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4例,其中恶性间质瘤3例,腺癌9例,淋巴瘤1例,类癌1例。空肠恶性肿瘤10例,其中腺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质瘤4例,淋巴瘤4例。回肠淋巴瘤3例、恶性间质瘤1例。28例中术前确诊仅4例(14.3%)。有2例术中行内镜检查协助诊治。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肿块、黄疸为主。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必要时考虑手术探查及术中内镜协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腹内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994~2000年诊治的外伤性腹内空腔脏器穿孔10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04例(96.3%),死亡4例(3.7%).死亡原因为合并腹主动脉损伤出血和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结论:腹内空腔脏器穿孔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早期明确诊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腹腔镜不仅可以探查明确诊断,而且有相当部分的病例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或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消化道气管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5月1603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消化道气管瘘者共14例,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03例食管癌手术中,消化道气管瘘14例(0.87%),病死6例(42.86%),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是病死直接原因.消化道气管瘘分吻合口瘘和胃坏死穿孔两型,其中吻合口瘘型发生在术后6~33(平均19)d,胃坏死穿孔型发生在术后6~61(平均13)d.结合临床症状、消化道造影、食管镜和气管镜、手术探查等手段进行诊断.治疗手段包括手术修补3例,支架及手术联合支架植入8例,保守治疗3例.结论:消化道气管瘘是食管癌术后少见却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一旦发现,需即刻治疗,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早期发现隐匿性消化道瘘并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01~2009-12收治的14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114例,保守治疗组28例.随访所有出院患者至1年.结果 两组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例手术治疗患者均为急诊手术,入院至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2.9±8.5)h,住院死亡率7.89%(9/114),随访1年死亡1例,存活率91.2%(104/114);保守治疗28例,住院死亡率42.86%(12/28),随访1年死亡10例,存活率21.4%(6/28).两组在住院死亡率及1年存活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急诊常见的致死性急症之一,保守治疗预后较差.采用经胸超声及主动脉3D-CT的检查方案可快速有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3例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年间收治 2 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病人资料。结果 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B超阳性率低 37.5 % (6 / 16 ) ,CT阳性率 5 7%(8/ 14 )。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及纤维十二指肠镜阳性率高 ,分别为 78.5 % (11/ 14 )和 88% (15 / 17)。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ECT均为 10 0 % (4/ 4 )。手术切除率 5 9% ,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 6例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 4例 ,肿瘤局部切除 3例 ,9例行胃肠或(和 )胆肠引流术 ,另 1例放弃治疗。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 ,早期诊断较困难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肾移植后尿瘘发生率各中心报道不同,而且没有标准的分类标准和治疗规范.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部位尿瘘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治疗效果,以探讨治疗尿瘘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确诊的68例肾移植术后尿瘘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21~57岁.尿瘘发生时间术后1~17d.根据尿瘘的部位将68例患者分为吻合口瘘及输尿管瘘.尿瘘部位根据膀胱造影、磁共振水成像及经手术探查结果确定.尿瘘诊断后先行保守治疗,即立即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伤口渗液,逆行插入双J导管及留置尿管.无效时立即手术修补尿瘘,68例患者中4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尿瘘的发生部位、时间、治疗情况及复发后治疗结果.结果与结论:吻合口瘘20例(29.4%),输尿管瘘48例(70.6%),平均发病时间分别为(5.1±2.5),(8.8±5.5)d(P<0.05).吻合口瘘15例(75.0%)保守治疗成功,5例(25.0%)手术治疗,其中4例治愈无复发,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输尿管瘘中8例(16.7%)保守治疗成功,40例(83.3%)手术治疗,其中35例治愈(包括6例复发再次手术),3例移植肾切除(2例修补失败,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吻合口瘘的保守治疗成功率较输尿管瘘高(P<0.01).肾移植术后尿瘘的定位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吻合口瘘发生时间相对较早,漏尿量大.对于吻合口瘘可首选保守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吻合口以上的输尿管瘘应尽早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X线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成像等术前确诊98例(79.0%).手术治疗118例(95.2%)均获确诊,治愈110例(88 7%),死亡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病史、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严重复合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收集300 例严重复合伤病例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治愈270例,死亡30例.再次手术34例,漏诊2例.术后发生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0例,胰瘘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出血20例,急性肾衰2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0例,败血症6例,二重感染6例,假膜性肠炎伴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 及时诊断和手术是治疗严重复合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诊治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我科自2004-10~2008-10共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38例,采取病因及伤情判断、液体复苏、早期手术干预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临床诊治措施.结果 本组所有63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100%),其中轻度212例(33.22%),中度206例(33.29%),重度220例(34.48%).成功救治609例,成功率95.45%,死亡率4.55%.其中456例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71.47%).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休克发生率高,程度重,是患者早期和后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其诊治重点是动态观察病情以明确诊断,采取手术和液体复苏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改善组织细胞的血供和氧合,以降低早期死亡率并防止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衰竭(MOF)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最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国外报道1.8%-2.2%,国内报道3%-5%,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主动脉瘘极少见,但死亡率高达96.9%。本院2005年5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70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主动脉瘘2例,其中1例死亡,1例救治成功。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减少吻合口主动脉瘘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二次手术的体会。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23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再次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3例吻合口瘘患者经再手术治疗后,存活成功率82.6%(19/23),死亡率17.4%(4/23)。其中3例死于重建术后再次发生瘘,致患侧胸腔感染及全身衰竭;1例隐性冠心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吻合口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确诊后有二次开胸手术指征者应争取尽早再手术,可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温广华  邓候富 《华西医学》2003,18(4):589-590
原发性胰腺癌的发病率占人体各种肿瘤的 1 %~ 5 % ,占消化道肿瘤的 8%~ 1 0 %。发病年龄多为老年 ,以 40~ 70岁最为多见 ,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外的资料表明原发性胰腺癌的预后很差 ,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大肠癌、乳腺癌。原发性胰腺癌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 ,因此与慢性胰腺炎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的鉴别比较困难 ,一旦有明显疼痛或出现黄疸时已经是癌症晚期 ,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可高达 1 5 %~ 2 0 % ,其切除率只有 1 5 %~ 2 5 % ,即使采用了手术治疗 ,而 5年生存率也只有 2 %~ 4 %。所以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选择手术治疗和术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自发性大肠破裂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国内近十年报道的自发性大肠破裂病例155例,结合我院2002年以来诊治的自发性大肠破裂病例5例,进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手术方式为破裂修补术5例、破裂修补外置5例、破裂修补+近端结肠造瘘(单腔或双腔)43例、破裂肠管切除吻合+近端肠管造瘘(单或双腔)61例、破裂肠管切除断端双腔造瘘6例、破裂肠管切除吻合5例、破裂肠管直接造瘘9例.余术式表述不详.结果 治愈117例(73.1%,117/160),死亡43例(26.9%,43/160).结论 自发性大肠破裂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为少见痛.确诊率低,易延误病情;同时腹腔污染致感染中毒性休克直接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成人胆总管囊肿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8年10月间72例手术治疗的成人胆总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腔积液4例,胆瘘2例,胰瘘2例,应激性溃疡1例,胆道逆行感染4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9.44%(14/72).全组无再次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完善检查,围手术期加强合并症的治疗,术中仔细操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为腹部三大危重症之一 ,发病急 ,进展快 ,严重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达 2 7%~ 45 % [1] 。我院ICU自 1994年成立以来 ,共收治ANP病人 2 4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ANP病人 2 4例 ,男女各 12例 ,年龄 2 2~ 2 7岁。 18例经CT诊断 ,4例经腹穿和B超诊断 ,2例为术中诊断。采用非手术疗法 14例 ,早期经典手术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 胰周多管引流 三造瘘 ) 6例 ,早期简单手术 (胰腺包膜切开 简单腹腔引流 ) 4例。1 2 ICU的监护与治疗 持续监测ECG、SpO2 、BP、尿…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医学》2001,32(12):719-721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 63例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中新生儿 40例(63%), 非新生儿 23例(37%); 合并畸形 17例(27%). 49例行传统的拉德(Ladd) 手术;11例出现肠坏死,行肠外置或造瘘 5例,肠切除肠吻合 6例;1例肠反向旋转病儿因结肠梗阻行升结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2例盲肠位置正常的保留阑尾,切断松解十二指肠周围粘连的索带.手术中发现肠扭转 45例,其中新生儿占 31例.63例中 56例痊愈,5例死亡,2例病情危重自动出院.7例行 2次手术.结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发病率较高、复杂的消化道畸形,其临床表现常因发病年龄而异,出现小肠扭转、肠坏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掌握诊治要点及合理处理并发畸形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RI、超声与CT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治的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其中,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MRI检查(MRI检查组),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组),14例原发性胆囊患者采取CT检查(CT检查组),比较MRI检查组、超声检查组以及CT检查组的漏诊或误诊率、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研究中42例原发性胆囊患者经过手术病理切片检测发现,肿瘤部位(颈体部9例,占21. 43%,底部18例,占42. 86%,颈部6例,占14. 29%,弥漫型6例,占14. 29%,体部3例,占7. 14%),组织学分型(未分化癌4例,占9. 52%,腺癌29例,占69. 05%,鳞状细胞癌9例,占21. 43%)。MRI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5. 71%(12/14),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的64. 29%(9/14)以及CT检查组的71. 43%(10/14)(P 0. 05)。结论:MRI、超声与CT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其中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消化道瘘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完成1173例次尸体肝移植,61例术后早期并发消化道瘘.回顾性分析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要点.结果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为5.20%.其中胆瘘发生率为3.90%,胃瘘为0.42%,十二指肠瘘为0.08%,空肠瘘为0.34%,回肠瘘为0.08%,横结肠瘘为0.34%.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消化道瘘的时间为3~24 d,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胀,肠蠕动减弱,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肝酶学及总胆红素升高等.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4例胆瘘患者死亡,7例肠瘘患者死亡.其余50例康复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消化道瘘的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恰当处理,以有效提高肝移植并发消化道瘘的治疗效果.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近年27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的15例吻合口瘘临床诊治情况,结合献分析保守治疗或二次开胸手术治疗的合理方法与时机。结果 全组共发生吻合口瘘15例(发生率5.5%)。其中颈部吻合口瘘6例(6.5%),胸部吻合口瘘9例(5.0%)。14例作积极保守治疗、成功13例,死亡1例(作二次开胸手术再瘘死亡)。瘘死亡率13.3%。结论 颈部瘘或胸部瘘估计瘘口较小,感染易控制,以积极的保守治疗为宜,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3例(男20例,女3例)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均经消化道造影证实,其中颈部瘘2例,胸部瘘16例,腹部瘘5例。所有病例均经局部引流,或同时行瘘口修补,深静脉插管,全身营养支持,妥善处理并发症。治愈22例(95.7%),死亡1例(4.3%)。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经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绝大多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