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 (美卡素 )对高血压病人 2 4h血压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例Ⅰ~Ⅱ级高血压病人 ,入院后停药 2周 ,服美卡素 40mg ,qd ,疗程 12周 ,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 14 0 / 90mmHg以下 ,可加大剂量到 80mg ,qd ,治疗前后复查 2 4h动态血压。以二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作为药物降压的谷 /峰比 (T :P) ,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时下降 10 %或大于 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 ,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 :①替米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 2 4h平均血压 (mmHg) (SBP :13 5± 13比 112± 5 ,DBP :90± 11比 71± 5 ,P <0 .0 1) ,有效率为 90 1%。②替米沙坦降压的SBP和DBP T :P比率分别为78 7%和 76 3 %。③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 ( 12 5 / 75mmHg)的高血压患者 ,替米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 (mmHg) (SBP :14 1 4± 3 2降至 114 7± 10 3DBP :90 1± 5 9降至 73 2± 5 71,P <0 .0 1)。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 ,替米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 (SBP :12 0 1± 3 2比 116 7± 6 4,DBP :78 4± 5 9比 74 9± 6 8,P >0 .0 5 ) ,特别对凌晨血压升高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论 :替米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其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口服缬沙坦治疗 32例轻、中度高血压 8周 ,观察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32例中 2 2例 (6 8.7% )口服剂量为 80mg,qd ,仅 3例 (10 % ) 4周后增加剂量至 16 0mg ,qd。所有患者 4周末血压由 (14.8 6± 8.1)mmHg/ (95.3± 8.5 )mmHg下降至 (135 1± 10 3mmHg) /(84. 1± 6. 3)mmHg ,P <0.0 1;治疗 8周末平均口服 10 0mg ,qd ,与治疗前比较 ,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2.7mmHg(8 5 % )和 10 . 4mmHg(10. 9% ) ,P <0 .0 1。总有效率 78 7% ,总显效率 5 2 3% ,服药后 3周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 5次 /min ,基本稳定。结论 :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桂嗪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 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0 0例 ,给予氟桂嗪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对照组 10 5例 ,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均用药治疗、随访 12~ 2 4个月 ,平均 (17 34± 3 48)个月 ,观察随访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0 %和 93 3% (P >0 0 5 ) ;治疗组平均血压由 (16 6 5 7± 13 32 )mmHg/ (10 9 5 5± 2 5 17)mmHg降至 (12 8 80± 10 33)mmHg/ (79 6 0± 8 6 5 )mmHg ;对照组由 (16 4 88±14 79)mmHg/ (10 6 32± 11 5 3)mmHg降至 (12 5 0 0± 2 7 2 9)mmHg/ (87 6 5± 16 6 3)mmHg (P >0 0 5 )。随访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 17% (2 / 92 )和 11 11% (10 / 90 ) (P <0 0 5 )。结论 氟桂嗪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光耀 《重庆医学》2003,32(8):1048-1048,F003
20 0 3年 5月 2 1日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委员会 (JNC)发表了第 7次报告 (JNC7)。 2周后欧洲公布了“高血压治疗指南 2 0 0 3”(简称欧 2 0 0 3)。两者内容差异较大 ,如何解读和评价国内北京、上海不少专家发表了各自意见。1 血压分类上JNC7简化为 4档在欧 2 0 0 3中血压分类仍然沿用 (WHO99)的分类 :即理想血压 (<1 2 0 / 80mmHg) (1mmHg =0 .1 33kPa)、正常血压 (1 2 0~ 1 2 9/ 80~ 84mmHg)、正常高值血压 (1 30~ 1 3985~ 8 9mmHg)、Ⅰ级高血压 (1 4 0~ 1 5 9/90~ 99mmHg)、Ⅱ级高血压 (1 6 0~ 1 79/1 0 …  相似文献   

5.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 44例Ⅰ、Ⅱ期高血压病人随机进行研究 ,40例完成研究。氨氯地平组服用氨氯地平 5mg,每日 1次 ,硝地平组服用硝苯地平 10mg,每日 3次 ,治疗 2周。根据血压情况 ,若血压≤ 140 / 90mmHg ,给予维持剂量 ,再服用 4周。若血压≥ 140 / 90mmHg ,剂量加倍 ,即氨氯地平 10mg每日 1次 ,硝苯地平 2 0mg ,每日 3次 ,治疗 2周若血压降到正常给予维持量再治疗 2周。结果 ,氨氯地平组血压从 175± 9/ 10 2± 6mmHg降到 130± 12 / 87±7mmHg ,前后降压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硝苯地平组血压从 173± 8/ 10 2± 7mmHg降至 144± 18/ 92±7mmHg(P <0 .0 1)。两组降压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氨氯地平组 ,总有效率 95 % ,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 70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提示 ,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能维持 2 4小时血压稳定 ,病人对药物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Li XY  Wang J  He Y  Fan 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847-1851
目的 了解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 (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以及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方法 以北京万寿路地区 6 0岁以上人群 2 12 4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94 3人 ,女性 1181人 ,年龄 6 0~ 95 (6 8 5 4岁± 5 4 3岁 )。以踝肱动脉压比值 (ankle armindex ,AAI)≤ 0 9为PAOD诊断标准 ,确定和比较PAOD患者人群与非PAOD人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  (1)本次抽样调查人群中PAOD的现患率为 15 9% (标化现患率后为16 4 % )。 (2 )老年PAOD人群中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高血压 (5 5 8% ) ,高脂血症 (5 4 3% ) ,冠心病 (4 1 0 % ) ,糖尿病 (2 5 4 % ) ,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PAOD人群中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亦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P均 <0 0 1) ;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非PAOD人群的 1 36~ 1 6 3倍。 (3)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患有 1~ 3种心血管高危因素人群PAOD的现患率分别为 17 5 5 %、2 0 33%和2 2 14 % (χ2 =7 2 4 0 8,P <0 0 5 )。结论 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而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亦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其流行病学调查、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II)水平以及N -硝基左旋精氨酸 (NG -nitric -L -argi nine ,L -NNA)所致高血压大鼠血浆和组织UII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临床研究 :分为高血压组 5 1例和健康对照组 75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UII含量。 2 )动物实验 :取雄性Wistar大鼠 12只 ,随机分 2组 ,L -NNA组腹腔注射 75mg/(kg·d-1) ,连续 5d ,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取血浆、心房、心室、主动脉、脑和脊髓组织测定UII含量。结果 :健康志愿者血浆UII水平为 5 5 4± 1 73pg/ml,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 4 98± 1 6 8pg/ml,较对照组低 12 % (P <0 0 5 )。L -NNA明显减少血浆NO产生 ,明显升高动物血压。高血压动物脑和脊髓UII含量明显增高 ,分别较对照组高 2 7 5 % (pmol/mgPr,5 7 2± 6 6VS 4 4 9± 5 7,P <0 0 1)和 4 6 6 % (pmol/mgPr,112± 11 8VS76 4± 4 9,P <0 0 1) ,而主动脉和心房UII分别低 2 1 9% (pmol/mgPr,12 7± 2 6 2VS 16 2 6± 13 2 2 ,P <0 0 5 )和 2 8 7%(pmol/mgPr ,37 9± 4 9VS 5 3 1± 5 4 9,P <0 0 1) ,血浆 (pmol/ml,16 5± 6 2VS 18 7± 3 9,P >0 0 5 )和心室肌组织(pmol/mgPr,2 9 4± 3 8VS 2 7 7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持续维持量 14 0 68± 3 6 83ug/min ,观察心衰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达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治疗后血压、心率及副作用。结果 :3 1例患者中 2 9例NYHA心功能分级有改善 (有效率 93 1% ) ,用药前收缩压为 14 9 62± 2 3 90mmHg、舒张压为 86 48± 11 2 8mmHg ,达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用药后分别降至 13 0 17±14 1mmHg、12 4 68± 13 0 2mmHg、75 2 7± 6 78mmHg、73 0 6± 7 5 8mmHg ,心率由 10 7 10± 11 40次 /min下降至 85 0 0± 6 95次 /min(P <0 .0 5 )。其中 1例出现轻微头痛。结论 :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宏眉  戴功强 《四川医学》2004,25(4):415-416
目的 观察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脉压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病(坐位 :14 0mmHg≤收缩压 <180mmHg ,95≤舒张压 <110mmHg ,1mmHg =0 13 3kPa) 61例 ,患者被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口服氯沙坦 5 0mg/d、氨氯地平 5mg/d ,4周后坐位舒张压仍≥ 90mmHg ,则分别加量为氯沙坦 10 0mg/d、氨氯地平 10mg/d。于服安慰剂末、治疗 2 ,4,8,12周测坐位血压。结果 治疗 12周末 ,①氯沙坦组 ( 3 1例 )与氨氯地平组 ( 3 0例 )的坐位收缩压、坐位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 [( 16 2± 11 9/10 3 6± 6 3 )mmHg与 ( 13 4± 12 9/11 9± 7 7)mmHg ,P <0 0 1]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氯沙坦组脉压明显下降 [( 5 9± 5 1)mmHg ,P <0 0 1] ;氨氯地平组脉压下降无差异[( 1 5± 2 3 )mmHg ,P >0 0 5 ] ;组间比较有差异 (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短期用药均能较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 ;但氯沙坦降低脉压优于国产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0.
牛云祥 《中原医刊》2004,31(10):40-41
目的 :探讨洛汀新与伲福达合用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用洛汀新 10~ 2 0mg/日和伲福达 2 0~ 40mg/日口服治疗 3 8例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 ,其中糖尿病肾病 (DN) 15例共 3 0天的临床现象。结果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由 170± 17 3 /10 2± 9mmHg降为 14 3± 11 5 /82 5± 7 5mmHg( P <0 0 1) ;空腹血糖 (FBG) /餐后血糖由 12 63± 4 43 /15 3± 3 6mmol/L降为 7 3± 1 92 /10 1± 2 5mmol/L (P <0 0 1) ;2 4小时尿蛋白由 ( 0 93±0 65 )g减为 ( 0 61± 0 43 ) g( P <0 0 1) ,结论 :表明这二种药合用在降压同时尚有改善糖代谢 ,降低蛋白尿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