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盲或伪弱视是极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伪装全盲或视力减退的一种假象。临床上伪单眼全盲多见,伪弱视次之,伪双眼全盲少见。在考虑伪盲或伪弱视之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观察“患者”行为表现,做全面的眼部检查,以排除引起视力障碍的各种原因。在判断其是否伪装时,应根据视力情况,选择适当的伪盲检查法,反复进行核对,不应轻率做出结论。确诊为伪盲后,不要直接告诉伪盲者,应与其单位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识别伪盲或伪弱视的方法较多,常用者有以下几种。单眼伪盲试验1.笔杆阅读试验令受检者阅读横排之书报,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联合应用VER和ERG对伪盲进行医学鉴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VEP、ERG对伪盲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对18例单眼盲或单眼低视力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结果:联合应用VEP、ERG可排除伪盲,并可推算出伪盲者的实际视力。结论:联合应用VEP、ERG可以客观评价视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为法医学在鉴定伪盲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本质是双眼视觉发生紊乱,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有的甚至是立体盲视。如不及时治疗,患眼的视力将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加重健眼的负担,健眼可发生斜视和视力减退…。多数认为弱视的单一疗法效果不佳,我们对198例(202只眼)弱视进行了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指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9者.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儿童的弱视如果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终身低下,严重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会导致融合消失,成为立体盲.而弱视如果发生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则是一可治愈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查伴有弱视成人的单眼和双眼视力缺损以验证以下2个假设:①无论属何种临床亚型,双眼融合功能的损害程度可以预测单眼视力缺损的模式。②缺乏双眼融合功能的受试者单眼抑制表现最严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6例斜视性弱视以及7例对照者。单眼测试包括  相似文献   

6.
潘美华  傅智伏 《新疆医学》2000,30(2):136-137
单眼弱视是指一眼的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另一眼无器质性病变或有器质性病变,育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者。临床上由于屈光参差所造成的单眼弱视较多见,本文对100例屈光参差性单眼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视功能。其本质是双眼视觉发生紊乱。不仅弱视眼视力低下 ,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 ,有的甚至是立体盲视。如不及时治疗 ,则患眼的视力会永久低下 ,成为单眼视觉。因此对弱视进行有效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5— 2 0 0 0年 ,我们对收治的单眼弱视患者 10 9例 ,采用遮盖疗法和精细目力训练方法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9例 ,男 5 2例 ,女 5 7例 ,初诊年龄3.5~ 12岁 ,平均 7岁。治疗时间 5~ 2 8个月 ,平均 2…  相似文献   

8.
正青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而视力逐渐下降,以致失明的眼病。多由视瞻昏渺,高风雀目等瞳神疾病日久失治演变而来。相当于视神经萎缩。1诊断依据(1)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直至不辨人物,甚至不分明暗,而外眼轮廓无异常。(2)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色淡或苍白,边界清楚或模糊。(3)视野检查中心暗点或视野缺损。(4)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5)色觉减退先红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岚山区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方法:随机整群抽样,对全区农村所有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白内障患者定义为至少一眼晶状体混浊并致视力0.7,其中双眼或单眼视力0.1者为白内障手术对象,双眼视力0.05者为白内障盲人.对2004~2010年收治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2115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者15791例,白内障患病率为28.05%.以双眼日常生活视力<0.1为盲的标准,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47.96%.结论:岚山区目前仍存在大量白内障患者,社会负担率较重,今后防盲治盲的重点应是白内障的手术复明.  相似文献   

10.
杨建春  高伟  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507-4509
目的:通过对传统方法治疗弱视和利用网络训练治疗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寻求一种更适合治疗弱视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采用网络训练的患者73例133眼,其中双眼弱视60例,单眼弱视13例.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3岁~15岁,作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患者25例45眼,其中双眼弱视20例.单眼弱视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岁~11岁,B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60d。结果:通过网络训练的患者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通过传统治疗的患者组,A组中不同视力分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但均高于B组。对于斜视视力的治愈率两组基本相同,均较低,且斜视的矫正效果均较差。结论:通过网络视频训练可以较好治疗弱视患者,且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程度明显提高,兴趣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杜娟  罗红 《海南医学》2015,(4):517-519
目的:研究单眼弱视者的空间视觉缺损模式及其与弱视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连续全遮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65例单眼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连续全遮盖方式治疗,疗程12周,通过治疗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双眼的视力、视锐度、AULCSF (对比敏感度函数的曲线下面积)、Smax (峰值对比敏感度)、Frmax (Smax空间频率)、CutSF (截止空间频率),评价弱视程度对空间视觉缺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患眼视力、AULCSF、CutSF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Smax、Frmax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锐度、AULCSF、Smax、Frmax、CutSF在患眼不同弱视程度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弱视程度加重,患眼Smax、Frmax、CutSF下降。患眼弱视程度随着空间频率降低,表现为逐渐加重趋势(P<0.05)。结论单眼弱视患者AULCSF、Smax、Frmax、CutSF和视锐度与空间视觉缺损呈一致性趋势。如弱视眼的空间视觉缺损加重,则对应的弱视程度也呈加重表现,如高频端的对比度、分辨率降低,则患眼空间频率也将呈低频率偏移表现。单眼弱视患者连续全遮盖方式治疗不仅可以使视觉高频端的分辨率得到改善,并且不会降低患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弱视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视觉剥夺和/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引起的视力减退,单眼或双眼并无器质性病变,无视觉通路异常,并不能立即戴镜解决.据美国著名儿童眼科专家vov Noorden的统计,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患病率约为1.3%~3%[1-2].多年来,根据患儿不同的弱视类型可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治疗,由于患者自身特异性及环境要求,患者配合、经济条件等因素,很多方法未能普遍开展,现就各种弱视治疗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7岁,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1年来诊。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无疼痛、眼红、畏光等不适。当时在县级医院诊断为弱视并配镜以矫正治疗,1年来视力仍逐渐减退。于2013年3月来吉林油田总医院就诊。患者既往健康,但其母述其舅舅16岁时视力突然减退,现已全盲。眼科检查情况:慢散第4天电脑验光显示右眼+1.25DS,左眼+1.00DS,右眼裸眼视力:0.05,左眼裸眼视力:0.04,戴镜后矫正视力无提高,屈光间  相似文献   

14.
董毅  边云卓  郭强强  王磊  黄静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549-1550
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弱视在儿童中引起的视功能障碍很显著并将终生伴随,因此弱视是一个很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及时治疗弱视可以提高视力和双眼视功能,避免终生的视功能低下。目前弱视治疗的方法很多,现加以总结及讨论,为弱视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视力康复冲剂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治疗弱视 ,我们使用了中药制剂视力康复冲剂 ,经观察 ,治疗后矫正视力显著提高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弱视 94例、10 0眼中男 5 8例 ,女 3 6例 ,6~16岁 ,平均 11岁。单眼弱视 88例 ,双眼 6例 ,均排除器质性病变。经睫状肌麻痹验光 ,配戴眼镜 1月后 ,凡矫正视力≤0 .8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弱视诊治标准按文献 [1]。将弱视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药物组 ,遮盖组 (遮盖加精细视力训练 ) ,联合组 (药物联合遮盖加精细视力训练 )。各组情况见表 1和表 2。表 1 各组一般情况组别男女年龄 (岁 )单眼双眼轻度中度药物组 16161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眼弱视儿童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单眼弱视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单眼遮盖方式治疗;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戴镜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单眼弱视应用常规单眼遮盖联合戴镜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弱视症状,提升患儿视力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概述] 功能性视觉丧失也称非生理性视觉丧失,是指患者主诉的视力丧失程度明显重于客观检查所估计的程度.一些患者可能因为经济方面等特殊目的,故意谎称实际上健康的一眼或双眼视力高度减退或完全"失明",这是诈盲.但也有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所称的视觉丧失是非器质性的,相信自己真的丧失视力,这些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精神方面疾病,如癔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防盲治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儿童低视力及屈光不正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筛查的儿童盲及低视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防盲计划儿童盲及低视力眼检查记录表进行检查,统计数据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视力为无光感者16人占30.8%,<0.05者28人,占53.8%,相似文献   

19.
弱视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眼病 ,多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 ,剥夺了黄斑区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一般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近两年来作者运用中药治疗小儿弱视 16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其中男 5例 ,女 11例 ,年龄在4~ 10岁之间 ,单眼发病者 4例 ,双眼发病者 12例 ,共计 2 8只眼。1.2 辨证治疗与方法 :本组患者可分为三型。1.2 .1 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视物不清 ,胃纳尚可 ,口…  相似文献   

20.
《看医生》2004,(6):12-13
弱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视觉发育障碍,或视神经发育不良引起的。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还是一大医学难题,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弱视的诊断标准为:儿童及青少年单眼或双眼戴镜矫正视力达不到10及双眼视力相差在两行以上者都为弱视。弱视发病年龄小,易致残(盲),伴终生,影响上学和就业,而且一旦患有弱视会逐渐加重。医学认为.弱视的最佳治疗期在6岁以前,超过12岁就被认为无法治愈。但翻开北京华山医院眼科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