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患者血清IL-4、TNFα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4 (IL 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意义。方法 对 2 3例过敏性鼻炎、34例荨麻疹患者以及 2 5名健康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 4和TNFα。结果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中IL 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荨麻疹患者血清IL 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TNF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 4、TNFα和荨麻疹患者血清IL 4水平明显升高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其对于HSP发病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HSP患者(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血清IL-6、IL-8、TNF-α及VEGF水平,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HSP急性期组IL-6、IL-8、TNF-α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组(P均<0.05),恢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合并肾脏损害组(HSPN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P均<0.05),而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6、IL-8、TNF-α及VEGF与HS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严重创伤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严重创伤后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45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选(创伤组),分别在入院的第1、3、5、10、15天动态检测TNF—α、IL-6和IL-8的水平。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损伤后当天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IL-6在损伤后当日即升高,在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IL-8在损伤后第1天仅呈轻度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TNF-α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后即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动态观察严重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胡晓燕  聂芳 《检验医学》2012,27(6):451-45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常人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血清IL-10水平则低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早期显性梅毒患者中IL-2与IL-10呈负相关(r=-0.760,P=0.000),与TNF-α呈正相关(r=0.633,P=0.000),而IL-10与INF-α无明显相关性(r=-0.063,P=0.575)。结论 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IL-2、IL-6与TNF-α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对 80例EMS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 - 2、IL - 6和TNF -α进行检测。结果 EMS患者血清中IL - 2、IL - 6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 <0 .0 1) ,并且三者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手术后则其含量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检测EMS患者血清中IL - 2、IL - 6和TNF -α含量 ,可以判断EMS患者的免疫状态 ,对于观察疾病的发展 ,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水平,并与1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体积亚组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梗死体积的增加而增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增高,其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用于其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女性痤疮患者血清IL-1α、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IL-1α、sIL-2R、TNF-α水平与女性寻常性痤疮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2女性寻常性痤疮名患者及30例对照女性血清IL-1α、sIL-2R、TNF-α。结果痤疮患者血清中IL-1α、sIL-2R、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级痤疮患者IL-1α、sIL-2R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级、Ⅲ级(P<0.03)。结论IL-1α、slL-2R、TNF-α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5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选创伤组,分别在入院的第1、第3、第5、第10、第15天检测其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IL-6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IL-8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TNF-α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随后即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动态观察严重创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均参与许多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我们通过检测 10 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 α、IL 6水平 ,以探讨其对判断病毒性肝炎病情和预后的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方法 临床确诊的急性病毒性肝炎 4 0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 4 2例 ,重症肝炎 2 3例 ;以 5 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同组急性肝炎患者 ,以及处于活动期和稳定期的同组慢性肝炎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 ,- 2 0°C冻存集中检测 ,急性肝炎的恢复期 2个月随访 1次 ,慢性肝炎的稳定期半年随访 …  相似文献   

10.
黄伟媚  毛锦江  陆琴  李敏 《新医学》2010,41(12):801-80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TNFα-、IL-6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15名正常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采取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R IA)检测各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1或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TNF-α、IL-6水平随病情加重而提高,对该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多发性硬化(MS)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42例MS患者(其中发作期25例,缓解期17例)和25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TNF-α、IFN-γ、IL-10进行测定,并进行各组间分析。结果MS患者发作期TNF-α、IFN-γ水平比缓解期及对照组明显升高,IL-10水平比缓解期及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TNF-α、IFN-7可能与MS免疫病理过程有关,可作为评价MS活动性的辅助指标之一。IL-10对MS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重要作用,可作为MS缓解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对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200例HDI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单用硫酸镁药物治疗,后者于前者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及血黏度、血细胞压积、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值)、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变化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但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可调节患者炎性细胞分子紊乱状态,缓解临床不良体征和症状,疗效显著,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在其发病及肺外损害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为重症支原体肺炎,对照组20例为轻型支原体肺炎,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患儿发病极期、恢复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无论在发病极期或治疗后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病变越严重,极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因此,检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可作为监测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依据肺功能康复结果分为肺功能轻度下降组、中度下降组、重度下降组,比较三组基线资料、平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血清IL-2、TNF-...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ARF)病情的关系。方法:以2015-08-2018-12期间本院收治的24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ARF组(86例)和非合并ARF组(161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发生ARF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18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RF组患者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pH值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aCO_2、实际碳酸氢根、心率(HR)、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AR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Ⅰ型ARF患者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合并Ⅱ型AR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AUC为0.863、0.829、0.838,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RF预测的AUC为0.949。结论:心肌梗死合并AR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合并ARF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对发生ARF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TNF-α,IL-1β和IL-6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体外生长作用。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菌液分别加入含有10、50、100、500Pg,1、10ng TNF-α、IL-1β、IL-6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2、4、6、8、16~18h计数;另将中和量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因子混合后,做细菌定量培养。结果IL-6对铜绿假单胞菌、IL-1β对金葡菌以及IL-1β对鲍曼不动杆菌在共作用6h时表现为浓度依赖的生长促进作用;特异性细胞因子中和抗体则可显著抑制细胞因子对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论细胞因子对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为迁延性炎症中细菌增殖的机制提供新的依据;而细胞因子对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可被中和抗体所抑制,将为更有效进行抗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90例非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IL-6、IL-8浓度。结果(1)冠心痛组(SAP组、UAP组、AMI组、OMI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UAP组、AMI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5AP、OIM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IL-6、IL-8差异显著。(2)SAP组与UAP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NF—α、IL-6、IL-8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α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dulin,P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P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活动期(n=42)、缓解稳定期(n=30)及正常对照组(n=55)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1);RA患者稳定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四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与患者病情相关,各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RA患者的炎症过程,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RA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TM、TNFα、IL-6、IL-8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thrombomdulin,P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P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活动期(n=42)、缓解稳定期(n=30)及正常对照组(n=55)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1);RA患者稳定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四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与患者病情相关,各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RA患者的炎症过程,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RA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AP患者110例为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CAP组(54例)和重症CAP组(56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8例);选择同期26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CAP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4天、对照组体检当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TNF-α、IL-1β、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分组间及肺炎组第1天与第4天的差异。结果重症CAP组的PCT、IL-1β水平高于普通CAP组,普通CAP组高于对照组,PCT、IL-1β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CAP组的TNF-α水平高于普通CAP组及对照组(P0.05),TNF-α水平在普通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普通CAP组的IL-10水平高于重症CAP组及对照组(P0.05),IL-10水平在重症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存活组患者第4天的CRP、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4天的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天的CRP、PCT、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同期存活组,IL-10水平低于同期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CRP、PCT、TNF-α、IL-1β和低水平的IL-10的CAP患者预后较差,上述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AP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