例(32髋)CatterallIII,IV期Perthes病,III期20髋,IV期12髋,患儿平均年龄8.1岁,根据病理改变和患儿年龄大小,行Salter术19髋和Ciari术13髋,结果,经平均5年11个月的随访,通过髋关节功能及X线评估,优良率达78%,结论:增加髋臼对股骨头覆盖可减少股骨头变形,包容术可使股头获得满意覆盖,骨盆截骨对晚期Perthes病髋关节功能重建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幼儿站立行走后,由于股骨头脱位增高。髋关节骨及软骨结构异常明显。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阻碍股骨头复位。而且患儿幼小髋臼尚有一定的发育潜力。初始治疗是否需要骨性干预。目前意见尚不一致。目的:拟评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幼儿在站立行走后治疗的早期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于2003—06/2006—12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参试者:选择本中心收治的能站立行走且患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幼儿64例,58例患儿74个髋获至少1年的随访。方法:根据初始治疗是否采用了骨性干预将58例患儿分为2组。闭合复位或软组织手术组31例(38髋),初始治疗。闭合复位31髋,切开复位8髋。阶段石膏加支具外固定。软组织手术、骨盆和戚股骨截骨组27例(36髋),初始治疗,均为切开复位加骨盆和,或股骨截骨石膏外固定。主要观察指标:术后按改良的McKay标准进行临床评估;按Severin标准进行放射学评估;按Salter标准诊断有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结果:58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闭合复位或软组织手术组后续手术治疗有17个髋(44%),软组织手术、骨盆和戚股骨截骨组有3个髋(8%)(P〈0.05);两组SeverinX射线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和83%,McKay临床评估结果分别为89%和88%。闭合复位或软组织手术组有4个髋(10%)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软组织手术、骨盆和,或股骨截骨组有1个髋(2%)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P〈0.05)。结论: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幼儿在行走后予闭合或切开复位治疗时结合适当的骨盆截骨和,或股骨截骨可减少再次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20.
沈彦  赖爱宁  黄飞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9):28-29,109
目的探讨创伤性髋关节前脱位的受伤机制及手法复位后发生关节内游离体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致关节内游离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车祸伤后左髋关节疼痛入院。行左髋关节CR片示:髋臼前壁骨折,周围可见小骨片影,股骨头位于闭孔处,已脱出髋臼,左侧耻骨下支骨折。即在无麻醉条件下行Allis法闭合复位,术后予左下肢皮牵引。复查CR片示左髋关节前脱位已纠正,股骨头回纳,但股骨颈上方见骨皮质断裂。行CT检查示左髋关节内见大小不一散在游离体,后在全麻下行左髋关节清理术。术后3个月随访患髋关节疼痛消失,复查CR片示股骨头与髋臼关系正常,左耻骨下支骨折已骨性愈合。结论髋关节前脱位后髋臼前壁骨折、关节囊撕裂手法复位难度大,需多次尝试,复位成功后亦应复查CT,以排除关节内游离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